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隔离RS232适配器电路
发布时间:2013/9/5 20:51:24 访问次数:1351
1.用 途
接口转换器。
2.原 理
电路如图4.28所示。此电路是一个接口转换器,实现微处理器的UART接口(TTL电平)与标准的RS232接口的电平转换。与使用普通的集成电路(如MAX232)进行电平转换不同,该电路不仅实现电平转换,同时使转换器两边电器隔离。达个接口转换器使信号反相,因此微处理器中的反相器可忽略。
在多数情况下,微处理器系统的通信需要RxD、TxD数据线。握手信号很少变化,采用RS232相关信号的上升沿作为握手信号能够确保可靠通信。
图4. 28 电隔离RS232适配器电路
所有的信号都必须经过光耦合隔离,数据从外部设备流向微处理器是很容易解决的。因微处理器的RxD输入为TTL电平,为+5V,只需一个光耦IC/(6N136),它的发光二极管由外部设备的TxD输出经电阻R2直接驱动,当TxD为负电平时(通常约-9V),IC2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截止,连接到微处理器的RxD输入高电平。在数
据传输期间,TxD输出电平变到+9V左右,ICz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导通,连接到微处理器的RxD输入低电平。如果微处器的RxD输入端没有内部上拉电阻,则需要一个Rs电阻。而从微处理器到外部设备传输数据时,微处理器的TTL电平必须转换为RS232电平(至少6~7V)。为此,RS232的TxD输出端的脉冲信号经Di整流、C,滤波储能后产生的负电压作为IC。(40106)的负电源。IC,I包含6个反相的施密特触发器,其中,IC1。与C2、Ri构成一个振荡频率为1.5kHz的振荡器,其输出信号经其他5个施密特触发器IClb~IC,l,并联驱动由C3、C4和D2、D。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使C。的电压约9V。原则上,RS232的高电平为12~15V,而计算机通常工作在较低的电压,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有时仅需8V的电压就可以可靠通信。
IC3 (6N136)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到RS232接口的RxD输入端的电平由R3设置为-9V左右。当微处理器传输数据时,微处理器TxD输出端的脉冲使IC3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导通,K,端的RxD输入端电压为+9V左右。
普通二极管(1N4148)可以代替肖特基二极管(BAT 85),但是其产生的电压有点低。光耦合器6N136是高速型的,不能用一般的光耦合器。此接口电路理论上可传输高达57 600波特的数据,而实际上微处理器系统最高使用的传输率为19 200波特,因此电路完全满足需要。
接口转换器。
2.原 理
电路如图4.28所示。此电路是一个接口转换器,实现微处理器的UART接口(TTL电平)与标准的RS232接口的电平转换。与使用普通的集成电路(如MAX232)进行电平转换不同,该电路不仅实现电平转换,同时使转换器两边电器隔离。达个接口转换器使信号反相,因此微处理器中的反相器可忽略。
在多数情况下,微处理器系统的通信需要RxD、TxD数据线。握手信号很少变化,采用RS232相关信号的上升沿作为握手信号能够确保可靠通信。
图4. 28 电隔离RS232适配器电路
所有的信号都必须经过光耦合隔离,数据从外部设备流向微处理器是很容易解决的。因微处理器的RxD输入为TTL电平,为+5V,只需一个光耦IC/(6N136),它的发光二极管由外部设备的TxD输出经电阻R2直接驱动,当TxD为负电平时(通常约-9V),IC2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截止,连接到微处理器的RxD输入高电平。在数
据传输期间,TxD输出电平变到+9V左右,ICz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导通,连接到微处理器的RxD输入低电平。如果微处器的RxD输入端没有内部上拉电阻,则需要一个Rs电阻。而从微处理器到外部设备传输数据时,微处理器的TTL电平必须转换为RS232电平(至少6~7V)。为此,RS232的TxD输出端的脉冲信号经Di整流、C,滤波储能后产生的负电压作为IC。(40106)的负电源。IC,I包含6个反相的施密特触发器,其中,IC1。与C2、Ri构成一个振荡频率为1.5kHz的振荡器,其输出信号经其他5个施密特触发器IClb~IC,l,并联驱动由C3、C4和D2、D。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使C。的电压约9V。原则上,RS232的高电平为12~15V,而计算机通常工作在较低的电压,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有时仅需8V的电压就可以可靠通信。
IC3 (6N136)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到RS232接口的RxD输入端的电平由R3设置为-9V左右。当微处理器传输数据时,微处理器TxD输出端的脉冲使IC3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导通,K,端的RxD输入端电压为+9V左右。
普通二极管(1N4148)可以代替肖特基二极管(BAT 85),但是其产生的电压有点低。光耦合器6N136是高速型的,不能用一般的光耦合器。此接口电路理论上可传输高达57 600波特的数据,而实际上微处理器系统最高使用的传输率为19 200波特,因此电路完全满足需要。
1.用 途
接口转换器。
2.原 理
电路如图4.28所示。此电路是一个接口转换器,实现微处理器的UART接口(TTL电平)与标准的RS232接口的电平转换。与使用普通的集成电路(如MAX232)进行电平转换不同,该电路不仅实现电平转换,同时使转换器两边电器隔离。达个接口转换器使信号反相,因此微处理器中的反相器可忽略。
