导体材料
发布时间:2015/11/8 18:42:05 访问次数:617
这一节将介绍3种主要用于金属互连层的材料。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I.SI)开发之前,HIN241IB主要的金属化工艺材料就是纯铝。通常来讲,了解为什么选择铝以及铝的局限性,对于理解金属化工艺系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从导电性能的角度来看,铝的导电性要比铜和金差一些。如果用铜直接替代铝,铜与硅的接触电阻很高,并且如果铜进入器件区将引起器件性能的灾难。而铝则不具有上面所说的问题,因而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它有足够低的电阻率(2.7“Q.crri)2I.有很好的过电流密度。它对二氧化硅有优异的黏附性,有很高的纯度,天然地和硅有很低的接触电阻,并且用传统的光刻工艺易于进行图形化工艺。铝原料可被提纯到5—6个“9”的纯度( 99. 999%~99. 9999%)。
铝硅合金
晶圆表面的浅结是最初使用纯铝导线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前面已经讲到,为了降低并稳定铝一硅界面的接触电阻,需要对晶片进行烘焙,以形成所谓的“欧姆接触”,这时电压电流的特征行为服从欧姆定律。遗憾的是,铝和硅能够相互溶解,而且在577℃时它们存在·个共熔点..共熔现象是指当丙种材料相互接触并进行加热时,它们的熔点将比各自的熔点低得多,共熔现象发牛在一个温度范围之内,铝硅共熔大概在450℃左右就已经开始r,而
这个温度是形成良好的电接触所必需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所形成的合金能够溶解进硅晶片内,如果其表面有浅结点,则合金区域将扩散并进入这些结点,从而造成这些结点的短路(见图13.4)。
图l3.4铝和硅接触点的共熔合金化反应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其一,在硅和铝之间增加一个金属阻挡层(见l3.5.4常)来隔离铝和硅,以此来避免共熔现象的发生;其,“二,采用含硅1%~2%的铝合金,存接触加热的处理中,铝合金更倾向于和合金内部的硅发生作用,而不是晶圆中的硅。当然r,这个力‘法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晶圆和铝之间的合金化反应还是经常会发生的。
这一节将介绍3种主要用于金属互连层的材料。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I.SI)开发之前,HIN241IB主要的金属化工艺材料就是纯铝。通常来讲,了解为什么选择铝以及铝的局限性,对于理解金属化工艺系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从导电性能的角度来看,铝的导电性要比铜和金差一些。如果用铜直接替代铝,铜与硅的接触电阻很高,并且如果铜进入器件区将引起器件性能的灾难。而铝则不具有上面所说的问题,因而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它有足够低的电阻率(2.7“Q.crri)2I.有很好的过电流密度。它对二氧化硅有优异的黏附性,有很高的纯度,天然地和硅有很低的接触电阻,并且用传统的光刻工艺易于进行图形化工艺。铝原料可被提纯到5—6个“9”的纯度( 99. 999%~99. 9999%)。
铝硅合金
晶圆表面的浅结是最初使用纯铝导线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前面已经讲到,为了降低并稳定铝一硅界面的接触电阻,需要对晶片进行烘焙,以形成所谓的“欧姆接触”,这时电压电流的特征行为服从欧姆定律。遗憾的是,铝和硅能够相互溶解,而且在577℃时它们存在·个共熔点..共熔现象是指当丙种材料相互接触并进行加热时,它们的熔点将比各自的熔点低得多,共熔现象发牛在一个温度范围之内,铝硅共熔大概在450℃左右就已经开始r,而
这个温度是形成良好的电接触所必需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所形成的合金能够溶解进硅晶片内,如果其表面有浅结点,则合金区域将扩散并进入这些结点,从而造成这些结点的短路(见图13.4)。
图l3.4铝和硅接触点的共熔合金化反应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其一,在硅和铝之间增加一个金属阻挡层(见l3.5.4常)来隔离铝和硅,以此来避免共熔现象的发生;其,“二,采用含硅1%~2%的铝合金,存接触加热的处理中,铝合金更倾向于和合金内部的硅发生作用,而不是晶圆中的硅。当然r,这个力‘法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晶圆和铝之间的合金化反应还是经常会发生的。
热门点击
- 芯片和晶圆尺寸的增大
- 双大马士革铜工艺
- 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
- PE线的重复接地可以降低当相线碰壳短路时的设
- 四探针测试仪测量厚度
- 电压损失是指线路始端电压与末端电压的代数差
- TT系统内的漏电保护器
- 硅湿法刻蚀
- TN-C方式供电系统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
- 退火和杂质激活
推荐技术资料
- 硬盘式MP3播放器终级改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NE0 2511,那是一个远方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