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的独特性质之一
发布时间:2015/11/4 22:21:46 访问次数:672
半导体材料的独特性质之一是它们的导电性和导电类型(N型或P型)能够通过在材料中掺入专门的杂质而被产生和控制。这个概念在第2章和第3章中已被探讨。ADS7871IDBR一个具有或者N型(负的)或者P型(正的)电导性的晶圆开始进入晶圆制造厂。贯穿制造工艺,各种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和电导的结构在晶圆内和表面上形成。本章描述在晶圆内和表面上特别的“小块”导电区和PN结的形成,并介绍扩散和离子注入两种掺杂技术的原理和工艺。
使晶体管和二极管工作的结构就是PN结。结(junction)就是富含电子的区域(N型区)与富含窄穴的区域(P型[)的分界处。结的具体位置就是电子浓度与空穴浓度相同的地方。这个概念在11.3节中解释.
通过引入专门的掺杂物(掺杂),采用离子注入(ion plantation)或热扩散(thermal diffusion)工艺,在晶圆表面形成结。用热扩散,掺杂材料被引入晶圆顶层暴露的表面,典型地是通过在顶层二氧化硅的孔洞。通过加热,它们被散布到晶圆的体内。散布的量和深度由一套规则控制,说明如下。这些规则源自一套化学规则,无论何时晶圆被加热到一个阈值温度,这套规则将控制掺杂剂在晶圆申的任何运动。在离子注入中,顾名思义掺杂剂材料被射人晶圆的表面,进来的大部分掺杂剂原子静止于表面层以下。此外,扩散规则也控制注入的原子运动([图II.1)。对于掺杂,离子注入已经取代r较老的热扩散工艺。并且离子注入还在当今
的小型和多种结构器件方面起作用。因此,本章以讨论半导体的结开始,进而到扩散技术和规则,以描述离子注入工艺结尾。
半导体材料的独特性质之一是它们的导电性和导电类型(N型或P型)能够通过在材料中掺入专门的杂质而被产生和控制。这个概念在第2章和第3章中已被探讨。ADS7871IDBR一个具有或者N型(负的)或者P型(正的)电导性的晶圆开始进入晶圆制造厂。贯穿制造工艺,各种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和电导的结构在晶圆内和表面上形成。本章描述在晶圆内和表面上特别的“小块”导电区和PN结的形成,并介绍扩散和离子注入两种掺杂技术的原理和工艺。
使晶体管和二极管工作的结构就是PN结。结(junction)就是富含电子的区域(N型区)与富含窄穴的区域(P型[)的分界处。结的具体位置就是电子浓度与空穴浓度相同的地方。这个概念在11.3节中解释.
通过引入专门的掺杂物(掺杂),采用离子注入(ion plantation)或热扩散(thermal diffusion)工艺,在晶圆表面形成结。用热扩散,掺杂材料被引入晶圆顶层暴露的表面,典型地是通过在顶层二氧化硅的孔洞。通过加热,它们被散布到晶圆的体内。散布的量和深度由一套规则控制,说明如下。这些规则源自一套化学规则,无论何时晶圆被加热到一个阈值温度,这套规则将控制掺杂剂在晶圆申的任何运动。在离子注入中,顾名思义掺杂剂材料被射人晶圆的表面,进来的大部分掺杂剂原子静止于表面层以下。此外,扩散规则也控制注入的原子运动([图II.1)。对于掺杂,离子注入已经取代r较老的热扩散工艺。并且离子注入还在当今
的小型和多种结构器件方面起作用。因此,本章以讨论半导体的结开始,进而到扩散技术和规则,以描述离子注入工艺结尾。
上一篇:刻蚀轮廓控制
上一篇:半导体材料的独特性质之一
热门点击
- 双大马士革工艺
- 溅射工艺的原理
- 步进式光刻机
- 离子束刻蚀
- 眩光的产生分直射和反射两种
- 管、盒跨接地线
- 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干氧氧化( dryox)
- 隧道照明LED工程设计实例2
- 选择性是等离子体刻蚀工艺的一个主要的考虑事项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