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板工艺
发布时间:2012/10/4 13:20:54 访问次数:2442
有意识地将A12A若干个相同单元印制板进行有规则的拼合,把它们拼合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进行拼缝孔的设计时,拼板之间可以采用V形槽、邮票孔、冲槽等工艺手段进行组合,如图4.16和图4.17所示,对于不相同印制的拼合亦可按此原则进行,但应注意元器件位号的编写方法。
拼板的翘曲度应符合要求;定位孔、工艺边、图像识别标志应设于拼板后的图形上,并且各子板仍应设立图像识别标志并符合上述相关要求;此外,拼板加工时应考虑到材质的纹向,以保证印制板尺寸的一致性。
(7)印制板上的孔
常见印制板上的孔有:机械安装孔、元器件孔、导通孔、盲孔与埋孔,各类孔的设计要求不同。
①机械安装孔。机械安装孔应与机械安装件的位置尺寸及位置公差相匹配。孔与孔的边缘及孔边缘到板边缘的距离应大于板的厚度,以保证孔壁的强度。
②元器件孔。元器件孔的孔径(,指金属化后的镀覆孔的直径)应比所安装的元器件引线(或插针)直径大0.2~0.3mm,孔中心的位置应在坐标网格(或辅助格)的交点上,并且与元器件引线(引脚)的位置相匹配,如果元器件的引线为非直线排列,则至少有一个点的孔中心位于网格的交点上。
③导通孔。孔径的大小和孔位由布线空间大小酌情调整,不进行严格规定,孔径的大小还应考虑到金属化孔的壁厚度,通常壁厚度镀层为25Um,一般孔径取0.3~0.8mm,最经济的推荐为0.46mm,金属化孔的电阻值不大于300ptQ。金属化孔的径深比木宜太大,否则影响PCB的可靠性,并且孔小时工艺难度加大成本上升,原则上孔的径深比在1:2.5至1:5之间。在布线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导通孔一般不设计在元器件的下面,以便于检查和维修。过孔中心落在网格上,以便加工;过孔应适当离开焊盘,或用阻焊膜隔开,如图4.18所示。
有意识地将A12A若干个相同单元印制板进行有规则的拼合,把它们拼合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进行拼缝孔的设计时,拼板之间可以采用V形槽、邮票孔、冲槽等工艺手段进行组合,如图4.16和图4.17所示,对于不相同印制的拼合亦可按此原则进行,但应注意元器件位号的编写方法。
拼板的翘曲度应符合要求;定位孔、工艺边、图像识别标志应设于拼板后的图形上,并且各子板仍应设立图像识别标志并符合上述相关要求;此外,拼板加工时应考虑到材质的纹向,以保证印制板尺寸的一致性。
(7)印制板上的孔
常见印制板上的孔有:机械安装孔、元器件孔、导通孔、盲孔与埋孔,各类孔的设计要求不同。
①机械安装孔。机械安装孔应与机械安装件的位置尺寸及位置公差相匹配。孔与孔的边缘及孔边缘到板边缘的距离应大于板的厚度,以保证孔壁的强度。
②元器件孔。元器件孔的孔径(,指金属化后的镀覆孔的直径)应比所安装的元器件引线(或插针)直径大0.2~0.3mm,孔中心的位置应在坐标网格(或辅助格)的交点上,并且与元器件引线(引脚)的位置相匹配,如果元器件的引线为非直线排列,则至少有一个点的孔中心位于网格的交点上。
③导通孔。孔径的大小和孔位由布线空间大小酌情调整,不进行严格规定,孔径的大小还应考虑到金属化孔的壁厚度,通常壁厚度镀层为25Um,一般孔径取0.3~0.8mm,最经济的推荐为0.46mm,金属化孔的电阻值不大于300ptQ。金属化孔的径深比木宜太大,否则影响PCB的可靠性,并且孔小时工艺难度加大成本上升,原则上孔的径深比在1:2.5至1:5之间。在布线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导通孔一般不设计在元器件的下面,以便于检查和维修。过孔中心落在网格上,以便加工;过孔应适当离开焊盘,或用阻焊膜隔开,如图4.1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