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汽车电子

设计规则

发布时间:2012/4/22 17:01:59 访问次数:570

    在设计时,对于输入、输出端口,必须遵循KA3843一定的ESD规则。例如,在靠近栅的漏端容易产生ESD功率耗散。在ESD发生时,这一区域变成一个热源,并且可以扩散到接触孔。如果接触孔到结的距离不是足够大,接触孔将会出现尖峰( spi-king)。输出NMOS晶体管的设计将遵循以下规则:
    ①在漏端,N+结边缘到到接触孔的距离(A)应该大于5ym。
    ②在漏端的接触孔下面加入N阱,由于N阱的结深比N+结深,所以避免了从接触孔到衬底的尖锋( spiking)。
    附加掩膜
    在通常CMOS工艺中,淀积完Poly后进行LDD注入,在LDD注入之后生长Spacer(=氧化硅或氮化硅),然后再进行S、D注入,由于Spacer的阻挡作用,形成了LDD结构。LDD结构虽然改进了热载流子效应,但对提高抗ESD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加入ESD版可以改进N管的抗ESD能力。其具体做法是在LDD工艺之后加一层ESD注入以提高原LDD区域的浓度,形成HDD,之后再生长Spacer,生长S、D。

    在设计时,对于输入、输出端口,必须遵循KA3843一定的ESD规则。例如,在靠近栅的漏端容易产生ESD功率耗散。在ESD发生时,这一区域变成一个热源,并且可以扩散到接触孔。如果接触孔到结的距离不是足够大,接触孔将会出现尖峰( spi-king)。输出NMOS晶体管的设计将遵循以下规则:
    ①在漏端,N+结边缘到到接触孔的距离(A)应该大于5ym。
    ②在漏端的接触孔下面加入N阱,由于N阱的结深比N+结深,所以避免了从接触孔到衬底的尖锋( spiking)。
    附加掩膜
    在通常CMOS工艺中,淀积完Poly后进行LDD注入,在LDD注入之后生长Spacer(=氧化硅或氮化硅),然后再进行S、D注入,由于Spacer的阻挡作用,形成了LDD结构。LDD结构虽然改进了热载流子效应,但对提高抗ESD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加入ESD版可以改进N管的抗ESD能力。其具体做法是在LDD工艺之后加一层ESD注入以提高原LDD区域的浓度,形成HDD,之后再生长Spacer,生长S、D。

上一篇:电流均衡技术

上一篇:ESD失效分析

相关技术资料
2-26YX2213频率响应曲线
4-22设计规则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频谱仪的解调功能
    现代频谱仪在跟踪源模式下也可以使用Maker和△Mak...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