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
发布时间:2013/5/25 15:12:29 访问次数:5356
图6-59所示为锯齿波同E2E-X5ME2-Z步触发电路,该触发电路分为三个基本环节:脉冲形成与放大、锯齿波形成与脉冲穆相以及同步电压环节。此外,形成环节,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脉冲形成与放大环节
同步触发电路及其波形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中还有强触发和双窄脉冲
脉冲形成环节由晶体管VT4、VT5组成(将晶体管VT5的发射极直接接-15V,暂不考虑VT6),晶体管VT7和VT8组成脉冲功率放大环节。控制电压甜和负偏移电压分别经过电阻R6、并联接入VT4基极。在分析该环节时,暂不考虑锯齿波电压甜。3和负偏移电压对电路的影响即设。
当控制电压t=0时,VT4截止,+15V电源通过电阻R供给VT5 -个足够大的基极电流,使VT5饱和导通,VT5的集电极电压接近-15V(忽略VT5、VT6的饱和压降),所以VT7、VT8截止,无脉冲输出同时,+15V电源经岛和饱和导通晶体管VT5及-15V电源对电容C3进行充电,充电结束后,电容两端电压为30V,其左端为+15V,右端为-15V。
调节控制电压Uct,当Uct≥0.7V时,VT4由截止变为饱和导通,其集电极A端电压UA由+15V迅速下降至1V左右(二极管VD4匝降及VT4饱和压降之和),由于电容C3上的电压不能突变,C3右端的电压也由开始的-15V下降至约-30V,VT5的基.射结由于受到反偏而立即截止,其集电极电压由开始的-15V左右迅速上升,当s>2.1V(VD6、VT7、VT8三个PN结正向压降之和)时,VT7、VT8导通,脉冲变压器TR -次侧流过电流,其二次侧有触发脉冲输出。同时,电容C3通过VD4、VT4、接地点及皿1放电,即+15V电源经该回路给电容C3反向充电使VT5的基极电压Ub5由-30V开始逐渐上升,当Ub5 >-15V时,VT5又重新导通,又变为-15V,使VT7、VT8截止,输出脉冲结束。由此可见,VT4导通的瞬间决定了脉冲发出的时刻,到VT5截止的时间即是脉冲的宽度,而VT5截止时间的长短是由C3反向充电时间常数Rii C3决定的。
图6-59所示为锯齿波同E2E-X5ME2-Z步触发电路,该触发电路分为三个基本环节:脉冲形成与放大、锯齿波形成与脉冲穆相以及同步电压环节。此外,形成环节,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脉冲形成与放大环节
同步触发电路及其波形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中还有强触发和双窄脉冲
脉冲形成环节由晶体管VT4、VT5组成(将晶体管VT5的发射极直接接-15V,暂不考虑VT6),晶体管VT7和VT8组成脉冲功率放大环节。控制电压甜和负偏移电压分别经过电阻R6、并联接入VT4基极。在分析该环节时,暂不考虑锯齿波电压甜。3和负偏移电压对电路的影响即设。
当控制电压t=0时,VT4截止,+15V电源通过电阻R供给VT5 -个足够大的基极电流,使VT5饱和导通,VT5的集电极电压接近-15V(忽略VT5、VT6的饱和压降),所以VT7、VT8截止,无脉冲输出同时,+15V电源经岛和饱和导通晶体管VT5及-15V电源对电容C3进行充电,充电结束后,电容两端电压为30V,其左端为+15V,右端为-15V。
调节控制电压Uct,当Uct≥0.7V时,VT4由截止变为饱和导通,其集电极A端电压UA由+15V迅速下降至1V左右(二极管VD4匝降及VT4饱和压降之和),由于电容C3上的电压不能突变,C3右端的电压也由开始的-15V下降至约-30V,VT5的基.射结由于受到反偏而立即截止,其集电极电压由开始的-15V左右迅速上升,当s>2.1V(VD6、VT7、VT8三个PN结正向压降之和)时,VT7、VT8导通,脉冲变压器TR -次侧流过电流,其二次侧有触发脉冲输出。同时,电容C3通过VD4、VT4、接地点及皿1放电,即+15V电源经该回路给电容C3反向充电使VT5的基极电压Ub5由-30V开始逐渐上升,当Ub5 >-15V时,VT5又重新导通,又变为-15V,使VT7、VT8截止,输出脉冲结束。由此可见,VT4导通的瞬间决定了脉冲发出的时刻,到VT5截止的时间即是脉冲的宽度,而VT5截止时间的长短是由C3反向充电时间常数Rii C3决定的。
上一篇:单结晶体管同步触发电路
上一篇:同步电压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