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退避算法如下
发布时间:2014/8/25 20:53:54 访问次数:1258
具体的退避算法如下:
(1)协议规定了基本退避时间为争用期2T, M100AL-5301LF/22 具体的争用期时间是51.2 Lis,对于10 Mb/s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512 bit,即64字节。也可以说争用期是512比特时间。1比特时间就是发送1比特所需的时间。所以这种时间单位与数据率密切相关。
(2)从离散的整数集合[0,1,…,(2k—1)】中随机取出一个数,记为r。重传应推后的时间就是,倍的争用期。上面的参数尼按下面的公式(3-1)计算.
可见当重传次数不超过10时,参数七等于重传次数;但当重传次数超过10时,七就不再增大而一直等于10。
(3)当重传达16次仍不能成功时(这表明同时打算发送数据的站太多,以致连续发生冲突),则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例如,在第1次重传时,k=l,随机数,从整数{0,1)中选一个数。因此重传的站可选择的重传推迟时间是O或2订在这两个时间中随机选择一个。
若再发生碰撞,则在第2次重传时,k=2,随机数r就从整数{O,l,2,3}中选一个数。因此重传推迟的时间是在0,2瓦4f和6T这4个时间中随机地选取一个。
同样,若再发生碰撞,则重传时k=3,随机数,就从整数{0,1,2,3,4,5,6,7)中选一个数。依此类推。
具体的退避算法如下:
(1)协议规定了基本退避时间为争用期2T, M100AL-5301LF/22 具体的争用期时间是51.2 Lis,对于10 Mb/s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512 bit,即64字节。也可以说争用期是512比特时间。1比特时间就是发送1比特所需的时间。所以这种时间单位与数据率密切相关。
(2)从离散的整数集合[0,1,…,(2k—1)】中随机取出一个数,记为r。重传应推后的时间就是,倍的争用期。上面的参数尼按下面的公式(3-1)计算.
可见当重传次数不超过10时,参数七等于重传次数;但当重传次数超过10时,七就不再增大而一直等于10。
(3)当重传达16次仍不能成功时(这表明同时打算发送数据的站太多,以致连续发生冲突),则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例如,在第1次重传时,k=l,随机数,从整数{0,1)中选一个数。因此重传的站可选择的重传推迟时间是O或2订在这两个时间中随机选择一个。
若再发生碰撞,则在第2次重传时,k=2,随机数r就从整数{O,l,2,3}中选一个数。因此重传推迟的时间是在0,2瓦4f和6T这4个时间中随机地选取一个。
同样,若再发生碰撞,则重传时k=3,随机数,就从整数{0,1,2,3,4,5,6,7)中选一个数。依此类推。
上一篇:使用CSMA/CD协议
热门点击
- 查表法
- 扩充响应曲线法
-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 63Sn-37Pb锡铅共晶合金的基本特性
- 直线插补计算的程序实现
-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 采用自顶向下方法的优点
- 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
- 数字量输入通道
推荐技术资料
- 单片机版光立方的制作
- N视频: http://v.youku.comN_sh...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