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结论
发布时间:2012/4/28 20:20:56 访问次数:656
从以上的分析过程中开帽前后SSH70N10A样品的反向漏电流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①样品的反向漏电流变大,结电容变化、不稳定,从而导致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变差。
②样品的泄漏率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漏电流变大不是由于样品漏气造成的。
③开帽后,发现管芯上电极完整、镀层光亮,但其S102钝化层有明显缺陷。照片中显示,在芯片的右上角S102钝化层有缺陷,在左边申部芯片缺一块,但左边的缺陷不影响性能,也满足产品规范中对芯片完整性的要求,造成芯片失效漏电流变大的根本原因是Si02钝化层的缺陷,钝化保护不好。这种缺陷在器件筛选测试过程中可能反映不出,但随着器件的加电工作,以及振荡器经过高低温试验、环境试验后,器件的漏电流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使用中出现频率不稳的故障。
④这种Si02钝化层缺陷是由于芯片工艺加工过程中,在钝化层形成后,光刻S102钝化层形成上电极窗口时引入的,不是S102钝化层的固有缺陷,属于个别现象,不属于批次性缺陷。
①样品的反向漏电流变大,结电容变化、不稳定,从而导致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变差。
②样品的泄漏率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漏电流变大不是由于样品漏气造成的。
③开帽后,发现管芯上电极完整、镀层光亮,但其S102钝化层有明显缺陷。照片中显示,在芯片的右上角S102钝化层有缺陷,在左边申部芯片缺一块,但左边的缺陷不影响性能,也满足产品规范中对芯片完整性的要求,造成芯片失效漏电流变大的根本原因是Si02钝化层的缺陷,钝化保护不好。这种缺陷在器件筛选测试过程中可能反映不出,但随着器件的加电工作,以及振荡器经过高低温试验、环境试验后,器件的漏电流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使用中出现频率不稳的故障。
④这种Si02钝化层缺陷是由于芯片工艺加工过程中,在钝化层形成后,光刻S102钝化层形成上电极窗口时引入的,不是S102钝化层的固有缺陷,属于个别现象,不属于批次性缺陷。
从以上的分析过程中开帽前后SSH70N10A样品的反向漏电流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①样品的反向漏电流变大,结电容变化、不稳定,从而导致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变差。
②样品的泄漏率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漏电流变大不是由于样品漏气造成的。
③开帽后,发现管芯上电极完整、镀层光亮,但其S102钝化层有明显缺陷。照片中显示,在芯片的右上角S102钝化层有缺陷,在左边申部芯片缺一块,但左边的缺陷不影响性能,也满足产品规范中对芯片完整性的要求,造成芯片失效漏电流变大的根本原因是Si02钝化层的缺陷,钝化保护不好。这种缺陷在器件筛选测试过程中可能反映不出,但随着器件的加电工作,以及振荡器经过高低温试验、环境试验后,器件的漏电流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使用中出现频率不稳的故障。
④这种Si02钝化层缺陷是由于芯片工艺加工过程中,在钝化层形成后,光刻S102钝化层形成上电极窗口时引入的,不是S102钝化层的固有缺陷,属于个别现象,不属于批次性缺陷。
①样品的反向漏电流变大,结电容变化、不稳定,从而导致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变差。
②样品的泄漏率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漏电流变大不是由于样品漏气造成的。
③开帽后,发现管芯上电极完整、镀层光亮,但其S102钝化层有明显缺陷。照片中显示,在芯片的右上角S102钝化层有缺陷,在左边申部芯片缺一块,但左边的缺陷不影响性能,也满足产品规范中对芯片完整性的要求,造成芯片失效漏电流变大的根本原因是Si02钝化层的缺陷,钝化保护不好。这种缺陷在器件筛选测试过程中可能反映不出,但随着器件的加电工作,以及振荡器经过高低温试验、环境试验后,器件的漏电流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使用中出现频率不稳的故障。
④这种Si02钝化层缺陷是由于芯片工艺加工过程中,在钝化层形成后,光刻S102钝化层形成上电极窗口时引入的,不是S102钝化层的固有缺陷,属于个别现象,不属于批次性缺陷。
上一篇:失效信息分析过程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