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分布测量
发布时间:2017/5/31 21:54:28 访问次数:574
(1)阳极氧化剥层的微分电导法
一种传统方法,也是被M51-A230XG认为精度最高的方法。是在样品上逐次阳极氧化一剥层(用HF腐蚀掉阳极氧化层)一测量薄层电阻,直到pn结边界为止(对应于薄层电阻突然由大变小),得到1/Rs饣曲线,进而求出电阻率分布,再由电阻率与杂质浓度曲线查得杂质浓度分布。
(2)扩展电阻法
在一个磨角样品上,用两探针沿斜面以一定步进距离,逐次测出各点的扩展电阻R,利用可以求出电阻率。由于扩展电阻法具有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又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校正,能够自动地把扩展电阻-深度曲线转换成电阻率一深度曲线,进而转换成杂质浓度-深度曲线,所以扩展电阻法已成为工艺检测的标准方法,广泛用于测定外延层、扩散层的杂质和离子注人层的载流子纵向和横向分布以及外延层的自掺杂分布。
(1)阳极氧化剥层的微分电导法
一种传统方法,也是被M51-A230XG认为精度最高的方法。是在样品上逐次阳极氧化一剥层(用HF腐蚀掉阳极氧化层)一测量薄层电阻,直到pn结边界为止(对应于薄层电阻突然由大变小),得到1/Rs饣曲线,进而求出电阻率分布,再由电阻率与杂质浓度曲线查得杂质浓度分布。
(2)扩展电阻法
在一个磨角样品上,用两探针沿斜面以一定步进距离,逐次测出各点的扩展电阻R,利用可以求出电阻率。由于扩展电阻法具有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又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校正,能够自动地把扩展电阻-深度曲线转换成电阻率一深度曲线,进而转换成杂质浓度-深度曲线,所以扩展电阻法已成为工艺检测的标准方法,广泛用于测定外延层、扩散层的杂质和离子注人层的载流子纵向和横向分布以及外延层的自掺杂分布。
热门点击
- 菲克(Fick)第一扩散定律
- 界面陷阱电荷
- 氮化硅无论是晶格常数还是热膨胀系数与硅的失配
- 离子注入与热扩散比较及掺杂新技术
- 磷扩散
- 固溶体主要可分为两类
- 离子注人降低MOS管阈值电压
- 晶面通过一系列称为米勒指数的三个数字组合来表
- 二氧化硅薄膜的结构缺陷主要是氧化层错
- 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