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孔与埋孔
发布时间:2012/10/4 13:26:59 访问次数:2933
盲孔与埋孔A130K1314是用于多层板内部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它们的孔径较小,径深比也受限制。做盲孔和埋孔时,先将半固化片用精密钻床或激光打孔制作图形及孔金属化,然后叠压(其他贯通孔按常规方法处理),最后进行化学沉铜。因此应注意定位精度及孔径公差,金属化孔的直径公差见表4.3。
(8)测试点的设计
在SMT的大生产中为了保证品质和降低成本,都离不开在线测试,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PCB设计时应考虑到测试点,与测试有关的设计要求如下。
①接触可靠性测试。应设计两个定位孔,原则上可用工艺孔代替,但对拼板的单板测试时仍应在子板上设计定位孔。测试点的焊盘的直径为0.9~l.Omm,并与相关测试针相配套,此外也可取通孔为测试点。测试点的中心应落在网格之上,测试点不应设计在板子的边缘5mm内,面板的测试点原则上应设在同一面上,并注意分散均匀。相邻的测试点之间的中心距不小于1.46mm,测试点之间不设计其他元器件,以防止元器件或测试点之间短路,如图4.19所示。
测试点与元器件焊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等于Imm,测试点不能涂覆任何绝缘层,如图4.20所示。
②电气可靠性设计。所有的电气节点都应提供测试点,即测试点应能覆盖所有的I/O、电源地和返回信号(全受控)。每一块IC都应有电源和地的测试点,如果元器件的电源和地脚不止一个,则应分别加上测试点,一个集成块的电源和地应放在2.54mm之内,钡0试频率超过SMHz的夹具,要求每块lC上都应放置电源。不能将IC控制线直接连接到电源、地或公用电阻。对带有边界扫描器件的VLSI和ASIC器件,应增设为实现边界扫描功能的辅助测试点,如时钟、模式、数据串行输入/输出端、复位端,以达到能测试元器件本身的内部功能逻辑的要求。
盲孔与埋孔A130K1314是用于多层板内部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它们的孔径较小,径深比也受限制。做盲孔和埋孔时,先将半固化片用精密钻床或激光打孔制作图形及孔金属化,然后叠压(其他贯通孔按常规方法处理),最后进行化学沉铜。因此应注意定位精度及孔径公差,金属化孔的直径公差见表4.3。
(8)测试点的设计
在SMT的大生产中为了保证品质和降低成本,都离不开在线测试,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PCB设计时应考虑到测试点,与测试有关的设计要求如下。
①接触可靠性测试。应设计两个定位孔,原则上可用工艺孔代替,但对拼板的单板测试时仍应在子板上设计定位孔。测试点的焊盘的直径为0.9~l.Omm,并与相关测试针相配套,此外也可取通孔为测试点。测试点的中心应落在网格之上,测试点不应设计在板子的边缘5mm内,面板的测试点原则上应设在同一面上,并注意分散均匀。相邻的测试点之间的中心距不小于1.46mm,测试点之间不设计其他元器件,以防止元器件或测试点之间短路,如图4.19所示。
测试点与元器件焊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等于Imm,测试点不能涂覆任何绝缘层,如图4.20所示。
②电气可靠性设计。所有的电气节点都应提供测试点,即测试点应能覆盖所有的I/O、电源地和返回信号(全受控)。每一块IC都应有电源和地的测试点,如果元器件的电源和地脚不止一个,则应分别加上测试点,一个集成块的电源和地应放在2.54mm之内,钡0试频率超过SMHz的夹具,要求每块lC上都应放置电源。不能将IC控制线直接连接到电源、地或公用电阻。对带有边界扫描器件的VLSI和ASIC器件,应增设为实现边界扫描功能的辅助测试点,如时钟、模式、数据串行输入/输出端、复位端,以达到能测试元器件本身的内部功能逻辑的要求。
上一篇:拼板工艺
上一篇:SMC/SMD焊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