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接地电路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2/5/24 19:55:56 访问次数:818
图6.1电路的设计指标如下表所示。为了便于对电路B0505S-1W本身的性能进行比较,这些指标与第3章源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指标相同。

电源电压与FET的选择
与源极接地电路相同,电源电压取值应该比最大输出电压十源极电阻(本电路中是RS+R3)上的电压降(最低1~2V)之和大。在这个电路中还要加上OP放大器的电源电压,所以取V DD =15V。
为了便于分析源极接地与栅极接地电路结构的性能差别,FET也选用与源极接地电路相同的N沟JFET 2SK184GR。
栅极接地电路中选择FET的基准也与源极接地电路相同:栅极一漏极间电压的最大额定值V GDS高于电源电压(在本电路中VGDs>VDD =15V),漏极饱和电流IDSS要比电路中设定的漏极电流大(关于漏极电流,在选定FET后可以设定低于IDSS)。当然,使用MOSFET时就没有必要考虑IDSS了。

电源电压与FET的选择
与源极接地电路相同,电源电压取值应该比最大输出电压十源极电阻(本电路中是RS+R3)上的电压降(最低1~2V)之和大。在这个电路中还要加上OP放大器的电源电压,所以取V DD =15V。
为了便于分析源极接地与栅极接地电路结构的性能差别,FET也选用与源极接地电路相同的N沟JFET 2SK184GR。
栅极接地电路中选择FET的基准也与源极接地电路相同:栅极一漏极间电压的最大额定值V GDS高于电源电压(在本电路中VGDs>VDD =15V),漏极饱和电流IDSS要比电路中设定的漏极电流大(关于漏极电流,在选定FET后可以设定低于IDSS)。当然,使用MOSFET时就没有必要考虑IDSS了。
图6.1电路的设计指标如下表所示。为了便于对电路B0505S-1W本身的性能进行比较,这些指标与第3章源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指标相同。

电源电压与FET的选择
与源极接地电路相同,电源电压取值应该比最大输出电压十源极电阻(本电路中是RS+R3)上的电压降(最低1~2V)之和大。在这个电路中还要加上OP放大器的电源电压,所以取V DD =15V。
为了便于分析源极接地与栅极接地电路结构的性能差别,FET也选用与源极接地电路相同的N沟JFET 2SK184GR。
栅极接地电路中选择FET的基准也与源极接地电路相同:栅极一漏极间电压的最大额定值V GDS高于电源电压(在本电路中VGDs>VDD =15V),漏极饱和电流IDSS要比电路中设定的漏极电流大(关于漏极电流,在选定FET后可以设定低于IDSS)。当然,使用MOSFET时就没有必要考虑IDSS了。

电源电压与FET的选择
与源极接地电路相同,电源电压取值应该比最大输出电压十源极电阻(本电路中是RS+R3)上的电压降(最低1~2V)之和大。在这个电路中还要加上OP放大器的电源电压,所以取V DD =15V。
为了便于分析源极接地与栅极接地电路结构的性能差别,FET也选用与源极接地电路相同的N沟JFET 2SK184GR。
栅极接地电路中选择FET的基准也与源极接地电路相同:栅极一漏极间电压的最大额定值V GDS高于电源电压(在本电路中VGDs>VDD =15V),漏极饱和电流IDSS要比电路中设定的漏极电流大(关于漏极电流,在选定FET后可以设定低于IDSS)。当然,使用MOSFET时就没有必要考虑IDSS了。
热门点击
- 推挽型射极跟随器
- 使用PNP晶体管的射极跟随器
- 使用恒流负载的射极跟随器
- 引线键合失效
- 声表面波器件的特点和可靠性要求
- 频率特性与群延迟特性
- 外壳结构设计
- BiMOS集成电路
- 消除寄生效应的版图设计技术
- 钝化层质量对器件可靠性的影响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