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发布时间:2012/10/17 19:54:31 访问次数:685
设备工作温度由自然的PFL4517-681ME大气环境温度与工作时设备自身发热引起的附加温升组成。
(1)高温极值。
①GJB 1060.2-1991中第5.2.1条给出了海面环境高温的最高纪录为5 1℃。
②GJB 1060.2-1991中第5.2.2.a规定,在中午12时,太阳辐射为1 103W/m2,相应的温升为17℃。因此,露天设备可能承受的高温极值为51+17=68℃,为此,在“设计要求”中提出,设备正常工作高温极值为65℃,不损坏的高温极限为70℃。
③鉴于①条所规定的51℃,机舱内和设备内热耗产生的温升,以及GJB 1060.2-1991中5.4.3.1条的规定,确定机舱内和一般舱室内设备正常工作高温极值分别为55℃和50℃。
④考虑到设备冷却系统产生故障等原因,机舱内和一般舱室内电子设备的不损坏极限高温取70℃。
(2)低温极值。设备低温的极值依据GJB 1060.2-1991中6.4.2条的有关规定进行裁剪。
①正常工作低温极值,按GJB 1060.2-1991中4.6.2.1条裁剪为:露天设备为-30℃,一般舱室为-10℃,机舱为0℃。有单位提供的数据认为:在渤海曾测得驾驶舱外的低温为-37℃。因此,提出了“当露天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已低于-30℃时.应采取加温措施”的条款。所以,不以-37℃作为极限低温要求。
②设备不损坏低温极值按GJB 1060.2-1991第4.6.2.2条裁剪为:露天设备为-55℃,一般舱室为-40℃,机舱内的电子设备不应受低温极值影响而损坏。
3)霉菌
霉菌会引起电子设备材料的生物腐蚀,从而引起电子设备的失效或性能下降。世界范围内有危害的主要菌种种类如表1-1所示。
参照GJB 150.10A-2009的规定,提出了国家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能提供的菌种有两组,有菌种编号的10种菌种如表1-2所示。根据国情,在标准裁剪时,近海舰船、货船应选用表1-2中第2组的菌种,但远洋舰船、货船电子设备防霉菌设计则应选用表1-2中第1组的菌种,并应考虑增加表1-1中所列的菌种。
设备工作温度由自然的PFL4517-681ME大气环境温度与工作时设备自身发热引起的附加温升组成。
(1)高温极值。
①GJB 1060.2-1991中第5.2.1条给出了海面环境高温的最高纪录为5 1℃。
②GJB 1060.2-1991中第5.2.2.a规定,在中午12时,太阳辐射为1 103W/m2,相应的温升为17℃。因此,露天设备可能承受的高温极值为51+17=68℃,为此,在“设计要求”中提出,设备正常工作高温极值为65℃,不损坏的高温极限为70℃。
③鉴于①条所规定的51℃,机舱内和设备内热耗产生的温升,以及GJB 1060.2-1991中5.4.3.1条的规定,确定机舱内和一般舱室内设备正常工作高温极值分别为55℃和50℃。
④考虑到设备冷却系统产生故障等原因,机舱内和一般舱室内电子设备的不损坏极限高温取70℃。
(2)低温极值。设备低温的极值依据GJB 1060.2-1991中6.4.2条的有关规定进行裁剪。
①正常工作低温极值,按GJB 1060.2-1991中4.6.2.1条裁剪为:露天设备为-30℃,一般舱室为-10℃,机舱为0℃。有单位提供的数据认为:在渤海曾测得驾驶舱外的低温为-37℃。因此,提出了“当露天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已低于-30℃时.应采取加温措施”的条款。所以,不以-37℃作为极限低温要求。
②设备不损坏低温极值按GJB 1060.2-1991第4.6.2.2条裁剪为:露天设备为-55℃,一般舱室为-40℃,机舱内的电子设备不应受低温极值影响而损坏。
3)霉菌
霉菌会引起电子设备材料的生物腐蚀,从而引起电子设备的失效或性能下降。世界范围内有危害的主要菌种种类如表1-1所示。
参照GJB 150.10A-2009的规定,提出了国家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能提供的菌种有两组,有菌种编号的10种菌种如表1-2所示。根据国情,在标准裁剪时,近海舰船、货船应选用表1-2中第2组的菌种,但远洋舰船、货船电子设备防霉菌设计则应选用表1-2中第1组的菌种,并应考虑增加表1-1中所列的菌种。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