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50B475K016AS 速缓冲存储器
发布时间:2019/10/21 8:39:57 访问次数:464
T350B475K016AS般模式的读写操作 (b)丛发模式的读写操作
注:图中假设输出使能信号0E始终有效(低电平)。0(A1)表示Al地址单元中的数据,被读出,出现在r/o线上。I(A1)则表示向Al地址单元写人的数据出现在〃o线上。实际上,J/o线上的数据是前一个CP沿作用的结果。A1+1表示在A1地址基础上,由丛发计数器产生的第一个地址,A1+2表示由丛发计数器产生的第二个地址,余类推。
来时,由丛发计数器在上一个A1⒕。基础上,计数生成下一个地址的AIAO进行读/写。由于丛发计数器是2位计数器,所以在ADy保持高电平时,可以连续生成4个不同的地址。sSRAM的这种丛发模式,在连续读/写多个字时,可以减少外部地址总线的占用时间,提高读写效率。读/写时,每4个字一组,外部只需提供首地址,其余3个地址由ssRAM内部丛发计数器产生。如果超过4个时钟周期仍保持丛发模式(不读人新的外部地址),则按丛发计数器循环产生的地址进行读/写操作。丛发模式的读写操作过程如图7.2.6(b)所示。
在由sSRAM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中,由于在时钟有效沿到来时,地址、数据、控制等信号被锁存到ssRAM内部的寄存器中,因此读写过程的延时等待均在时钟作用下由sSRAM内部控制完成。此时,系统中的微处理器在读写sSRAM的同时,可以处理其他任务,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工作速度。另外,由于sSRAM采用与时钟同步的方式工作,因此可以将读写过程的各种延时进行优化设计,且限制在芯片内部,使得sSRAM的读写速度高于SRAM。
sSRAM的这种同步工作方式也使其应用更简便。用户使用时,所有的输人信号只要围绕时钟的有效沿进行设计即可。因此,目前ssRAM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同步工作的数字系统中,特别是与处理器一同工作的系统,例如个人电脑中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其他SSRAM,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相关行业(例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存储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高密度、低功耗早已成为RAM发展的永恒主题。在ss-RAM之后,各大RAM厂商又先后开发出双倍数据传输率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DR①SRAM)和四倍数据传输率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QDR②SRAM)。
上述sSRAM只在时钟的上升沿传输数据,并且共用读/写数据总线,读和写只能分时进行。这种sSRAM也称为单倍数据传输率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③SRAM)。DDR SRAM是在ssRAM基础上经过改进,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传输一次数据,这样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了一倍,但是读写仍不能同时进行。
QDR SRAM进一步改进了结构,为读和写操作分别提供独立的接口,不但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共传输两次数据,而且每次读写能够同时进行,避免了数据总线的争抢,使数据传输效率相对于ssRAM提高了两倍。
对DDR和QDR某些性能进行改善后的产品称为DDR Ⅱ和QDR Ⅱ SRAM。目前,采用0.09 um工艺技术生产的SRAM最高容量已达72 Mbit,最高时钟工作频率达到333 MHz。
表7.2.2所示为几种SRAM产品的几个主要指标。
系Double Data Rate的缩写。
系Quad Data Rate的缩写.
系Singlc Data Rate的缩写。
T350B475K016AS般模式的读写操作 (b)丛发模式的读写操作
注:图中假设输出使能信号0E始终有效(低电平)。0(A1)表示Al地址单元中的数据,被读出,出现在r/o线上。I(A1)则表示向Al地址单元写人的数据出现在〃o线上。实际上,J/o线上的数据是前一个CP沿作用的结果。A1+1表示在A1地址基础上,由丛发计数器产生的第一个地址,A1+2表示由丛发计数器产生的第二个地址,余类推。
来时,由丛发计数器在上一个A1⒕。基础上,计数生成下一个地址的AIAO进行读/写。由于丛发计数器是2位计数器,所以在ADy保持高电平时,可以连续生成4个不同的地址。sSRAM的这种丛发模式,在连续读/写多个字时,可以减少外部地址总线的占用时间,提高读写效率。读/写时,每4个字一组,外部只需提供首地址,其余3个地址由ssRAM内部丛发计数器产生。如果超过4个时钟周期仍保持丛发模式(不读人新的外部地址),则按丛发计数器循环产生的地址进行读/写操作。丛发模式的读写操作过程如图7.2.6(b)所示。
在由sSRAM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中,由于在时钟有效沿到来时,地址、数据、控制等信号被锁存到ssRAM内部的寄存器中,因此读写过程的延时等待均在时钟作用下由sSRAM内部控制完成。此时,系统中的微处理器在读写sSRAM的同时,可以处理其他任务,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工作速度。另外,由于sSRAM采用与时钟同步的方式工作,因此可以将读写过程的各种延时进行优化设计,且限制在芯片内部,使得sSRAM的读写速度高于SRAM。
sSRAM的这种同步工作方式也使其应用更简便。用户使用时,所有的输人信号只要围绕时钟的有效沿进行设计即可。因此,目前ssRAM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同步工作的数字系统中,特别是与处理器一同工作的系统,例如个人电脑中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其他SSRAM,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相关行业(例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存储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高密度、低功耗早已成为RAM发展的永恒主题。在ss-RAM之后,各大RAM厂商又先后开发出双倍数据传输率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DR①SRAM)和四倍数据传输率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QDR②SRAM)。
上述sSRAM只在时钟的上升沿传输数据,并且共用读/写数据总线,读和写只能分时进行。这种sSRAM也称为单倍数据传输率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③SRAM)。DDR SRAM是在ssRAM基础上经过改进,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传输一次数据,这样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了一倍,但是读写仍不能同时进行。
QDR SRAM进一步改进了结构,为读和写操作分别提供独立的接口,不但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共传输两次数据,而且每次读写能够同时进行,避免了数据总线的争抢,使数据传输效率相对于ssRAM提高了两倍。
对DDR和QDR某些性能进行改善后的产品称为DDR Ⅱ和QDR Ⅱ SRAM。目前,采用0.09 um工艺技术生产的SRAM最高容量已达72 Mbit,最高时钟工作频率达到333 MHz。
表7.2.2所示为几种SRAM产品的几个主要指标。
系Double Data Rate的缩写。
系Quad Data Rate的缩写.
系Singlc Data Rate的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