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灯点亮包括加温电阻丝在内的线路出现开路或短路
发布时间:2023/4/2 22:30:21 访问次数:66
当结冰探测器探测到结冰条件之后,机组接通螺旋桨除冰电门,200Ⅴ交流电源通过定时控制组件给电阻丝加温。当紧贴螺旋桨表面的冰层融化之后,冰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落,定时控制组件里的接触器断开,加温电源中断。
为了使桨叶的除冰效果满足不同气象条件的需要,加温有“正常”和“最大”两种不同的方式。
通常一个加温周期为90s,在“正常”方式,前11s加温,后79s断电;在“最大”方式,1号和3号、2号和4号电阻丝分别交替加温90s。当在一个周期内没有任何加温电流或者出现欠流或过流时,琥珀色的螺旋桨灯点亮,说明包括加温电阻丝在内的线路出现开路或短路。
这种间歇性加温除冰方法的优点是突出的,既可以防止冰层融化后的水流至没有加热的桨叶区域并重新结冰,又可以节省加温电能。但也有明显的缺点,即从螺旋桨脱落的冰块有可能打到机身蒙皮。
典型的驾驶舱风挡玻璃防冰防雾方框,可以看出:驾驶舱内有多块风挡玻璃需要加温,将它们分为左、右两组,分别由左、右两个计算机控制。
两个计算机的电源接到两个不同的汇流条上,以防某一电源汇流条失效时,风挡玻璃加温电路全部断电。正前方的风挡玻璃均具有正常和各用的温度传感器,有些玻璃还设置了各自独立的防冰和防雾加温导电膜,以提高风挡玻璃防冰防雾系统的可靠性。
螺旋桨多数采用电热能除冰系统,为典型的电热能除冰系统原理方框图。
电热能除冰系统主要由驾驶舱控制和指示、定时控制组件以及加温电阻丝和线路等三大部分组成。
驾驶舱控制电门用于接通螺旋桨除冰加温电路;指示器有“螺旋桨除冰”工作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两类;定时控制组件里有定时器、接触器、电流互感器、控制逻辑和故障探测器等;
加温电阻丝镶嵌在螺旋桨的除冰套里,滑环和电刷将旋转着的桨叶里的电阻丝与加温电源连接起来,为防止螺旋桨失去平衡,1号和3号、2号和4号桨叶加温电阻丝分别成对串联,加温电源为200Ⅴ交流电。
当结冰探测器探测到结冰条件之后,机组接通螺旋桨除冰电门,200Ⅴ交流电源通过定时控制组件给电阻丝加温。当紧贴螺旋桨表面的冰层融化之后,冰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落,定时控制组件里的接触器断开,加温电源中断。
为了使桨叶的除冰效果满足不同气象条件的需要,加温有“正常”和“最大”两种不同的方式。
通常一个加温周期为90s,在“正常”方式,前11s加温,后79s断电;在“最大”方式,1号和3号、2号和4号电阻丝分别交替加温90s。当在一个周期内没有任何加温电流或者出现欠流或过流时,琥珀色的螺旋桨灯点亮,说明包括加温电阻丝在内的线路出现开路或短路。
这种间歇性加温除冰方法的优点是突出的,既可以防止冰层融化后的水流至没有加热的桨叶区域并重新结冰,又可以节省加温电能。但也有明显的缺点,即从螺旋桨脱落的冰块有可能打到机身蒙皮。
典型的驾驶舱风挡玻璃防冰防雾方框,可以看出:驾驶舱内有多块风挡玻璃需要加温,将它们分为左、右两组,分别由左、右两个计算机控制。
两个计算机的电源接到两个不同的汇流条上,以防某一电源汇流条失效时,风挡玻璃加温电路全部断电。正前方的风挡玻璃均具有正常和各用的温度传感器,有些玻璃还设置了各自独立的防冰和防雾加温导电膜,以提高风挡玻璃防冰防雾系统的可靠性。
螺旋桨多数采用电热能除冰系统,为典型的电热能除冰系统原理方框图。
电热能除冰系统主要由驾驶舱控制和指示、定时控制组件以及加温电阻丝和线路等三大部分组成。
驾驶舱控制电门用于接通螺旋桨除冰加温电路;指示器有“螺旋桨除冰”工作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两类;定时控制组件里有定时器、接触器、电流互感器、控制逻辑和故障探测器等;
加温电阻丝镶嵌在螺旋桨的除冰套里,滑环和电刷将旋转着的桨叶里的电阻丝与加温电源连接起来,为防止螺旋桨失去平衡,1号和3号、2号和4号桨叶加温电阻丝分别成对串联,加温电源为200Ⅴ交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