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产生原理
发布时间:2017/6/17 19:42:40 访问次数:562
由此可以发现一个很重要的EMC设计问题,即主机和扩展模块之间互连电缆采用图3.53所示的扁平电缆。 E10DS2从图3.弘是辐射发射产生原理图,图3.55是E「F/B抗扰度测试问题原理图。从图3。~sZI中可以看到,辐射发射问题是由于PCB1中的工作地与PCB2中的工作地互连线阻抗Zgnd较大,长度约为10cm。长度为10cm左右的普通电缆,其寄生电感约为150nH(假设导线直径为0。b~s mm,在177MHz的频率下,它的阻抗约为100Ω;在30MHz的频率下,它的阻抗约为15Ω),在高频时,该寄生电感是该连接线缆阻抗的主导因素。因此当互连信号的回流流过此地信号电缆时,将产生Δσ=|ZjdJ/dr|的压降,这是一个典型的电流驱动模式的共模辐射发射。
由此可以发现一个很重要的EMC设计问题,即主机和扩展模块之间互连电缆采用图3.53所示的扁平电缆。 E10DS2从图3.弘是辐射发射产生原理图,图3.55是E「F/B抗扰度测试问题原理图。从图3。~sZI中可以看到,辐射发射问题是由于PCB1中的工作地与PCB2中的工作地互连线阻抗Zgnd较大,长度约为10cm。长度为10cm左右的普通电缆,其寄生电感约为150nH(假设导线直径为0。b~s mm,在177MHz的频率下,它的阻抗约为100Ω;在30MHz的频率下,它的阻抗约为15Ω),在高频时,该寄生电感是该连接线缆阻抗的主导因素。因此当互连信号的回流流过此地信号电缆时,将产生Δσ=|ZjdJ/dr|的压降,这是一个典型的电流驱动模式的共模辐射发射。
热门点击
- 菲克(Fick)第一扩散定律
- 界面陷阱电荷
- 氮化硅无论是晶格常数还是热膨胀系数与硅的失配
- 离子注入与热扩散比较及掺杂新技术
- 磷扩散
- 离子注人降低MOS管阈值电压
- PTC是一种限流保护器件
- 二氧化硅薄膜的结构缺陷主要是氧化层错
- 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 扩散和离子注入掺磷多晶硅的电阻率曲线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