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仪器仪表

W131G 发生溢油的飞机应进行彻底检查

发布时间:2020/1/12 17:58:02 访问次数:1133

W131G现大风情况,应停止加油操作,对加油车的要求.

加油车上应标有“严禁烟火”的标志或标志牌,并配有符合要求的灭火瓶。加油车上的电气设各应符合防爆要求。不允许在加油车上放置打火机或火柴。加油车所供燃油的牌号、供油压力和流量应符合该型飞机维修手册的要求。

明火限制进行飞机加油作业的人员不许随身携带打火机或火柴,禁止吸烟;不允许使用主管部门认为禁止使用的照明和明火装置;在距飞机15m范围内不允许进行任何热作业(焊接、切割、锡焊、爆炸铆接或涉及明火、加热以及可产生火花的任何加工作业);必须摆放符合要求的灭火瓶。

 

加油的接地要求,加油之前,使用静电导线将加油车与飞机进行搭地连接,以平衡二者之间的电位差。加油完毕后,应先拆除加油管线,最后拆除搭地线。进行翼上加油时,还应对加油枪进行搭地连接,即将加油枪上带有夹子或插头的搭接导线连接到飞机燃油箱的加油口上,构成通路。

在拆开加油口盖板之前,应先接好搭接线。如果没有插座或夹子无法夹上,应在拆开加油口盖之前,先用加油枪的喷口碰触加油口盖,以平衡加油枪与加油口之间的电位差。加油过程中,应一直保持加油枪的喷口接触加油口的颈部;如果使用漏斗,应使其保持与加油口颈部、加油枪的喷口或供油容器接触,并必须使用金属漏斗。

机载高频/雷达设备的使用限制,在距加油作业场所90m范围之内,不应接通飞机观测雷达设备的高压;不应接通该飞机上的气象雷达设各的气象/地图方式;不应操作该飞机上的HF高频无线电通讯设备。

       

对飞机周围车辆和设备的使用限制,由于添加的燃油重量会使起落架减震柱压缩,因此在进行加油操作前,确保与飞机接触的所有车辆和设备都已移开。加油过程中,与飞机勤务保证工作无关的车辆和设备不允许进人距加油设备或燃油通气口15m范围内的区域。对于执行该飞机勤务保证工作的车辆和设备,其发动机或排气口应与燃油通气口或加油车保持3m以上的距离。由于燃油系统的翼尖通气口周围油汽比较集中,因而在距离通气口3m的范围内不允许停放加油车(该距离是指燃油通气口在其正下方地面上的投影点,与加油车的发动机或尾喷口的直线距离,其他距离数据的计算与此相同)。


对电气设备操作的限制,进行飞机加油作业时,不应进行接通/断开飞机上的电瓶充电开关的操作;不应进行接通/断开地面电源发电机或其他地面电源设各的操作;不应使用可产生火花或电弧的电动工具;不应进行充氧和更换氧气瓶的操作。在距加油设各、加油面板或通气口3m范围之内,不应使用照相闪光灯、移动电话、步话机等通讯设各和启动电瓶车。

飞机放油操作的要求,用外部油泵或加油车进行飞机油箱抽油时,应安排足够的人员来参加操作,防止容量过满、软管松脱和油液溢出等情况的发生。靠重力放出油箱内的燃油时,应避免燃油自由下落,应使燃油箱与接油桶之间有可靠的导静电连接。

溢油的处理,燃油溢出区域超过2m2时,当燃油溢出区域超过2m2时应立即停止加油工作。不允许拖动工作梯等设各,防止因摩擦而产生的火花。在距离溢油区25m的范围内,不允许开启电器设各;不得操作辅助动力装置、电源车、空调等设备(经批准的靠近飞机的防爆电器设备可以保持接通状态,其他电器设备应处于关断状态)。在清除溢出燃油并符合安全要求之前,将机动加油车辆或其他机动设备保持现状。

     

在溢油区域布置带有灭火设备的人员,并处于警戒状态,防止未经批准的人或车辆闯人。其余无关人员应立即避向燃油的上风方向或转移到安全地带。如果溢出的燃油失火并有可能危及飞机的安全,只要条件允许,就应当将飞机撤离溢油区。

对于少量的溢油,可用砂子、泥土或其他矿物吸收剂进行掩盖,然后将其清除。不允许将燃油冲入或排放到排水沟或下水道内。一旦燃油进入了排水沟或下水道,就应尽可能地向排水沟或下水道注人大量的水,最大可能地冲淡所含易燃油液。

溢油面积超过5m2或在任何方向溢出距离超过3m时,此时应立即通知机场消防部门。消防人员未到达现场前,在场的维修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在溢油的边缘喷洒泡沫或干粉灭火剂,并用沙土或其他矿物吸收剂从溢油边缘慢慢倒向溢油中心,直到完全覆盖为止。不要清除吸收剂,等待消防人员的到来。也可以在溢油区域喷洒化油剂覆盖燃油,喷洒量应为溢出燃油的30%,喷洒后等1~2 min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如果溢油区域还有油珠出现,则再进行一次。

如果任何人员被燃油喷中,或衣服被燃油浸湿,应撤离到安全地带,脱下衣服用水冲洗身体。如果个别人员的身体被引燃,应立即用毯子、大衣或其他被服包裹其全身或立即提醒其打滚或迫使其倒地打滚,将火苗扑灭。

发生溢油的飞机应进行彻底检查,是否发生损坏或易燃液体、蒸汽进入机翼或机身的隐蔽区域,如发现问题,要采取纠正措施。

深圳市唯有度科技有限公司http://wydkj.51dzw.com/




W131G现大风情况,应停止加油操作,对加油车的要求.

