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结果及像质评价
发布时间:2015/5/27 19:31:59 访问次数:576
从光学特性分析可知,XC2V250-6CSG144I此头盔式单目微光夜视仪的物镜具有大视场、大相对孔径的特点,轴上点像差很容易校正,而轴外点的像差,特别是高级像差很难校正,控制起来也很困难,若以几何像差校正,比较容易满足像差的公差容限,但对于满足传递函数的要求就非常困难。根据所查阅的有关文献资料,对于一般高斯物镜的传递函数要求,当空间频率为401p/mm时,轴上点要求不小于0.35,轴外2/3视场要求不小于0.15,从传递函数角度来看,这已是一个很不错的镜头,而对于所设计的夜视仪物镜,上述传递函数分别要求不低于0.6、0.3这一数值,这对于物镜的设计就很困难了。从理论上分析,光学传递函数是一个综合反映镜头成像质量的指标,传递函数与几何像差之间是~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一般来讲,几何像差小,传递函数值就高,但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对于轴上点传递函数值,主要是由轴上点几何像差(如球差、色差、彗差)引起的,通过对它们的控制可以提高轴上点传递函数值。如果不考虑轴外传递函数值的话,可以将轴上点传递函数设计得很高,可以达到0.8~0.9。对于轴外传递函数值,主要影响它的像差是场曲,特别是高级场曲,而场曲的校正是很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物镜的基本结构
中,正负透镜的分离较为困难,很难保证系统的∑垂=o。当然,通过增加镜片数、加大间距,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实际情况往往不允许这样做。而非球面具有高级像差小、产生负球差的特点,可以平衡球面生成的初级像差和高级像差,故系统设计中采用非球面,这可以使轴外点的像差得到很好的校正。另外此夜视仪是用在头盔上的夜视系统,故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因此要求物镜系统在满足像质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透镜的片数。而球面只有一个参数r决定面形,因此校正像差的局限性很大,这样会使结构复杂化,必然会使整个系统的重量增加,这是最不希望的结果。与球面相比,非球面的面形系数是由多个自由变量决定的,有更大的自由度,给枝正像差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以达到减少透镜片数的目的。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设计过程中,在保证成像质量的情况下,系统采用非球面以达到减少透镜片数的目的。
从光学特性分析可知,XC2V250-6CSG144I此头盔式单目微光夜视仪的物镜具有大视场、大相对孔径的特点,轴上点像差很容易校正,而轴外点的像差,特别是高级像差很难校正,控制起来也很困难,若以几何像差校正,比较容易满足像差的公差容限,但对于满足传递函数的要求就非常困难。根据所查阅的有关文献资料,对于一般高斯物镜的传递函数要求,当空间频率为401p/mm时,轴上点要求不小于0.35,轴外2/3视场要求不小于0.15,从传递函数角度来看,这已是一个很不错的镜头,而对于所设计的夜视仪物镜,上述传递函数分别要求不低于0.6、0.3这一数值,这对于物镜的设计就很困难了。从理论上分析,光学传递函数是一个综合反映镜头成像质量的指标,传递函数与几何像差之间是~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一般来讲,几何像差小,传递函数值就高,但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对于轴上点传递函数值,主要是由轴上点几何像差(如球差、色差、彗差)引起的,通过对它们的控制可以提高轴上点传递函数值。如果不考虑轴外传递函数值的话,可以将轴上点传递函数设计得很高,可以达到0.8~0.9。对于轴外传递函数值,主要影响它的像差是场曲,特别是高级场曲,而场曲的校正是很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物镜的基本结构
中,正负透镜的分离较为困难,很难保证系统的∑垂=o。当然,通过增加镜片数、加大间距,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实际情况往往不允许这样做。而非球面具有高级像差小、产生负球差的特点,可以平衡球面生成的初级像差和高级像差,故系统设计中采用非球面,这可以使轴外点的像差得到很好的校正。另外此夜视仪是用在头盔上的夜视系统,故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因此要求物镜系统在满足像质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透镜的片数。而球面只有一个参数r决定面形,因此校正像差的局限性很大,这样会使结构复杂化,必然会使整个系统的重量增加,这是最不希望的结果。与球面相比,非球面的面形系数是由多个自由变量决定的,有更大的自由度,给枝正像差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以达到减少透镜片数的目的。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设计过程中,在保证成像质量的情况下,系统采用非球面以达到减少透镜片数的目的。
上一篇:微光夜视仪物镜结构
上一篇:七片采用三个非球面物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