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输和交流电路
发布时间:2012/11/1 19:32:28 访问次数:1356
(1)信号传输过程。交流输入ECJ0EB1A184K信号U经输入端耦合电容C1耦合,加到第一只放大管VT1基极,经放大后从其集电极输出,其输出信号直接耦合到第二只放大管VT2基极,经过VT2放大后从其集电极输出,通过输出端耦合电容C4加到后级电路中。图1-76所示是信号传输过程示意图。
(2)交流电路。输入信号在VT1和VT2中得到电压和电流的双重放大,因为这两级都是共发射极放大器。
共发射极放大器的特性是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相位相反,这样VT1和VT2每只三极管集电极与基极上的信号电压相位相反。
(3)元器件作用分析。电路中的C2是直流电路中的滤波、退耦电容。
C3是VT2发射极旁路电容,VT2发射极上的交流信号通过C3直接接电路的地线,使VT2发射极输出的交流信号不流过发射极电阻R4。
负反馈电阻R2分析
这里假设某瞬间在VT1基极上的信号电压为正,为了分析方便将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重画成如图1-77所示,则电路存在下列反馈过程。C3流到地端,如图1-78所示,这样VT2发射极上的交流信号电压为零,R2没有将交流信号反馈到VT1的输入端,所以只有直流负反馈作用。另外,VT1和VT2之间采用直接耦合电路,直流电流成反馈回路,所以存在直流负反馈。
(3)电路中如果没有C3。如果将VT2的发射极旁路电容C3去掉,则R2具有直流和交流双重负反馈作用,此时VT2发射极上也有交流信号,这一交流信号也能反馈到VT1基极上。
(4) R2阻值对负反馈量的影响。R2的阻值愈大,加到VT1基极的负反馈信号愈小,遮样负反馈量愈小,放大器的增益愈大:反之则相反。+表示基极或发射极信号电压增大一表示基极或发射极信号电压减小 1.2.5 4种负反馈电路知识点“微播”图1-77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
VT1基极电压增大(图中用“+”表示增大)一VT1基极电流增大一VT1集电极电压减小(图中用“一”表示减小)一VT2基极电压减小(直接耦合)- VT2发射极电压减小(发射极电压跟随基极电压)一VT1基极电压减小(通过电阻R2)一VT1基极电流减小,所以这是一个负反馈电路。
(1)信号传输过程。交流输入ECJ0EB1A184K信号U经输入端耦合电容C1耦合,加到第一只放大管VT1基极,经放大后从其集电极输出,其输出信号直接耦合到第二只放大管VT2基极,经过VT2放大后从其集电极输出,通过输出端耦合电容C4加到后级电路中。图1-76所示是信号传输过程示意图。
(2)交流电路。输入信号在VT1和VT2中得到电压和电流的双重放大,因为这两级都是共发射极放大器。
共发射极放大器的特性是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相位相反,这样VT1和VT2每只三极管集电极与基极上的信号电压相位相反。
(3)元器件作用分析。电路中的C2是直流电路中的滤波、退耦电容。
C3是VT2发射极旁路电容,VT2发射极上的交流信号通过C3直接接电路的地线,使VT2发射极输出的交流信号不流过发射极电阻R4。
负反馈电阻R2分析
这里假设某瞬间在VT1基极上的信号电压为正,为了分析方便将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重画成如图1-77所示,则电路存在下列反馈过程。C3流到地端,如图1-78所示,这样VT2发射极上的交流信号电压为零,R2没有将交流信号反馈到VT1的输入端,所以只有直流负反馈作用。另外,VT1和VT2之间采用直接耦合电路,直流电流成反馈回路,所以存在直流负反馈。
(3)电路中如果没有C3。如果将VT2的发射极旁路电容C3去掉,则R2具有直流和交流双重负反馈作用,此时VT2发射极上也有交流信号,这一交流信号也能反馈到VT1基极上。
(4) R2阻值对负反馈量的影响。R2的阻值愈大,加到VT1基极的负反馈信号愈小,遮样负反馈量愈小,放大器的增益愈大:反之则相反。+表示基极或发射极信号电压增大一表示基极或发射极信号电压减小 1.2.5 4种负反馈电路知识点“微播”图1-77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
VT1基极电压增大(图中用“+”表示增大)一VT1基极电流增大一VT1集电极电压减小(图中用“一”表示减小)一VT2基极电压减小(直接耦合)- VT2发射极电压减小(发射极电压跟随基极电压)一VT1基极电压减小(通过电阻R2)一VT1基极电流减小,所以这是一个负反馈电路。
热门点击
- 表面绝缘电阻(SIR)测试法
- 有机焊接保护剂(OSP/HT-OSP)
- Ag3Sn呈板状结构
- BGA的焊接
- 后峰锯齿波脉冲发生器的主要结构
- 冲击响应谱
- 有引脚塑封芯片载体
- 波峰焊接中常见的焊接缺陷
- 环境适应性分析与研究
- 焊接工艺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