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功能
发布时间:2013/8/4 13:07:09 访问次数:1535
负反馈放大电路可分为单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和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BAS416单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又可细分为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和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两种。
①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图4. 25所示为常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其中电阻器R为电压负反馈元件,电阻器R的左端直接与输入端相连,右端又直接与输出端相连,将输出与输入回路联系起来。
首先假设某瞬时输入信号为正极(+),由于共发射极晶体三极管放大器输出的电压极性与输入的相反,则输出信号为负极(一),通过反馈元件R,将负极性的反馈信号加到基极(b),假设与信号源极性相反,使电压减小,所以反馈元件R为负反馈。
若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对地短接,通过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容器C:就会交流接地,此时就没有信号通过负反馈元件R反馈到晶体三极管基极上,电路就不存在负反馈信号了。
②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图4-26所示为常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其中电阻器R为电流负反馈元件,因为它既属于输入回路,又属于输出回路,将输入与输出回路联系起来。
图4-25 常觅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图4-26常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首先假设某瞬时输入信号为正极(+),由于发射极(e)的电压极性与基极(b)相同,也为正极(+),因此提高了晶体三极管发射极的电位。因为晶体三极管发射极电压等于输入电压,通过反馈元件R,削弱输入信号U。。的电压,所以反馈元件R为负反馈。该电阻阻值越大,整个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越小。与负反馈电阻R并联电容器C是去耦合电容器,相当于将发射极(e)的交流短路,使交流信号无负反馈作用,从而获得较大的交流放大倍数。
③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图4-27所示为常见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电阻R为两级放大器之间的反馈元件,假设某瞬时输入信号为正极(+),晶体三极管VT1和VT2各极电压极性如图4—27所示。由于晶体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输出的信号极性为正极(+),经反馈元件R反馈到晶体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上的信号极性也为正极(+),提高了晶体三极管VT1发射极的电位,从而削弱了净输入信号,故为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电路可分为单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和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BAS416单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又可细分为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和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两种。
①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图4. 25所示为常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其中电阻器R为电压负反馈元件,电阻器R的左端直接与输入端相连,右端又直接与输出端相连,将输出与输入回路联系起来。
首先假设某瞬时输入信号为正极(+),由于共发射极晶体三极管放大器输出的电压极性与输入的相反,则输出信号为负极(一),通过反馈元件R,将负极性的反馈信号加到基极(b),假设与信号源极性相反,使电压减小,所以反馈元件R为负反馈。
若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对地短接,通过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容器C:就会交流接地,此时就没有信号通过负反馈元件R反馈到晶体三极管基极上,电路就不存在负反馈信号了。
②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图4-26所示为常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其中电阻器R为电流负反馈元件,因为它既属于输入回路,又属于输出回路,将输入与输出回路联系起来。
图4-25 常觅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图4-26常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首先假设某瞬时输入信号为正极(+),由于发射极(e)的电压极性与基极(b)相同,也为正极(+),因此提高了晶体三极管发射极的电位。因为晶体三极管发射极电压等于输入电压,通过反馈元件R,削弱输入信号U。。的电压,所以反馈元件R为负反馈。该电阻阻值越大,整个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越小。与负反馈电阻R并联电容器C是去耦合电容器,相当于将发射极(e)的交流短路,使交流信号无负反馈作用,从而获得较大的交流放大倍数。
③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图4-27所示为常见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电阻R为两级放大器之间的反馈元件,假设某瞬时输入信号为正极(+),晶体三极管VT1和VT2各极电压极性如图4—27所示。由于晶体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输出的信号极性为正极(+),经反馈元件R反馈到晶体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上的信号极性也为正极(+),提高了晶体三极管VT1发射极的电位,从而削弱了净输入信号,故为负反馈。
上一篇: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结构
上一篇:差动放大器放大有用信号的原理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