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角限位隔振系统的设计理念
发布时间:2012/10/24 20:59:59 访问次数:673
精密转角限位隔振TM1618A系统(以下简称角限位隔振系统)原先主要用于陀螺仪等电子设备的隔振。随着精密测控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载体高速机动性及武器发射强冲击等,使得电子设备所受的激励量级日益提高。例如,某电子设备功能随机振动均方根加速度已达20g以上。为此,除了提高各类电子设备自身抗振、抗冲击特性外,还应为它们配置既具有良好隔振效果,又能将转角限制在允许精度范围内的角限位隔振系统,这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角限位隔振系统的分类
该类隔振系统通常由隔振器和转角限位器组成。根据载体特点和使用环境等技战术要求大体分为三类。
1.静态角限位隔振系统
光、电子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不工作,但必须采用隔振系统对其进行隔振缓冲,确保运输过程中电子设备的安全。而到工作地点后,必须立即从运输状态转换成工作状态,其主要技战术指标为:
①状态切换速度——切换时间丁(如T≤3min):
③(如n≥8000次)次状态重复切换的重复角限位精度,即电子设备主轴线与运载工具主轴线不平行角度允差Acp小于允许值[Ap];
③锁紧精定位机构后,在天线转动力矩M作用下,定位精度△缈的保持能力,即在动态力矩M作用下,Ap也必须满足Ag≤[Atp]。
2.动态角限位隔振系统
第二类系统主要是应用在舰船、飞机等载体上的电子设备。该类电子设备必须在运载工具运行时工作。动态角限位隔振系统由隔振系统和转角限位器系统组成,它必须同时满足:
①隔振系统必须是解耦系统,并且能对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的隔振缓冲;
②精密转角限位器必须安装在重心平面上,应具有限制转角cPx、吼、纪的转动功能,并且满足三轴线方向的转角误差Atp/小于该轴向的允许角误差。
③该类系统应能满足电子设备所有环境条件的要求。
3.抗强冲击型动态角限位隔振系统
第三类动态精定位隔振系统主要应用在智能弹或炮射无人机等载体上的电子设备的隔振与转角限位装置上。
该类隔振系统除应满足第二类隔振系统的两个基本要求外,还必须保证电子设备能承受在载体发射时的强冲击(详见5.2节)。
角限位隔振系统的分类
该类隔振系统通常由隔振器和转角限位器组成。根据载体特点和使用环境等技战术要求大体分为三类。
1.静态角限位隔振系统
光、电子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不工作,但必须采用隔振系统对其进行隔振缓冲,确保运输过程中电子设备的安全。而到工作地点后,必须立即从运输状态转换成工作状态,其主要技战术指标为:
①状态切换速度——切换时间丁(如T≤3min):
③(如n≥8000次)次状态重复切换的重复角限位精度,即电子设备主轴线与运载工具主轴线不平行角度允差Acp小于允许值[Ap];
③锁紧精定位机构后,在天线转动力矩M作用下,定位精度△缈的保持能力,即在动态力矩M作用下,Ap也必须满足Ag≤[Atp]。
2.动态角限位隔振系统
第二类系统主要是应用在舰船、飞机等载体上的电子设备。该类电子设备必须在运载工具运行时工作。动态角限位隔振系统由隔振系统和转角限位器系统组成,它必须同时满足:
①隔振系统必须是解耦系统,并且能对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的隔振缓冲;
②精密转角限位器必须安装在重心平面上,应具有限制转角cPx、吼、纪的转动功能,并且满足三轴线方向的转角误差Atp/小于该轴向的允许角误差。
③该类系统应能满足电子设备所有环境条件的要求。
3.抗强冲击型动态角限位隔振系统
第三类动态精定位隔振系统主要应用在智能弹或炮射无人机等载体上的电子设备的隔振与转角限位装置上。
该类隔振系统除应满足第二类隔振系统的两个基本要求外,还必须保证电子设备能承受在载体发射时的强冲击(详见5.2节)。