在多数情况下,微处理器系统的通信需要RxD、TxD数据线。握手信号很少变化,采用RS232相关信号的上升沿作为握手信号能够确保可靠通信。
图4. 28 电隔离RS232适配器电路
所有的信号都必须经过光耦合隔离,数据从外部设备流向微处理器是很容易解决的。因微处理器的RxD输入为TTL电平,为+5V,只需一个光耦IC/(6N136),它的发光二极管由外部设备的TxD输出经电阻R2直接驱动,当TxD为负电平时(通常约-9V),IC2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截止,连接到微处理器的RxD输入高电平。在数
据传输期间,TxD输出电平变到+9V左右,ICz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导通,连接到微处理器的RxD输入低电平。如果微处器的RxD输入端没有内部上拉电阻,则需要一个Rs电阻。而从微处理器到外部设备传输数据时,微处理器的TTL电平必须转换为RS232电平(至少6~7V)。为此,RS232的TxD输出端的脉冲信号经Di整流、C,滤波储能后产生的负电压作为IC。(40106)的负电源。IC,I包含6个反相的施密特触发器,其中,IC1。与C2、Ri构成一个振荡频率为1.5kHz的振荡器,其输出信号经其他5个施密特触发器IClb~IC,l,并联驱动由C3、C4和D2、D。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使C。的电压约9V。原则上,RS232的高电平为12~15V,而计算机通常工作在较低的电压,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有时仅需8V的电压就可以可靠通信。
IC3 (6N136)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到RS232接口的RxD输入端的电平由R3设置为-9V左右。当微处理器传输数据时,微处理器TxD输出端的脉冲使IC3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导通,K,端的RxD输入端电压为+9V左右。
普通二极管(1N4148)可以代替肖特基二极管(BAT 85),但是其产生的电压有点低。光耦合器6N136是高速型的,不能用一般的光耦合器。此接口电路理论上可传输高达57 600波特的数据,而实际上微处理器系统最高使用的传输率为19 200波特,因此电路完全满足需要。
接口转换器。
2.原 理
电路如图4.28所示。此电路是一个接口转换器,实现微处理器的UART接口(TTL电平)与标准的RS232接口的电平转换。与使用普通的集成电路(如MAX232)进行电平转换不同,该电路不仅实现电平转换,同时使转换器两边电器隔离。达个接口转换器使信号反相,因此微处理器中的反相器可忽略。
在多数情况下,微处理器系统的通信需要RxD、TxD数据线。握手信号很少变化,采用RS232相关信号的上升沿作为握手信号能够确保可靠通信。
图4. 28 电隔离RS232适配器电路
所有的信号都必须经过光耦合隔离,数据从外部设备流向微处理器是很容易解决的。因微处理器的RxD输入为TTL电平,为+5V,只需一个光耦IC/(6N136),它的发光二极管由外部设备的TxD输出经电阻R2直接驱动,当TxD为负电平时(通常约-9V),IC2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截止,连接到微处理器的RxD输入高电平。在数
据传输期间,TxD输出电平变到+9V左右,ICz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导通,连接到微处理器的RxD输入低电平。如果微处器的RxD输入端没有内部上拉电阻,则需要一个Rs电阻。而从微处理器到外部设备传输数据时,微处理器的TTL电平必须转换为RS232电平(至少6~7V)。为此,RS232的TxD输出端的脉冲信号经Di整流、C,滤波储能后产生的负电压作为IC。(40106)的负电源。IC,I包含6个反相的施密特触发器,其中,IC1。与C2、Ri构成一个振荡频率为1.5kHz的振荡器,其输出信号经其他5个施密特触发器IClb~IC,l,并联驱动由C3、C4和D2、D。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使C。的电压约9V。原则上,RS232的高电平为12~15V,而计算机通常工作在较低的电压,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有时仅需8V的电压就可以可靠通信。
IC3 (6N136)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到RS232接口的RxD输入端的电平由R3设置为-9V左右。当微处理器传输数据时,微处理器TxD输出端的脉冲使IC3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导通,K,端的RxD输入端电压为+9V左右。
普通二极管(1N4148)可以代替肖特基二极管(BAT 85),但是其产生的电压有点低。光耦合器6N136是高速型的,不能用一般的光耦合器。此接口电路理论上可传输高达57 600波特的数据,而实际上微处理器系统最高使用的传输率为19 200波特,因此电路完全满足需要。
上一篇:双向I2C电平转换电路
上一篇:RS232总线隔离器电路
热门点击
- S-CU(加计数器)
- RS232总线隔离器电路
- 共模和差模电感电路分析
- 助记符语言及环境语言设置
- MPS系统的加工工作单元结构图
-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静电敏感器件的分级
- 具有音调控制的立体声前置放大器电路
- 8051控制的分立元件模数转换器(ADC)电
- SIMATIC Manager自定义选项设置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