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存 储 器

消振电路分析

发布时间:2012/11/2 20:04:35 访问次数:1186

    在两级放大器之间接入了电阻R5和ECJ0EB1C124K电容C4,这两个元件构成滞后消振电路。关于这一消振电路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
    (1)从移相角度理解。从VT1集电极输出的信号经过C3耦合,加到滞后消振电路R5和C4上,R5和C4构成典型的RC滞后移相电路,信号经过R5和C4后,相位得到滞后移相(增加了附加的滞后移相),也就是加到VT2基极的信号相位比VT1集电极输出的信号相位滞后,这样破坏了高频自激信号的相位条件,达到消除高频自激的目的。
    (2)从信号幅度角度理解。这一电路能够电子工程师必备——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消除自激的原理还可以从自激振荡信号的幅度条件这个角度来理解:R5和C4构成对高频自激信号的分压电路,由于产生自激的信号频率比较高,电容C4对产生自激的高频信号容抗很小,这样由R5、C4构成的分压电路对该频率信号的分压衰减量很大,使加到VT2基极的信号幅度很小,达到消除高频自激的目的。在电路分析的理解中,对信号幅度变化的理解易于对信号相位变化的理解。
    (3)电路变形情况。在滞后式消振电路中,如果前级放大器(即VT1构成的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很大,可以将消振电路中的电阻R5省去,只设消振电容C4,即电路中不出现消振电阻R5,如图1-110所示。这时的电路分析容易出现错误,要了解滞后式消振电路存在这样的变异电路,这是电路分析中的难点之一。

                   

    (4)单级放大器中的消振电路形式。滞后式消振电路还有一种电路形式,即在三极管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加一只几百皮法的高频负反小电容,如图1-111所示。从消振的角度来讲,接入高频负反馈小电容后由于其对高频信号存在强烈的负反馈作用,放大器的高频增益小于

    在两级放大器之间接入了电阻R5和ECJ0EB1C124K电容C4,这两个元件构成滞后消振电路。关于这一消振电路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
    (1)从移相角度理解。从VT1集电极输出的信号经过C3耦合,加到滞后消振电路R5和C4上,R5和C4构成典型的RC滞后移相电路,信号经过R5和C4后,相位得到滞后移相(增加了附加的滞后移相),也就是加到VT2基极的信号相位比VT1集电极输出的信号相位滞后,这样破坏了高频自激信号的相位条件,达到消除高频自激的目的。
    (2)从信号幅度角度理解。这一电路能够电子工程师必备——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消除自激的原理还可以从自激振荡信号的幅度条件这个角度来理解:R5和C4构成对高频自激信号的分压电路,由于产生自激的信号频率比较高,电容C4对产生自激的高频信号容抗很小,这样由R5、C4构成的分压电路对该频率信号的分压衰减量很大,使加到VT2基极的信号幅度很小,达到消除高频自激的目的。在电路分析的理解中,对信号幅度变化的理解易于对信号相位变化的理解。
    (3)电路变形情况。在滞后式消振电路中,如果前级放大器(即VT1构成的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很大,可以将消振电路中的电阻R5省去,只设消振电容C4,即电路中不出现消振电阻R5,如图1-110所示。这时的电路分析容易出现错误,要了解滞后式消振电路存在这样的变异电路,这是电路分析中的难点之一。

                   

    (4)单级放大器中的消振电路形式。滞后式消振电路还有一种电路形式,即在三极管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加一只几百皮法的高频负反小电容,如图1-111所示。从消振的角度来讲,接入高频负反馈小电容后由于其对高频信号存在强烈的负反馈作用,放大器的高频增益小于

上一篇:信号传输过程

上一篇:消振电路分析

相关技术资料
11-2消振电路分析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循线机器人是机器人入门和
    循线机器人是机器人入门和比赛最常用的控制方式,E48S...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