精密转角限位隔振TM1618A系统(以下简称角限位隔振系统)原先主要用于陀螺仪等电子设备的隔振。随着精密测控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载体高速机动性及武器发射强冲击等,使得电子设备所受的激励量级日益提高。例如,某电子设备功能随机振动均方根加速度已达20g以上。为此,除了提高各类电子设备自身抗振、抗冲击特性外,还应为它们配置既具有良好隔振效果,又能将转角限制在允许精度范围内的角限位隔振系统,这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角限位隔振系统的分类
该类隔振系统通常由隔振器和转角限位器组成。根据载体特点和使用环境等技战术要求大体分为三类。
1.静态角限位隔振系统
光、电子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不工作,但必须采用隔振系统对其进行隔振缓冲,确保运输过程中电子设备的安全。而到工作地点后,必须立即从运输状态转换成工作状态,其主要技战术指标为:
①状态切换速度——切换时间丁(如T≤3min):
③(如n≥8000次)次状态重复切换的重复角限位精度,即电子设备主轴线与运载工具主轴线不平行角度允差Acp小于允许值[Ap];
③锁紧精定位机构后,在天线转动力矩M作用下,定位精度△缈的保持能力,即在动态力矩M作用下,Ap也必须满足Ag≤[Atp]。
2.动态角限位隔振系统
第二类系统主要是应用在舰船、飞机等载体上的电子设备。该类电子设备必须在运载工具运行时工作。动态角限位隔振系统由隔振系统和转角限位器系统组成,它必须同时满足:
①隔振系统必须是解耦系统,并且能对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的隔振缓冲;
②精密转角限位器必须安装在重心平面上,应具有限制转角c、吼、纪的转动功能,并且满足三轴线方向的转角误差Atp/小于该轴向的允许角误差。
③该类系统应能满足电子设备所有环境条件的要求。
3.抗强冲击型动态角限位隔振系统
第三类动态精定位隔振系统主要应用在智能弹或炮射无人机等载体上的电子设备的隔振与转角限位装置上。
该类隔振系统除应满足第二类隔振系统的两个基本要求外,还必须保证电子设备能承受在载体发射时的强冲击(详见5.2节)。
角限位隔振系统的分类
该类隔振系统通常由隔振器和转角限位器组成。根据载体特点和使用环境等技战术要求大体分为三类。
1.静态角限位隔振系统
光、电子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不工作,但必须采用隔振系统对其进行隔振缓冲,确保运输过程中电子设备的安全。而到工作地点后,必须立即从运输状态转换成工作状态,其主要技战术指标为:
①状态切换速度——切换时间丁(如T≤3min):
③(如n≥8000次)次状态重复切换的重复角限位精度,即电子设备主轴线与运载工具主轴线不平行角度允差Acp小于允许值[Ap];
③锁紧精定位机构后,在天线转动力矩M作用下,定位精度△缈的保持能力,即在动态力矩M作用下,Ap也必须满足Ag≤[Atp]。
2.动态角限位隔振系统
第二类系统主要是应用在舰船、飞机等载体上的电子设备。该类电子设备必须在运载工具运行时工作。动态角限位隔振系统由隔振系统和转角限位器系统组成,它必须同时满足:
①隔振系统必须是解耦系统,并且能对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的隔振缓冲;
②精密转角限位器必须安装在重心平面上,应具有限制转角c、吼、纪的转动功能,并且满足三轴线方向的转角误差Atp/小于该轴向的允许角误差。
③该类系统应能满足电子设备所有环境条件的要求。
3.抗强冲击型动态角限位隔振系统
第三类动态精定位隔振系统主要应用在智能弹或炮射无人机等载体上的电子设备的隔振与转角限位装置上。
该类隔振系统除应满足第二类隔振系统的两个基本要求外,还必须保证电子设备能承受在载体发射时的强冲击(详见5.2节)。
上一篇:弹载电子设备强冲击时的响应特征
上一篇:静态精定位隔振系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