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恒流负载的射极跟随器
发布时间:2012/5/10 21:35:35 访问次数:5157
图3.18是使用恒流电路代替SC101332CVR400B发射极电阻的射极跟随器。
在这里,加入到晶体管发射极的负载是晶体管Tr2的恒流源。因此,在负载变重的情况下,即使由输出端吸进大量电流(在电流源的设定值以下),也不会出现前面照片3.7那样输出波形负侧被切去的情况。用电流源代替发射极电阻,即使输
出振幅变化,发射极电阻值也能经常保持一定,所以就能够吸进大到电流源设定值的电流。
图3. 18所示的电路,由负载可吸进大到电流源设定值的电流。这种电路可以用在驱动比较重的负载(阻抗小的负载)的情况。
显然,即使是一般电阻负载的射极跟随器,使用大量的发射极电流也能驱动重负载。但相反,在无信号时,就发生大量电流流动的晶体管和发射极电阻上无用的功率损耗。如图3.15所示,负载如果使用恒流电路(有源电路为负载,故称为有源负载),可以使恒流电路的设定电流满刻度地使用,所以电路的效率很高。
在图3. 18的电路中,组成恒流电路的Tr2的基极电位是由两个电阻13 kC1相2kfl对电源电压进行分压来获得的。所以,基极电位与输入信号无关,而经常固定在一定的电压上(在该电路为2V)。因此,加在Trz发射极电阻(130Q)的电压也常为一定值(当V BE一0.6V,则为1.4V),发射极电流也被固定在一定值(lOmA)。如认为发射极电流一集电极电流,则Tr2的集电极电流与输入信号没有一定关系。所以,由集电极一侧看,则可以认为Tr2为恒流源。
除了恒流电路以外,该电路的设计方法与一般的射极跟随器完全相同。但是在一般的射极跟随器中取出大量电流时,输出波形的一侧被切去,所以,比起必要的负载电流来,必须使得大量的发射极电流流动。在该电路中,因为没有这种情况,所以将发射极电流(一恒流电路的电流设定值)设定在比必要的负载电流稍多一些的值即可。
恒流电路的设计方法是首先确定加在发射极电阻(在图3. 18中为130Q)上的电压,由设定的恒流值(- Tri的发射电流定值)使用欧姆定律继而求出发射极电阻值。
另一方面,Tr2的基极电位决定了基极偏置电路的电阻值,使得加在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为+VBE(一0.6V)。
如果加在Tr2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太大(例如10V),则Tri的发射极可变动的电位范围就变窄(从Tr2的发射极电位到电源电压),最大输出电压就变小;如果加在Tr2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太小(例如0.1V),由温度变化而引起Tr2的VBE变化时,加在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变化量也就变化,电流设定值也就发生很大变化。根据电路的用途这个电压值有所不同,一般为1至数伏(在图3. 18中为1.4V)。
图3.18是使用恒流电路代替SC101332CVR400B发射极电阻的射极跟随器。
在这里,加入到晶体管发射极的负载是晶体管Tr2的恒流源。因此,在负载变重的情况下,即使由输出端吸进大量电流(在电流源的设定值以下),也不会出现前面照片3.7那样输出波形负侧被切去的情况。用电流源代替发射极电阻,即使输
出振幅变化,发射极电阻值也能经常保持一定,所以就能够吸进大到电流源设定值的电流。
图3. 18所示的电路,由负载可吸进大到电流源设定值的电流。这种电路可以用在驱动比较重的负载(阻抗小的负载)的情况。
显然,即使是一般电阻负载的射极跟随器,使用大量的发射极电流也能驱动重负载。但相反,在无信号时,就发生大量电流流动的晶体管和发射极电阻上无用的功率损耗。如图3.15所示,负载如果使用恒流电路(有源电路为负载,故称为有源负载),可以使恒流电路的设定电流满刻度地使用,所以电路的效率很高。
在图3. 18的电路中,组成恒流电路的Tr2的基极电位是由两个电阻13 kC1相2kfl对电源电压进行分压来获得的。所以,基极电位与输入信号无关,而经常固定在一定的电压上(在该电路为2V)。因此,加在Trz发射极电阻(130Q)的电压也常为一定值(当V BE一0.6V,则为1.4V),发射极电流也被固定在一定值(lOmA)。如认为发射极电流一集电极电流,则Tr2的集电极电流与输入信号没有一定关系。所以,由集电极一侧看,则可以认为Tr2为恒流源。
除了恒流电路以外,该电路的设计方法与一般的射极跟随器完全相同。但是在一般的射极跟随器中取出大量电流时,输出波形的一侧被切去,所以,比起必要的负载电流来,必须使得大量的发射极电流流动。在该电路中,因为没有这种情况,所以将发射极电流(一恒流电路的电流设定值)设定在比必要的负载电流稍多一些的值即可。
恒流电路的设计方法是首先确定加在发射极电阻(在图3. 18中为130Q)上的电压,由设定的恒流值(- Tri的发射电流定值)使用欧姆定律继而求出发射极电阻值。
另一方面,Tr2的基极电位决定了基极偏置电路的电阻值,使得加在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为+VBE(一0.6V)。
如果加在Tr2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太大(例如10V),则Tri的发射极可变动的电位范围就变窄(从Tr2的发射极电位到电源电压),最大输出电压就变小;如果加在Tr2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太小(例如0.1V),由温度变化而引起Tr2的VBE变化时,加在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变化量也就变化,电流设定值也就发生很大变化。根据电路的用途这个电压值有所不同,一般为1至数伏(在图3. 18中为1.4V)。
上一篇:高通滤波器电路
上一篇:使用正负电源的推挽型射极跟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