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单 片 机

体积大和较重的电气元件应安装在电器板的下面

发布时间:2015/9/11 20:46:52 访问次数:2005

    控制柜(或控制箱)内电器板 DG304(又称配电板)上电气元件的布置应注意以下问题:

   1)体积大和较重的电气元件应安装在电器板的下面,而发热元件应安装在电器板的上面。

   2)强电弱电分开并注意弱电信号的屏蔽,防止干扰。

   3)需要经常维护、检修、调整的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要保证日常维护的方便性。

   4)电气元件的布置应考虑整齐、美观、对称。外形尺寸与结构类似的电器安放在一起,以利加工、安装和配线。

   5)电气元件布置不宜过密,要留有一定的间距,若采用板前走线槽配线方式,应适当加大各排电器间距,以利布线和维护。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紧贴墙面固定。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等元件的接线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30mm。连接元件的铜接头过长时,应适当放宽元件与线槽间的距离。用于连接电气柜进线的开关或熔断器座的排列位置要考虑进线的转弯半径距离。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接线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30mm。其他载流元件与线槽直线距离30mm。控制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20mm。动力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30mm。中间继电器其他控制元件与线槽直线距离20mm。

   图2-3所示为某机床电器扳上电器位置示意图(图中单位为mm)。由于电器位置图本质上反映了电器安装板的工作图特征,是设计和加工电器板(电器安装板)的重要依据,所以每个电气元件的安装尺寸及其公差范围,应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安装说明书确定,各电器之间要设计有足够的间距,以保证各电器的顺利安装。每个电器的代号应与电路图一致。在电器位置图设计中,还要根据进出线的数量和采用导线规格,选择进出线方式,并选用适当接线端子板或接线插件,按一定顺序标上进出线的接线号。

   


    控制柜(或控制箱)内电器板 DG304(又称配电板)上电气元件的布置应注意以下问题:

   1)体积大和较重的电气元件应安装在电器板的下面,而发热元件应安装在电器板的上面。

   2)强电弱电分开并注意弱电信号的屏蔽,防止干扰。

   3)需要经常维护、检修、调整的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要保证日常维护的方便性。

   4)电气元件的布置应考虑整齐、美观、对称。外形尺寸与结构类似的电器安放在一起,以利加工、安装和配线。

   5)电气元件布置不宜过密,要留有一定的间距,若采用板前走线槽配线方式,应适当加大各排电器间距,以利布线和维护。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紧贴墙面固定。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等元件的接线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30mm。连接元件的铜接头过长时,应适当放宽元件与线槽间的距离。用于连接电气柜进线的开关或熔断器座的排列位置要考虑进线的转弯半径距离。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接线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30mm。其他载流元件与线槽直线距离30mm。控制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20mm。动力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30mm。中间继电器其他控制元件与线槽直线距离20mm。

   图2-3所示为某机床电器扳上电器位置示意图(图中单位为mm)。由于电器位置图本质上反映了电器安装板的工作图特征,是设计和加工电器板(电器安装板)的重要依据,所以每个电气元件的安装尺寸及其公差范围,应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安装说明书确定,各电器之间要设计有足够的间距,以保证各电器的顺利安装。每个电器的代号应与电路图一致。在电器位置图设计中,还要根据进出线的数量和采用导线规格,选择进出线方式,并选用适当接线端子板或接线插件,按一定顺序标上进出线的接线号。

   


上一篇:电气元件布置图

上一篇:安装接线图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硬盘式MP3播放器终级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NE0 2511,那是一个远方的...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