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加入后的相变化
发布时间:2012/10/8 19:31:18 访问次数:1761
在Sn-Ag焊料中适当增NCP1377BDR2加Cu,可以使Sn-3.5Ag的熔化温度降低3℃~4℃。例如,Sn-3.24Ag-0.57Cu,熔化温度为217.7℃,Sn-3.5Ag-1.3Cu的溶化温度为216℃~217℃,Sn-Ag-Cu(简称为SAC)的相图如图8.3所示。
当在Sn-3.5Ag中加Cu后,按照二元相位图,主成分Sn与次要元素(Ag、Cu)之间的冶金反应存在三种可能,即Sn-Ag之间的反应,它们通常在221℃形成Ag3Sn合金而Sn-Cu两金属之间,则在227℃形成Cri6Sn5合金,但Ag-Cu两金属之间通常在779℃方能形成Ag-Cu合金,由于Sn-Ag-Cu休系中未能经历779℃的高温,故认为没有发生Ag-Cu之间的相位变化,从温度动力学上认为只会形成Sn-Ag与Sn-Cu之间的反应,即形成Ag3Sn和Cu6Sn5金属间的化合物。
研究表明Sn-Ag-Cu的机械性能,如抗拉强度以及抗疲劳等性能明显好于Sn-3.5Ag,这与Ag3Sn和Cu6Sn5粒子更均匀分散在母相Sn中,导致合金组织均匀、致密有关。
在Sn-Ag焊料中适当增NCP1377BDR2加Cu,可以使Sn-3.5Ag的熔化温度降低3℃~4℃。例如,Sn-3.24Ag-0.57Cu,熔化温度为217.7℃,Sn-3.5Ag-1.3Cu的溶化温度为216℃~217℃,Sn-Ag-Cu(简称为SAC)的相图如图8.3所示。
当在Sn-3.5Ag中加Cu后,按照二元相位图,主成分Sn与次要元素(Ag、Cu)之间的冶金反应存在三种可能,即Sn-Ag之间的反应,它们通常在221℃形成Ag3Sn合金而Sn-Cu两金属之间,则在227℃形成Cri6Sn5合金,但Ag-Cu两金属之间通常在779℃方能形成Ag-Cu合金,由于Sn-Ag-Cu休系中未能经历779℃的高温,故认为没有发生Ag-Cu之间的相位变化,从温度动力学上认为只会形成Sn-Ag与Sn-Cu之间的反应,即形成Ag3Sn和Cu6Sn5金属间的化合物。
研究表明Sn-Ag-Cu的机械性能,如抗拉强度以及抗疲劳等性能明显好于Sn-3.5Ag,这与Ag3Sn和Cu6Sn5粒子更均匀分散在母相Sn中,导致合金组织均匀、致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