加油车上应标有“严禁烟火”的标志或标志牌,并配有符合要求的灭火瓶。加油车上的电气设各应符合防爆要求。不允许在加油车上放置打火机或火柴。加油车所供燃油的牌号、供油压力和流量应符合该型飞机维修手册的要求。

明火限制进行飞机加油作业的人员不许随身携带打火机或火柴,禁止吸烟;不允许使用主管部门认为禁止使用的照明和明火装置;在距飞机15m范围内不允许进行任何热作业(焊接、切割、锡焊、爆炸铆接或涉及明火、加热以及可产生火花的任何加工作业);必须摆放符合要求的灭火瓶。

 

加油的接地要求,加油之前,使用静电导线将加油车与飞机进行搭地连接,以平衡二者之间的电位差。加油完毕后,应先拆除加油管线,最后拆除搭地线。进行翼上加油时,还应对加油枪进行搭地连接,即将加油枪上带有夹子或插头的搭接导线连接到飞机燃油箱的加油口上,构成通路。

在拆开加油口盖板之前,应先接好搭接线。如果没有插座或夹子无法夹上,应在拆开加油口盖之前,先用加油枪的喷口碰触加油口盖,以平衡加油枪与加油口之间的电位差。加油过程中,应一直保持加油枪的喷口接触加油口的颈部;如果使用漏斗,应使其保持与加油口颈部、加油枪的喷口或供油容器接触,并必须使用金属漏斗。

机载高频/雷达设备的使用限制,在距加油作业场所90m范围之内,不应接通飞机观测雷达设备的高压;不应接通该飞机上的气象雷达设各的气象/地图方式;不应操作该飞机上的HF高频无线电通讯设备。

       

对飞机周围车辆和设备的使用限制,由于添加的燃油重量会使起落架减震柱压缩,因此在进行加油操作前,确保与飞机接触的所有车辆和设备都已移开。加油过程中,与飞机勤务保证工作无关的车辆和设备不允许进人距加油设备或燃油通气口15m范围内的区域。对于执行该飞机勤务保证工作的车辆和设备,其发动机或排气口应与燃油通气口或加油车保持3m以上的距离。由于燃油系统的翼尖通气口周围油汽比较集中,因而在距离通气口3m的范围内不允许停放加油车(该距离是指燃油通气口在其正下方地面上的投影点,与加油车的发动机或尾喷口的直线距离,其他距离数据的计算与此相同)。


对电气设备操作的限制,进行飞机加油作业时,不应进行接通/断开飞机上的电瓶充电开关的操作;不应进行接通/断开地面电源发电机或其他地面电源设各的操作;不应使用可产生火花或电弧的电动工具;不应进行充氧和更换氧气瓶的操作。在距加油设各、加油面板或通气口3m范围之内,不应使用照相闪光灯、移动电话、步话机等通讯设各和启动电瓶车。

飞机放油操作的要求,用外部油泵或加油车进行飞机油箱抽油时,应安排足够的人员来参加操作,防止容量过满、软管松脱和油液溢出等情况的发生。靠重力放出油箱内的燃油时,应避免燃油自由下落,应使燃油箱与接油桶之间有可靠的导静电连接。

溢油的处理,燃油溢出区域超过2m2时,当燃油溢出区域超过2m2时应立即停止加油工作。不允许拖动工作梯等设各,防止因摩擦而产生的火花。在距离溢油区25m的范围内,不允许开启电器设各;不得操作辅助动力装置、电源车、空调等设备(经批准的靠近飞机的防爆电器设备可以保持接通状态,其他电器设备应处于关断状态)。在清除溢出燃油并符合安全要求之前,将机动加油车辆或其他机动设备保持现状。

     

在溢油区域布置带有灭火设备的人员,并处于警戒状态,防止未经批准的人或车辆闯人。其余无关人员应立即避向燃油的上风方向或转移到安全地带。如果溢出的燃油失火并有可能危及飞机的安全,只要条件允许,就应当将飞机撤离溢油区。

对于少量的溢油,可用砂子、泥土或其他矿物吸收剂进行掩盖,然后将其清除。不允许将燃油冲入或排放到排水沟或下水道内。一旦燃油进入了排水沟或下水道,就应尽可能地向排水沟或下水道注人大量的水,最大可能地冲淡所含易燃油液。

溢油面积超过5m2或在任何方向溢出距离超过3m时,此时应立即通知机场消防部门。消防人员未到达现场前,在场的维修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在溢油的边缘喷洒泡沫或干粉灭火剂,并用沙土或其他矿物吸收剂从溢油边缘慢慢倒向溢油中心,直到完全覆盖为止。不要清除吸收剂,等待消防人员的到来。也可以在溢油区域喷洒化油剂覆盖燃油,喷洒量应为溢出燃油的30%,喷洒后等1~2 min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如果溢油区域还有油珠出现,则再进行一次。

如果任何人员被燃油喷中,或衣服被燃油浸湿,应撤离到安全地带,脱下衣服用水冲洗身体。如果个别人员的身体被引燃,应立即用毯子、大衣或其他被服包裹其全身或立即提醒其打滚或迫使其倒地打滚,将火苗扑灭。

发生溢油的飞机应进行彻底检查,是否发生损坏或易燃液体、蒸汽进入机翼或机身的隐蔽区域,如发现问题,要采取纠正措施。

深圳市唯有度科技有限公司http://wydkj.51dzw.com/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驱动板的原理分析
    先来看看原理图。图8所示为底板及其驱动示意图,FM08...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