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S240-F差动变压器转换为输出电压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9/11/4 12:07:43 访问次数:1076
YSS240-F部分组成其不同处仅在于差动变压器上下两只铁心均有一个初级线圈w1(又称激磁线圈)和一个次级线圈w2(也称输出线圈)。衔铁置于两铁心的中间。上下两只初级线圈串联后接交流激磁电压usr,两只次级线圈则按电势反相串接。
当衔铁处于中间时,al=a2,线圈1中产生交变磁通Φ1和Φ2,在线圈2中产生交流感应电压。由于两边气隙相等,磁阻相等,磁通相等,所以就存在Φl=Φ2的关系,次级线圈中感应电势e21=e22,结果,输出电压讥c=0。当衔铁偏离中间
位置时,两边气隙就不相等a1≠a2,这样,两线圈之间互感M发生变化,次级线圈中感应电势不相等。e21≠e22,便有电压trsc输出,usc大小和相位取决于衔铁移动量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差动变压器的结构形式很多,见图9-58所示的示意图。
各种差动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沉筒式液位计,图9-59所示的是带差动变压器的沉筒式液位计。
沉筒1由固定段和浮力段两部分组成,为适应不同的介质和量程,可调换浮力段来实现。由于液位的变化而使沉筒所受浮力变化,通过测量弹簧2线性地转换为衔铁的位移。衔铁的位移由差动变压器转换为输出电压的变化。输出电压的大小就反映了液位的变化。
涡轮流量计也是一种速度式流量计,它是通过测量安装在管道中的涡轮转速而间接地测量流体的流速,进而测得流量。
涡轮流量计由涡轮流量变送器和显示仪表两部分组成。
涡轮流量变送器的原理结构如图9-60所示,它包括三个基本部件:导流器、涡轮和磁电转换装置。
导流器在管道中固定地安装在涡轮前、后部,利用其叶片对流体起整直作用,以降低管道的影响,使流体顺利流过涡轮,增加流量计的线性工作范围。为了消除涡轮流量变送器前、后的弯管道对
流体流速分布的影响,要求在变送器前、后的直管段长度应分别大于管道直径的15倍和5倍。
涡轮由轮毂和螺旋式叶带差动变压器片组成。要求涡轮转轴与轴的沉筒式液位计 承间的摩擦要小,能在流体1一沉筒;2一测量弹簧; 的推动下灵活地旋转。3一线圈;1一衔铁;5一密3.磁电转换装置封隔离管;6工沉筒室壳体。 磁电转换装置的作用是将涡轮的转速转换成电信号(通常是脉动信号)输出。常用的磁电转换装置有两种类型:磁阻式和感 图9-60 涡轮流量变送器原理结构图应式。目前一般采用磁阻式。此外,还可用霍尔元 1-涡轮;2一磁电转换装置;3一导流器件、光电元件等等。
磁阻式磁电转换装置的原理结构,如图9-61(a)所示,它由永久磁铁和线圈组成。永久磁铁置于线圈内,涡轮叶片由导磁材料制成。
显然,当叶片通过永久磁铁下方时,磁路的磁阻最小。而在其他时候,磁阻很大。因此当涡轮旋转时,磁路磁阻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线圈中即产生
相应的脉冲信号。信号的频率取决于涡轮的转速和叶片数目。
(b)为感应式磁电转换装置,磁电转换装置原理图(a)磁阻式磁电转换装置,(b)感应式磁电转换装置。1一线圈;2―永久磁铁;3一涡轮。
原理图,它由线圈和永久磁铁组成♀永久磁铁装在涡轮内腔中,涡轮叶片由非导磁材料制成。涡轮旋转时,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势,电势的频率与涡轮的转速相对应。
为了增加信号抗干扰能力,实现远距离传送,在转换装置中,通常还有一前置放大器置0端为低电平有效,如果系统没有复位信号,电路的REsEr输人端应保持为高电平计数器才能正常工作。
检查自启动能力的方法是:将该电路的6个无效状态:1010、1011、1100、
1101、1110和1111分别作为现态,代人电路的状态方程组而求其次态。如果还没有进入有效状态,再以新的状态作为现态求次态,以此类推,看最终能否进
人有效状态。结果证明,这6个状态在一、两个时钟周期后全部都能进人有效循环状态,电路具有自启动能力。于是,可画出完全状态图,如图6.3.5所示。
如果要求电路必须从0000开始计数,则可将前述复位电路连接在RESEr
输人端。在开始计数前使REsFr产生低电平脉冲,强制4个触发器进入0000
的初始状态,待RESEr=1后再开始计数。
试设计一序列编码检测器,当检测到输人信号出现110序列编码(按自左至右的顺序)时,电路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0。
解:(1)由给定的逻辑功能建立原始状态图和原始状态表从给定的逻辑功能可知,电路有一个输人信号A和一个输出信号y,电路功能
是对输人信号A的编码序列进行检测,一旦检测到信号处出现连续编码为110序列时,输出为1,检测到其他编码序列,则输出均为0。
设电路的初始状态为o,如图6.3.6中大箭头所指。在此状态下,电路输出y=0,这时可能的输人有A=0和A=1两种情况。当CP脉冲相应边沿到来.
