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仪器仪表

CMOS门电路

发布时间:2013/10/17 20:51:32 访问次数:2763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DM9000AEP果用双极型三极管组成的TTL集成电路一直是数字集成电路的主流产品。然而TTL电路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点,这就是它的功耗比较大。由于这个原因,用TTL电路只能制作成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无法制成大规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MOS集成电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它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功耗极低,而且随着CMOS制作工艺的不断进步,无论是在工作速度还是在驱动能力方面,CMOS电路都不比TTL电路逊色。因此,CMOS电路便逐渐取代TTL电路而成为当前数字集成电路的主流产品。由于两种电路的逻辑功能基本相同,而特性、参数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掌握TTL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知识非常必要,同时对CMOS电路的性能也应有相应的了解。
    MOS电路常常是由PMOS管(P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NMOS管(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组成互补型电路。称MOS电路中的PMOS管和NMOS管为互补MOS管,互补型MOS集成电路,简称CMOS电路。CMOS电路的工作速度可与TTL相比较,而它的功耗和抗干扰能力则远优于TTL。此外,几乎所有的超大规模存储器件,以及PLD器件都采用CMOS工艺制造。
    1.CMOS非门电路
    CMOS非门电路(又称CMOS反相器)如图6.4.1所示。驱动管VT2采用增强型NMOS管,负载管VTi采用增强型PMOS管,它们制作在同一块硅片上。两管的栅极相连引出输入端A,两管漏极相连引出输出端I。。它们的衬底均与各自的源极连接,电路为互补对称结构。
    当输入端A为1(约为VDD)时,驱动管VT2的栅源电压大于开启电压VT,故VT2处于导通状态;而负载管VTi栅源电压小于其开启开压1VTI,处于截止状态,故输出端L为0。
    当输入端A为0(约为零状)时,VT2管截止,VTi管导通,这时输出端L为1。
    由上述可知,电路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低电平;输入低电平时,输出高电平。所以,电路实现了非的逻辑功能。

            
    2.CMOS与非门
    CMOS与非门电路如图6.4.2所示。驱动管VTi和VT2为增强型NMOS管,丙者串联,负载管VT3和VT4为增强型PMOS管,两者并联。负载管整体与驱动管串联,而输入端A、B分别同时各控制一个PMOS管和一个NMOS管的栅极。L端为输出端。
    当A、B两个输入端全为1时,驱动管VTi和VT2都导通,而两个负载管VT3和VT4都处于截止状态,故输出端L为0。当A、B两个输入端有一个或全为0时,则串联的驱动管必有一个或两个截止,而负载管必有一个或两个导通,因此,输出端L为1。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电路具有“输入全1输出O,输入有0输出1”的逻辑关系,实现了与非的逻辑功能。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DM9000AEP果用双极型三极管组成的TTL集成电路一直是数字集成电路的主流产品。然而TTL电路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点,这就是它的功耗比较大。由于这个原因,用TTL电路只能制作成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无法制成大规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MOS集成电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它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功耗极低,而且随着CMOS制作工艺的不断进步,无论是在工作速度还是在驱动能力方面,CMOS电路都不比TTL电路逊色。因此,CMOS电路便逐渐取代TTL电路而成为当前数字集成电路的主流产品。由于两种电路的逻辑功能基本相同,而特性、参数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掌握TTL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知识非常必要,同时对CMOS电路的性能也应有相应的了解。
    MOS电路常常是由PMOS管(P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NMOS管(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组成互补型电路。称MOS电路中的PMOS管和NMOS管为互补MOS管,互补型MOS集成电路,简称CMOS电路。CMOS电路的工作速度可与TTL相比较,而它的功耗和抗干扰能力则远优于TTL。此外,几乎所有的超大规模存储器件,以及PLD器件都采用CMOS工艺制造。
    1.CMOS非门电路
    CMOS非门电路(又称CMOS反相器)如图6.4.1所示。驱动管VT2采用增强型NMOS管,负载管VTi采用增强型PMOS管,它们制作在同一块硅片上。两管的栅极相连引出输入端A,两管漏极相连引出输出端I。。它们的衬底均与各自的源极连接,电路为互补对称结构。
    当输入端A为1(约为VDD)时,驱动管VT2的栅源电压大于开启电压VT,故VT2处于导通状态;而负载管VTi栅源电压小于其开启开压1VTI,处于截止状态,故输出端L为0。
    当输入端A为0(约为零状)时,VT2管截止,VTi管导通,这时输出端L为1。
    由上述可知,电路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低电平;输入低电平时,输出高电平。所以,电路实现了非的逻辑功能。

            
    2.CMOS与非门
    CMOS与非门电路如图6.4.2所示。驱动管VTi和VT2为增强型NMOS管,丙者串联,负载管VT3和VT4为增强型PMOS管,两者并联。负载管整体与驱动管串联,而输入端A、B分别同时各控制一个PMOS管和一个NMOS管的栅极。L端为输出端。
    当A、B两个输入端全为1时,驱动管VTi和VT2都导通,而两个负载管VT3和VT4都处于截止状态,故输出端L为0。当A、B两个输入端有一个或全为0时,则串联的驱动管必有一个或两个截止,而负载管必有一个或两个导通,因此,输出端L为1。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电路具有“输入全1输出O,输入有0输出1”的逻辑关系,实现了与非的逻辑功能。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驱动板的原理分析
    先来看看原理图。图8所示为底板及其驱动示意图,FM08...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