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和晶圆尺寸的增大
发布时间:2015/10/22 20:40:27 访问次数:3934
芯片密度从小规模集成电路( SSI)发展到甚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的进步推动_r更大尺寸芯片的开发。IRFPE50PBF分立器件和SSI芯片边长平均约为IOO mil(0.1英寸),而ULSI芯片每边长是500~1000 mil(0.5~I.O英寸)。集成电路足在称为晶圆(wafer)的薄硅片(或其他半导体材料薄片,见第2章)L制造而成的。在圆形的晶圆上制造方形或长方形的芯片导致在晶圆的边缘处剩余一螳不町使用的区域(见图6.6),当芯片的尺寸增大时这些不叮使用的区域也随之增大(见图1. 11)。为_『弥补这种损失,半导体业界采用了更大尺寸的晶圆。随着芯片的尺寸增大,1960年时的1英寸直径的晶圆已经被200 mm和300 mm(8英寸和12英寸)的晶圆所取代因为网面积随着其半弪平方的增加而增大,生产效率也增加_r。因此,从6英寸到12英寸,晶圆直径翻倍,制造芯片可使用的面积增大4倍。
预计引进450 mm(1 8英寸)直径的晶圆年份是2012年。尽管又一次推迟,450 mm晶圆变得可用,英特尔( Intel)、台积电(TSMC)和三星(Samsung)宣布计划建立新的晶圆制造I:厂( fab)。成本已经成为更大的晶圆加工的一个主要障碍。一般来说,在技术层面卜‘是不可能简单地扩大到300 mm生产线的。因此,新的工厂设施是必要的,但不是在设备供心商的设计、测试和建立可扩展能力的工艺设备之前。这些投入是昂贵和费时的、但是,更高效的生产、良品率和先进的电路调节的真正结果已经驱动产业在不断进步7。费用因素也导致了保留较小直径的晶网生产线。对于已建立的已经长期折旧的老产品线,几乎没有要移到更大晶圆上的经济诱因。、事实上,150 mm(5.9 in又名6英寸)晶圆,以及200 mm品圆仍在使用。
芯片密度从小规模集成电路( SSI)发展到甚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的进步推动_r更大尺寸芯片的开发。IRFPE50PBF分立器件和SSI芯片边长平均约为IOO mil(0.1英寸),而ULSI芯片每边长是500~1000 mil(0.5~I.O英寸)。集成电路足在称为晶圆(wafer)的薄硅片(或其他半导体材料薄片,见第2章)L制造而成的。在圆形的晶圆上制造方形或长方形的芯片导致在晶圆的边缘处剩余一螳不町使用的区域(见图6.6),当芯片的尺寸增大时这些不叮使用的区域也随之增大(见图1. 11)。为_『弥补这种损失,半导体业界采用了更大尺寸的晶圆。随着芯片的尺寸增大,1960年时的1英寸直径的晶圆已经被200 mm和300 mm(8英寸和12英寸)的晶圆所取代因为网面积随着其半弪平方的增加而增大,生产效率也增加_r。因此,从6英寸到12英寸,晶圆直径翻倍,制造芯片可使用的面积增大4倍。
预计引进450 mm(1 8英寸)直径的晶圆年份是2012年。尽管又一次推迟,450 mm晶圆变得可用,英特尔( Intel)、台积电(TSMC)和三星(Samsung)宣布计划建立新的晶圆制造I:厂( fab)。成本已经成为更大的晶圆加工的一个主要障碍。一般来说,在技术层面卜‘是不可能简单地扩大到300 mm生产线的。因此,新的工厂设施是必要的,但不是在设备供心商的设计、测试和建立可扩展能力的工艺设备之前。这些投入是昂贵和费时的、但是,更高效的生产、良品率和先进的电路调节的真正结果已经驱动产业在不断进步7。费用因素也导致了保留较小直径的晶网生产线。对于已建立的已经长期折旧的老产品线,几乎没有要移到更大晶圆上的经济诱因。、事实上,150 mm(5.9 in又名6英寸)晶圆,以及200 mm品圆仍在使用。
热门点击
- 芯片和晶圆尺寸的增大
- JP和LBL(跳转和标号)指令
- 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
- PE线的重复接地可以降低当相线碰壳短路时的设
- 电压损失是指线路始端电压与末端电压的代数差
- TT系统内的漏电保护器
- TN-C方式供电系统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
- 梯形图的编写规则
- 园林照明的对象不同于室内照明和建筑物景观照明
- 通用数据寄存器和特殊数据寄存器
推荐技术资料
- 硬盘式MP3播放器终级改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NE0 2511,那是一个远方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