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辐射超标呢
发布时间:2017/6/17 19:53:03 访问次数:904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即使考虑到辐射发射测试时实验室地面反射电磁波的叠加效应,E10QC04这种环路引起的辐射也没有超过该产品相关标准所规定的限值(3m处为硐dBuW/m)。可见,这种长为2cm,间距为2mm的连接器直接传输z~s MHz的矩形波信号虽然是个EMC设计缺陷,但是它造成的辐射发射并没有超标。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辐射超标呢,与这个环路有关吗?其实除了以上环路引起的差模辐射之外,还有另一种辐射发射更值得关注,那就是共模辐射,如图3.66所示是这种共模辐射产生的原理图。
图3.66中Δσ是PCB1中GND和PC匝中GND之间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是由连接器上z~s MHz矩形波高速信号回流造成的。它的值可以用Δσ=2πF〃来计算,其中F是电流信号的频率,本案例中具体为犭MHz矩形波的5次谐波频率和7次谐波频率,分别为Fs=125M比和马=170MHz;凡是2cm长连接器每个针的寄生电感,约为⒛nH(估算值为10nlL/cm);JMHz矩形波的5次谐波电流和7次谐波电流,分别为厶=2.犭lllA和马〓1.6mA;这样,在125MHz和170MHz频率下,PCB1和PCB2GND之间的电位差ΔIfs和Δ%分别为:
通过PCB1,PCB2中的GND、电缆、电缆对参考地之间的特性阻抗zcaⅢc(由电缆的寄生电感和电感对参考地之间的寄生电容形成)和PCB1叶1GND平面与参考接地板之间的寄生电容CP形成了一个共模电流路径,该路径中的共模电流流过了电缆,电缆较长时,具有天线的特性(电缆长度与信号波长可以比拟)。其中CP的大小取决于PCB1中GND平面的大小和PCB1到参考接地板之间的距离,本案例中PCB1的GND平面尺寸约为10cm×8cm,PCB1到参考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民用产品辐射发射测试标准中规定的距离约为0.8m,这样可以估算出CP约为3pF。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即使考虑到辐射发射测试时实验室地面反射电磁波的叠加效应,E10QC04这种环路引起的辐射也没有超过该产品相关标准所规定的限值(3m处为硐dBuW/m)。可见,这种长为2cm,间距为2mm的连接器直接传输z~s MHz的矩形波信号虽然是个EMC设计缺陷,但是它造成的辐射发射并没有超标。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辐射超标呢,与这个环路有关吗?其实除了以上环路引起的差模辐射之外,还有另一种辐射发射更值得关注,那就是共模辐射,如图3.66所示是这种共模辐射产生的原理图。
图3.66中Δσ是PCB1中GND和PC匝中GND之间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是由连接器上z~s MHz矩形波高速信号回流造成的。它的值可以用Δσ=2πF〃来计算,其中F是电流信号的频率,本案例中具体为犭MHz矩形波的5次谐波频率和7次谐波频率,分别为Fs=125M比和马=170MHz;凡是2cm长连接器每个针的寄生电感,约为⒛nH(估算值为10nlL/cm);JMHz矩形波的5次谐波电流和7次谐波电流,分别为厶=2.犭lllA和马〓1.6mA;这样,在125MHz和170MHz频率下,PCB1和PCB2GND之间的电位差ΔIfs和Δ%分别为:
通过PCB1,PCB2中的GND、电缆、电缆对参考地之间的特性阻抗zcaⅢc(由电缆的寄生电感和电感对参考地之间的寄生电容形成)和PCB1叶1GND平面与参考接地板之间的寄生电容CP形成了一个共模电流路径,该路径中的共模电流流过了电缆,电缆较长时,具有天线的特性(电缆长度与信号波长可以比拟)。其中CP的大小取决于PCB1中GND平面的大小和PCB1到参考接地板之间的距离,本案例中PCB1的GND平面尺寸约为10cm×8cm,PCB1到参考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民用产品辐射发射测试标准中规定的距离约为0.8m,这样可以估算出CP约为3pF。
上一篇:该产品构架
上一篇:解决该产品辐射发射的问题
热门点击
- 菲克(Fick)第一扩散定律
- 界面陷阱电荷
- 氮化硅无论是晶格常数还是热膨胀系数与硅的失配
- 离子注入与热扩散比较及掺杂新技术
- 磷扩散
- 离子注人降低MOS管阈值电压
- PTC是一种限流保护器件
- 二氧化硅薄膜的结构缺陷主要是氧化层错
- 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 扩散和离子注入掺磷多晶硅的电阻率曲线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