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结晶体管同步触发电路
发布时间:2013/5/25 15:08:16 访问次数:4995
要想使充电电路对晶闸管整E2E-X5ME1-Z流电路的输出进行有效而准确的控制,则要求触发电路送出的触发脉冲必须与晶闸管阳极电压同步,例如在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中,应保证晶闸管在每个周期承受正向阳极电压的半周内以控制角仅相同的脉冲触发晶闸管。
图6-58 (a)所示为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图6-58 (b)、(c)给出了电路中各点的波形。同步变压器T、整流桥以及稳压管VZ组成同步电路,同步变压器与主回路接在同一个电源上,从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获得与主回路同频率、同相序的交流电压,比交流电压经过桥式不控整流(电压波形UA)与稳压管削波(电压波形UB)后得到梯形波电压,此梯形波既是同步信号又是触发电路的电源,每当梯形波电压过零时,即材,=Ubb=0时,单结晶体管的内部A点电压UA=O(参见图6-56),e与第一基极bl之间导通,电容C上的电荷很快经e、bl和风放掉,使电容每次都能从零开始充电,这样就保证了每次触发电路送出的第一个脉冲与电源过零点的时刻(即0c)一致,从而获得了同步。
如果要进行移相控制,即控制整流输出电压Ud的大小,调节电阻尺。即可。当R。增大时,电容C上的电压上升到峰点电压的时间延长,则第一个脉冲出现的时刻后移,即控制角仅增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Ud减小。相反,当Re减小时,则控制角6c减小,输出电压Ud增大。为了简化电路,单结晶体管输出的脉冲要同时触发晶闸管VT1、VT2,因为只有阳极电压为正的晶闸管才能被触发导通,所以能保证半控桥式整流的两个晶闸管轮流导通。为了扩大移相范围,要求同步电压梯形波“。的两腰边要接近垂直,这里可采用提高同步变压器二次电压U2的方法,电压U2通常要大于60V。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使用元器件少、体积小、脉冲前沿陡、峰值大;缺点是只能产生窄脉冲,对于大电感负载,由于晶闸管在触发导通时阳极电流上升较慢,在阳极电流还没有上升到擎住电流五时,脉冲就已经消失,使晶闸管在触发导通后又重新关断,所以,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多用于50A以下的晶闸管装置及非大电感负载的电路中。
要想使充电电路对晶闸管整E2E-X5ME1-Z流电路的输出进行有效而准确的控制,则要求触发电路送出的触发脉冲必须与晶闸管阳极电压同步,例如在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中,应保证晶闸管在每个周期承受正向阳极电压的半周内以控制角仅相同的脉冲触发晶闸管。
图6-58 (a)所示为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图6-58 (b)、(c)给出了电路中各点的波形。同步变压器T、整流桥以及稳压管VZ组成同步电路,同步变压器与主回路接在同一个电源上,从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获得与主回路同频率、同相序的交流电压,比交流电压经过桥式不控整流(电压波形UA)与稳压管削波(电压波形UB)后得到梯形波电压,此梯形波既是同步信号又是触发电路的电源,每当梯形波电压过零时,即材,=Ubb=0时,单结晶体管的内部A点电压UA=O(参见图6-56),e与第一基极bl之间导通,电容C上的电荷很快经e、bl和风放掉,使电容每次都能从零开始充电,这样就保证了每次触发电路送出的第一个脉冲与电源过零点的时刻(即0c)一致,从而获得了同步。
如果要进行移相控制,即控制整流输出电压Ud的大小,调节电阻尺。即可。当R。增大时,电容C上的电压上升到峰点电压的时间延长,则第一个脉冲出现的时刻后移,即控制角仅增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Ud减小。相反,当Re减小时,则控制角6c减小,输出电压Ud增大。为了简化电路,单结晶体管输出的脉冲要同时触发晶闸管VT1、VT2,因为只有阳极电压为正的晶闸管才能被触发导通,所以能保证半控桥式整流的两个晶闸管轮流导通。为了扩大移相范围,要求同步电压梯形波“。的两腰边要接近垂直,这里可采用提高同步变压器二次电压U2的方法,电压U2通常要大于60V。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使用元器件少、体积小、脉冲前沿陡、峰值大;缺点是只能产生窄脉冲,对于大电感负载,由于晶闸管在触发导通时阳极电流上升较慢,在阳极电流还没有上升到擎住电流五时,脉冲就已经消失,使晶闸管在触发导通后又重新关断,所以,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多用于50A以下的晶闸管装置及非大电感负载的电路中。
上一篇:单结晶体管自激振荡电路
上一篇: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