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和引脚识别
发布时间:2015/1/27 19:48:36 访问次数:633
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集成电路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在使用集成电路时,首先HCPL-3120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识别它们的各引脚,使之与电路图中所标的引脚相对应,这是使用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品种、规格繁多,但就其引脚的排列情况常见的有以下3种形式:①按圆周分布,即所有引脚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②双列分布,即引脚分两行排列;③单列分布,即引脚单行排列。
为了便于使用者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顺序,各种集成电路一般都标有一定的标记,现把常见的几种标记及引脚排列顺序的识别方法分述如下:
(1)管键标记。使用这种识别标记的集成电路,用圆柱形金属外壳封装,其引脚按圆周分布,外形如图2- 91 (a)所示,它的引脚排列顺序是从管顶往下看,自管键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是第1、2、3、…、8脚。5G1555、AN374等型号的集成电路引脚就是这样排列的。
(2)弧形凹口标记。这种识别标记多用在双列直插型集成电路上。弧形凹口位于集成电路的一个端部,其外形如图2 - 91 (b)所示。引脚排列顺序的识别方法是,正视集成块外壳上所标的型号,弧形凹口下方左起第1脚为该集成电路的第1脚,以这个引脚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是第2、3、4--脚。TA7614AP、vPCI353C等型号的集成电路就是使用这种识别标记的。
(3)圆形凹坑、小圆圈、色条标记。双列直插型和单列直插型的集成电路多采用这种识别标记,其外形如图2- 91 (c)、(d)所示。这种集成电路的引脚识别标记和型号都标在外壳的同一平面上。它的引脚排列顺序是,正视集成块的型号,圆形凹坑(或小圆圈、色条)的下方左起第一脚为集成电路的第1脚。对于双列直插型的集成块,从第1脚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是第2、3、4、…、8脚;对于单列直插型的集成块,从第1脚开始其后依次是第2、3、4、…、8脚。LA4422、NE555P、CD4017BCN等型号的集成电路都是使用这种识别标记。
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集成电路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在使用集成电路时,首先HCPL-3120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识别它们的各引脚,使之与电路图中所标的引脚相对应,这是使用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品种、规格繁多,但就其引脚的排列情况常见的有以下3种形式:①按圆周分布,即所有引脚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②双列分布,即引脚分两行排列;③单列分布,即引脚单行排列。
为了便于使用者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顺序,各种集成电路一般都标有一定的标记,现把常见的几种标记及引脚排列顺序的识别方法分述如下:
(1)管键标记。使用这种识别标记的集成电路,用圆柱形金属外壳封装,其引脚按圆周分布,外形如图2- 91 (a)所示,它的引脚排列顺序是从管顶往下看,自管键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是第1、2、3、…、8脚。5G1555、AN374等型号的集成电路引脚就是这样排列的。
(2)弧形凹口标记。这种识别标记多用在双列直插型集成电路上。弧形凹口位于集成电路的一个端部,其外形如图2 - 91 (b)所示。引脚排列顺序的识别方法是,正视集成块外壳上所标的型号,弧形凹口下方左起第1脚为该集成电路的第1脚,以这个引脚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是第2、3、4--脚。TA7614AP、vPCI353C等型号的集成电路就是使用这种识别标记的。
(3)圆形凹坑、小圆圈、色条标记。双列直插型和单列直插型的集成电路多采用这种识别标记,其外形如图2- 91 (c)、(d)所示。这种集成电路的引脚识别标记和型号都标在外壳的同一平面上。它的引脚排列顺序是,正视集成块的型号,圆形凹坑(或小圆圈、色条)的下方左起第一脚为集成电路的第1脚。对于双列直插型的集成块,从第1脚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是第2、3、4、…、8脚;对于单列直插型的集成块,从第1脚开始其后依次是第2、3、4、…、8脚。LA4422、NE555P、CD4017BCN等型号的集成电路都是使用这种识别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