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类元件的安装
发布时间:2012/10/22 20:36:25 访问次数:793
设备中的导线、电缆不LEE-39得用硬线,不能使用有钳伤和有裂纹导线。在两端具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电缆或导线均应留有足够的宽松度,但也不能过于松。若过松,在振动时易引起导线摆动造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参数变化,引起变频电路性能下降或导线短路,如图4-26所示。通过金属孔或靠近金属零件处应另外套上绝缘套管。通常尽量将几根导线编扎在一起,并用线夹分段固定,以提高其固有频率,降低振动的惯性力,提高抗冲击、抗振动能力。但单线连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这时使用多股导线比单股硬导线好,跳线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若过紧,在振动时由于没有缓冲而易造成脱焊或拉断。
为提高离散电气元件的安装刚性,尽量缩短引线的长度,注意贴面的焊接,并用环氧树脂胶或聚氨酯胶点封在安装板上。
为避免电阻和电容谐振,在安装时一般采取用剪短引线来提高其固有频率的方法使之远离干扰频谱。
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如陶瓷等较脆元件时,应有减振装置,与金属件连接时,要垫上橡皮、塑胶、毛毡等减振衬垫材料。
元器件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以免振动时发生短路或互相摩擦致损。
可调元件如电位器等应有紧固措施,即所有词谐元件应有固定制动装置,使调谐元器件在振动和冲击时不会自行移动。
继电器类元件的安装,应使触点的动作方向尽量避开支承结构共振方向,如图4-27所示。如有必要,可安装两个互相垂直的继电器并联使用,以防止纵向、横向振动失效,即采用冗余设计。
质量较大,有一定悬臂的器件应加机械固定或用胶灌封,以免其局部共振引起电气焊点受力较大而断裂拉开。
对于插接式的元器件,其插入轴方向不应与振动冲击方向一致,同时,应加设盖帽或管罩压紧,防止振动与冲击过程中的松动。
陶瓷元件及其他较脆弱的元件和金属件连接时,它们之间最好垫上橡皮、塑胶、纤维及毛毡等衬垫。
设备中的导线、电缆不LEE-39得用硬线,不能使用有钳伤和有裂纹导线。在两端具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电缆或导线均应留有足够的宽松度,但也不能过于松。若过松,在振动时易引起导线摆动造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参数变化,引起变频电路性能下降或导线短路,如图4-26所示。通过金属孔或靠近金属零件处应另外套上绝缘套管。通常尽量将几根导线编扎在一起,并用线夹分段固定,以提高其固有频率,降低振动的惯性力,提高抗冲击、抗振动能力。但单线连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这时使用多股导线比单股硬导线好,跳线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若过紧,在振动时由于没有缓冲而易造成脱焊或拉断。
为提高离散电气元件的安装刚性,尽量缩短引线的长度,注意贴面的焊接,并用环氧树脂胶或聚氨酯胶点封在安装板上。
为避免电阻和电容谐振,在安装时一般采取用剪短引线来提高其固有频率的方法使之远离干扰频谱。
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如陶瓷等较脆元件时,应有减振装置,与金属件连接时,要垫上橡皮、塑胶、毛毡等减振衬垫材料。
元器件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以免振动时发生短路或互相摩擦致损。
可调元件如电位器等应有紧固措施,即所有词谐元件应有固定制动装置,使调谐元器件在振动和冲击时不会自行移动。
继电器类元件的安装,应使触点的动作方向尽量避开支承结构共振方向,如图4-27所示。如有必要,可安装两个互相垂直的继电器并联使用,以防止纵向、横向振动失效,即采用冗余设计。
质量较大,有一定悬臂的器件应加机械固定或用胶灌封,以免其局部共振引起电气焊点受力较大而断裂拉开。
对于插接式的元器件,其插入轴方向不应与振动冲击方向一致,同时,应加设盖帽或管罩压紧,防止振动与冲击过程中的松动。
陶瓷元件及其他较脆弱的元件和金属件连接时,它们之间最好垫上橡皮、塑胶、纤维及毛毡等衬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