YSS240-F部分组成其不同处仅在于差动变压器上下两只铁心均有一个初级线圈w1(又称激磁线圈)和一个次级线圈w2(也称输出线圈)。衔铁置于两铁心的中间。上下两只初级线圈串联后接交流激磁电压usr,两只次级线圈则按电势反相串接。
当衔铁处于中间时,al=a2,线圈1中产生交变磁通Φ1和Φ2,在线圈2中产生交流感应电压。由于两边气隙相等,磁阻相等,磁通相等,所以就存在Φl=Φ2的关系,次级线圈中感应电势e21=e22,结果,输出电压讥c=0。当衔铁偏离中间
位置时,两边气隙就不相等a1≠a2,这样,两线圈之间互感M发生变化,次级线圈中感应电势不相等。e21≠e22,便有电压trsc输出,usc大小和相位取决于衔铁移动量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差动变压器的结构形式很多,见图9-58所示的示意图。
各种差动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沉筒式液位计,图9-59所示的是带差动变压器的沉筒式液位计。
沉筒1由固定段和浮力段两部分组成,为适应不同的介质和量程,可调换浮力段来实现。由于液位的变化而使沉筒所受浮力变化,通过测量弹簧2线性地转换为衔铁的位移。衔铁的位移由差动变压器转换为输出电压的变化。输出电压的大小就反映了液位的变化。
涡轮流量计也是一种速度式流量计,它是通过测量安装在管道中的涡轮转速而间接地测量流体的流速,进而测得流量。
涡轮流量计由涡轮流量变送器和显示仪表两部分组成。
涡轮流量变送器的原理结构如图9-60所示,它包括三个基本部件:导流器、涡轮和磁电转换装置。
导流器在管道中固定地安装在涡轮前、后部,利用其叶片对流体起整直作用,以降低管道的影响,使流体顺利流过涡轮,增加流量计的线性工作范围。为了消除涡轮流量变送器前、后的弯管道对
流体流速分布的影响,要求在变送器前、后的直管段长度应分别大于管道直径的15倍和5倍。
涡轮由轮毂和螺旋式叶带差动变压器片组成。要求涡轮转轴与轴的沉筒式液位计 承间的摩擦要小,能在流体1一沉筒;2一测量弹簧; 的推动下灵活地旋转。3一线圈;1一衔铁;5一密3.磁电转换装置封隔离管;6工沉筒室壳体。 磁电转换装置的作用是将涡轮的转速转换成电信号(通常是脉动信号)输出。常用的磁电转换装置有两种类型:磁阻式和感 图9-60 涡轮流量变送器原理结构图应式。目前一般采用磁阻式。此外,还可用霍尔元 1-涡轮;2一磁电转换装置;3一导流器件、光电元件等等。
磁阻式磁电转换装置的原理结构,如图9-61(a)所示,它由永久磁铁和线圈组成。永久磁铁置于线圈内,涡轮叶片由导磁材料制成。
显然,当叶片通过永久磁铁下方时,磁路的磁阻最小。而在其他时候,磁阻很大。因此当涡轮旋转时,磁路磁阻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线圈中即产生
相应的脉冲信号。信号的频率取决于涡轮的转速和叶片数目。
(b)为感应式磁电转换装置,磁电转换装置原理图(a)磁阻式磁电转换装置,(b)感应式磁电转换装置。1一线圈;2―永久磁铁;3一涡轮。
原理图,它由线圈和永久磁铁组成♀永久磁铁装在涡轮内腔中,涡轮叶片由非导磁材料制成。涡轮旋转时,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势,电势的频率与涡轮的转速相对应。
为了增加信号抗干扰能力,实现远距离传送,在转换装置中,通常还有一前置放大器置0端为低电平有效,如果系统没有复位信号,电路的REsEr输人端应保持为高电平计数器才能正常工作。
检查自启动能力的方法是:将该电路的6个无效状态:1010、1011、1100、
1101、1110和1111分别作为现态,代人电路的状态方程组而求其次态。如果还没有进入有效状态,再以新的状态作为现态求次态,以此类推,看最终能否进
人有效状态。结果证明,这6个状态在一、两个时钟周期后全部都能进人有效循环状态,电路具有自启动能力。于是,可画出完全状态图,如图6.3.5所示。
如果要求电路必须从0000开始计数,则可将前述复位电路连接在RESEr
输人端。在开始计数前使REsFr产生低电平脉冲,强制4个触发器进入0000
的初始状态,待RESEr=1后再开始计数。
试设计一序列编码检测器,当检测到输人信号出现110序列编码(按自左至右的顺序)时,电路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0。
解:(1)由给定的逻辑功能建立原始状态图和原始状态表从给定的逻辑功能可知,电路有一个输人信号A和一个输出信号y,电路功能
是对输人信号A的编码序列进行检测,一旦检测到信号处出现连续编码为110序列时,输出为1,检测到其他编码序列,则输出均为0。
设电路的初始状态为o,如图6.3.6中大箭头所指。在此状态下,电路输出y=0,这时可能的输人有A=0和A=1两种情况。当CP脉冲相应边沿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