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制造中的防静电措施及静电作业区(点)的一般要求
发布时间:2014/8/8 17:53:22 访问次数:1695
电子产品制造中的防静电措施及静电作业区(点)的一般要求
①根据防静电要求设置防静电区域,并有明VN920-B513TR-E显的防静电警示标志。
IPC-A-610D规定的ESD防护标识:由一段圆弧包围着的三角形内的手。该标志表示该区域或物体经过专门设计,具有防静电保护能力。
按作业区所使用器件的静电敏感程度将其分为1、2、3级,或4~7个等级。根据不同级别制定不同的防护措施。16 000V以上是非静电敏感程度产品。
②静电安全区(点)的室温为23℃+3℃,相对湿度为45%~
70%。禁止在低于30%的环境内操作SSD。
⑧定期测量地面、桌面、周转箱等表面电阻值。
④静电安全区(点)的工作台上禁止放置非生产物品,如餐具、茶具、提包、报纸等。
⑤工作人员进入防静电区域,须放电。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和防静电鞋、袜。每次上岗操作前必须作静电防护安全性检查,合格后才能生产。
⑥操作时要戴防静电腕带,每天测量腕带是否有效。
⑦测试SSD时应从包装盒、管、盘中取一块,测一块,放一块,不要堆在桌子上。
⑧加电测试时必须遵循加电顺序,即按照低电压一高电压一信号电压的顺序进行,去电顺序与此相反。同时,注意电源极性不可颠倒,电源电压不得超过额定值。
⑨检验人员应熟悉SSD的型号、品种、测试知识.了解静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静电敏感元器件(SSD)的运输、存储、使用要求
①SSD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掉落在地,不得任意脱离包装。
②存放SSD的库房相对湿度为30%~40%。
③SSD在存放过程中要保持原包装,若须更换包装时,要使用具有防静电性能的容器。
④库房里,在放置SSD器件的位置上应贴有防静电专用标签。
IPC-A-610D规定的ESD敏感标识:三角形内有一斜(表示该物体对静电敏感)杠跨越的手,用于表示容易受到ESD损害的电子电气设备或组件。
⑤发放SSD器件时应使用目测法,清点原包装内器件的数量。
⑥对EPROM进行写、擦及信息保护操作时,应将写入器/擦除
器充分接地,并且要戴防静电手镯。
⑦装配、焊接、修板、调试等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静电防护要求进行操作。
电子产品制造中的防静电措施及静电作业区(点)的一般要求
①根据防静电要求设置防静电区域,并有明VN920-B513TR-E显的防静电警示标志。
IPC-A-610D规定的ESD防护标识:由一段圆弧包围着的三角形内的手。该标志表示该区域或物体经过专门设计,具有防静电保护能力。
按作业区所使用器件的静电敏感程度将其分为1、2、3级,或4~7个等级。根据不同级别制定不同的防护措施。16 000V以上是非静电敏感程度产品。
②静电安全区(点)的室温为23℃+3℃,相对湿度为45%~
70%。禁止在低于30%的环境内操作SSD。
⑧定期测量地面、桌面、周转箱等表面电阻值。
④静电安全区(点)的工作台上禁止放置非生产物品,如餐具、茶具、提包、报纸等。
⑤工作人员进入防静电区域,须放电。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和防静电鞋、袜。每次上岗操作前必须作静电防护安全性检查,合格后才能生产。
⑥操作时要戴防静电腕带,每天测量腕带是否有效。
⑦测试SSD时应从包装盒、管、盘中取一块,测一块,放一块,不要堆在桌子上。
⑧加电测试时必须遵循加电顺序,即按照低电压一高电压一信号电压的顺序进行,去电顺序与此相反。同时,注意电源极性不可颠倒,电源电压不得超过额定值。
⑨检验人员应熟悉SSD的型号、品种、测试知识.了解静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静电敏感元器件(SSD)的运输、存储、使用要求
①SSD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掉落在地,不得任意脱离包装。
②存放SSD的库房相对湿度为30%~40%。
③SSD在存放过程中要保持原包装,若须更换包装时,要使用具有防静电性能的容器。
④库房里,在放置SSD器件的位置上应贴有防静电专用标签。
IPC-A-610D规定的ESD敏感标识:三角形内有一斜(表示该物体对静电敏感)杠跨越的手,用于表示容易受到ESD损害的电子电气设备或组件。
⑤发放SSD器件时应使用目测法,清点原包装内器件的数量。
⑥对EPROM进行写、擦及信息保护操作时,应将写入器/擦除
器充分接地,并且要戴防静电手镯。
⑦装配、焊接、修板、调试等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静电防护要求进行操作。
上一篇:静电测量仪器
上一篇:防静电工作区的管理与维护
热门点击
- 用74LS160实现十四进制计数器
-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结构组成
- DI/DO模板
- I/O模块
- 步进电机输出字表
- 自动/手动双向无扰动切换
- 无级调速电风扇控制电路详解
- LED动态显示软件译码程序流程
- 电子产品制造中的防静电措施及静电作业区(点)
- 自动整理程序框图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