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仪器仪表

环境的控制要求

发布时间:2012/5/2 19:35:58 访问次数:1038

    1.净化车间设置要求
    按照产品设计、工艺文件的要求,产品从零CS5463-ISZ件组装到完成继电器封装(包括继电器零部件的组装、铆装、点焊、继电器的校正、清洗、焙烘、封边、充氮气、封工艺孔等)涉及继电器内部结构生产的过程均应在净化环境中进行。经检漏合格继电器
以后的工序可在非超净环境下进行。
    净化车间的环境控制要求为:温度18~26℃,湿度45%~65%,洁净度为1000级。继电器零组件的点焊、铆装、校正、清洗、封装及成品装配、检验等应在洁净度为1000级以上的环境进行。
    2.净化车间的控制要求
    净化车间零组件点焊、铆装、成品装配、校正、清洗、烘焙密封以及检验等生产过程的环境洁净度等级应达到1000级,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之间。应定期做好各个装配间的洁净度检测与温湿度记录。
    当环境条件改变后(如停产一天以上、送风系统修理、净化车间内部设备仪器仪表调整等),颏对环境进行整理、清洁,并及时重新测量洁净度,环境条件满足规定的要求时方可进行生产操作。空调设备、风机处于非正常运行时不允许进行工艺操作。
    系统正常运行时,工作人员必须经风淋室出入净化区,进入净化区前,应进入更衣室穿戴好净化工作服,并进行空气风淋。
    设备、仪表检修人员,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入净化区,每次进入的人数应根据生产的情况进行控制。
    净化车间所专用的防静电超净工作服、拖鞋、手套、指套等定期须进行清洗、清洁、整理或更换。
    3.净化区内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控制要求
    净化区内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控制要求如下:

    ①一切零组件需在清洗间清洗干净后,放在专用工艺容器内,由传递窗口送人净化区。
    ②一切辅助材料应在净化区外拆箱,拆包擦洗干净后,凡能通过传递窗口的应从传递窗口送人净化区。凡体积较大不能从窗口进入的物料应从安全门送入。从安全门进出物料时内外门不允许同时打开。
    ③未经净化处理的设备、仪器等不得进入净化区。
    ④送入净化区的各种气体的含尘浓度不得高于净化环境的级别。
    ⑤产品成品应由传递窗口送出。
    ⑥每道工序的零、部、组件及成品都应整齐排放在工艺容器内,并盖好盖子,每天下班时存入净化储存柜内或干燥瓶内。存放于工艺容器内或干燥瓶中的零部件应明确规定保存期限。
    4.环境参数测试要求
    在环境系统稳定时,洁净度每月测试两次,可在每月中上旬和下旬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
    当环境系统发生变化恢复后,应适当增加环境的测试频次,具体增加的次数,须根据环境系统的变化情况而定,以确保环境系统处于受控状态。
    净化车间的每个操作间的净化等级应在工艺规范中规定。
    每天记录气候、温度、湿度。
    测试管理人员若发现洁净度、温度、湿度等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通知机房进行调整,并监控调整状态,直至符合规定要求并作记录。

    1.净化车间设置要求
    按照产品设计、工艺文件的要求,产品从零CS5463-ISZ件组装到完成继电器封装(包括继电器零部件的组装、铆装、点焊、继电器的校正、清洗、焙烘、封边、充氮气、封工艺孔等)涉及继电器内部结构生产的过程均应在净化环境中进行。经检漏合格继电器
以后的工序可在非超净环境下进行。
    净化车间的环境控制要求为:温度18~26℃,湿度45%~65%,洁净度为1000级。继电器零组件的点焊、铆装、校正、清洗、封装及成品装配、检验等应在洁净度为1000级以上的环境进行。
    2.净化车间的控制要求
    净化车间零组件点焊、铆装、成品装配、校正、清洗、烘焙密封以及检验等生产过程的环境洁净度等级应达到1000级,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之间。应定期做好各个装配间的洁净度检测与温湿度记录。
    当环境条件改变后(如停产一天以上、送风系统修理、净化车间内部设备仪器仪表调整等),颏对环境进行整理、清洁,并及时重新测量洁净度,环境条件满足规定的要求时方可进行生产操作。空调设备、风机处于非正常运行时不允许进行工艺操作。
    系统正常运行时,工作人员必须经风淋室出入净化区,进入净化区前,应进入更衣室穿戴好净化工作服,并进行空气风淋。
    设备、仪表检修人员,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入净化区,每次进入的人数应根据生产的情况进行控制。
    净化车间所专用的防静电超净工作服、拖鞋、手套、指套等定期须进行清洗、清洁、整理或更换。
    3.净化区内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控制要求
    净化区内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控制要求如下:

    ①一切零组件需在清洗间清洗干净后,放在专用工艺容器内,由传递窗口送人净化区。
    ②一切辅助材料应在净化区外拆箱,拆包擦洗干净后,凡能通过传递窗口的应从传递窗口送人净化区。凡体积较大不能从窗口进入的物料应从安全门送入。从安全门进出物料时内外门不允许同时打开。
    ③未经净化处理的设备、仪器等不得进入净化区。
    ④送入净化区的各种气体的含尘浓度不得高于净化环境的级别。
    ⑤产品成品应由传递窗口送出。
    ⑥每道工序的零、部、组件及成品都应整齐排放在工艺容器内,并盖好盖子,每天下班时存入净化储存柜内或干燥瓶内。存放于工艺容器内或干燥瓶中的零部件应明确规定保存期限。
    4.环境参数测试要求
    在环境系统稳定时,洁净度每月测试两次,可在每月中上旬和下旬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
    当环境系统发生变化恢复后,应适当增加环境的测试频次,具体增加的次数,须根据环境系统的变化情况而定,以确保环境系统处于受控状态。
    净化车间的每个操作间的净化等级应在工艺规范中规定。
    每天记录气候、温度、湿度。
    测试管理人员若发现洁净度、温度、湿度等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通知机房进行调整,并监控调整状态,直至符合规定要求并作记录。

相关技术资料
5-2环境的控制要求
4-6Impala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驱动板的原理分析
    先来看看原理图。图8所示为底板及其驱动示意图,FM08...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