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线的重复接地可以降低当相线碰壳短路时的设备外壳对地的电压
发布时间:2015/10/12 19:15:50 访问次数:2732
PE线的重复接地可以降低当相线碰壳短路时的设备外壳对地的电压。当相线碰壳时,IRL2703NPBF外壳对地电压即等于故障点P与变压器中性点间的电压。假设相线与PE线规格一致,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则为110V。而PE线重复接地后,从故障点P起,PE线阻抗与重复接地电阻RE和工作接地电阻RA串联后的电阻相并联。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重复接地电阻RE和工作接地电阻RA串联后的电阻远大于PE线本身的阻抗,因而从P点至变压器中性点的等效阻抗,仍接近于从P点至变压器中性点的PE线本身的阻抗。如果相线与PE线规格一致,则P点与变压器中性点间的电压VPO仍约为110V,而此时设备外壳对地电压vP仅为故障P点与变压器中性点间电压VPO酌一部分。
如果只是对N线重复接地,则TN-S系统不具有上述第①项与第③项作用,只具有上述第②项的作用。对于TN-S系统,其用电设备外壳是与PE线相接的,而不是N线。因此,所关心的更主要的是PE线的电位,而不是N线的电位,TN-S系统的重复接地不是对N线的重复接地。
如果将PE线和N线共同接地,由于PE线与N线在重复接地处相接,重复接地前侧(接近于变压器中性点一侧)的PE线与N线已无区别,原由N线承担的全部中性线电流变为由N线和PE线共同承担(一小部分通过重复接地分流)。可以认为,这时重复接地前侧已不存在PE线,只有由原PE线及N线并联共同组成的PEN线原TN-S系统实际上已变成了TN-C—S系统,原TN-S系统所具有的优点将丧失,故不能将PE线和N线共同接地。在工程实践中,对于TN-S系统,很少将N线和PE线分别重复接地。
PE线的重复接地可以降低当相线碰壳短路时的设备外壳对地的电压。当相线碰壳时,IRL2703NPBF外壳对地电压即等于故障点P与变压器中性点间的电压。假设相线与PE线规格一致,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则为110V。而PE线重复接地后,从故障点P起,PE线阻抗与重复接地电阻RE和工作接地电阻RA串联后的电阻相并联。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重复接地电阻RE和工作接地电阻RA串联后的电阻远大于PE线本身的阻抗,因而从P点至变压器中性点的等效阻抗,仍接近于从P点至变压器中性点的PE线本身的阻抗。如果相线与PE线规格一致,则P点与变压器中性点间的电压VPO仍约为110V,而此时设备外壳对地电压vP仅为故障P点与变压器中性点间电压VPO酌一部分。
如果只是对N线重复接地,则TN-S系统不具有上述第①项与第③项作用,只具有上述第②项的作用。对于TN-S系统,其用电设备外壳是与PE线相接的,而不是N线。因此,所关心的更主要的是PE线的电位,而不是N线的电位,TN-S系统的重复接地不是对N线的重复接地。
如果将PE线和N线共同接地,由于PE线与N线在重复接地处相接,重复接地前侧(接近于变压器中性点一侧)的PE线与N线已无区别,原由N线承担的全部中性线电流变为由N线和PE线共同承担(一小部分通过重复接地分流)。可以认为,这时重复接地前侧已不存在PE线,只有由原PE线及N线并联共同组成的PEN线原TN-S系统实际上已变成了TN-C—S系统,原TN-S系统所具有的优点将丧失,故不能将PE线和N线共同接地。在工程实践中,对于TN-S系统,很少将N线和PE线分别重复接地。
上一篇:TN-S系统重复接地分析
上一篇:TN-S方式用于照明的问题
热门点击
- 双向运行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 JP和LBL(跳转和标号)指令
- PE线的重复接地可以降低当相线碰壳短路时的设
- 电压损失是指线路始端电压与末端电压的代数差
- TT系统内的漏电保护器
- TN-C方式供电系统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
- 梯形图的编写规则
- 接触器直接起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 低压断路器的主要参数有
- 体积大和较重的电气元件应安装在电器板的下面
推荐技术资料
- 硬盘式MP3播放器终级改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NE0 2511,那是一个远方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