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仪器仪表

分立元器件图示音调控制器

发布时间:2012/12/3 19:44:59 访问次数:1965

   分立元器件图示音调控制器电路与集成IDT71V256SA15YI电路图式音调控制器电路原理是基本相同的,只是用分立元器件构成陷波器等电路。
    1.自举射极输出器
    这种电路的实质是采用自举射极输出器来获得电子模拟电感,图7-42所示是自举射极输出器电路及等效电路。
    图7-42  自举射极输出器电路及等效电路
    电路中的VT1接成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输出器),Rl、R2对+V分压后经R3加到VT1基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偏置电阻对整个自举射级输出电路输入阻抗的影响。
    Cl是基极自举电容。这种电路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且输入阻抗具有电感特性,它等效成一个电阻R和电感L的串联电路,如图中所示。电感L大小与Rl、R2、R3、Cl的大小有关。
    图7-43所示是实用电路,这样的电路使得电子模拟电感的损耗更小。

             
    2.分立元器件图示音调控制器
    图7-44所示是分立元器件构成的10段图示音调控制器电路(只画出右声道电路,未画出的左声道电路与此对称)电路中,Al为前置放大器,VT1~VT10管及电路构成10个不同频率的电子模拟电感,再分别与1C7、1C9、1C11、1C13、1C15、1C17、1C19、1C21、1C23、1025这10只电容构成10个不同频率的陷波电路,接在1RP1~1RP10这10个频段音调控制电位器的动片上。
    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输入信号“加到Al的输入端③脚,经过放大和控制后的信号从Al的⑦脚输出,通过耦合电容1C5加到后级电路中。
    这里以1RP1控制器电路为例,说明电路工作原理。1RP1的动片与地之间接着VT1等元器件构成的陷波器,当1RP1动片向上滑动时,对信号开始提升,动片滑到最上端时对信号的提升量达到最大值。当1RP1动片向下滑动时,对信号进行衰减;当1RP1动片滑到最下端时,对信号的衰减量达到最大值。

   分立元器件图示音调控制器电路与集成IDT71V256SA15YI电路图式音调控制器电路原理是基本相同的,只是用分立元器件构成陷波器等电路。
    1.自举射极输出器
    这种电路的实质是采用自举射极输出器来获得电子模拟电感,图7-42所示是自举射极输出器电路及等效电路。
    图7-42  自举射极输出器电路及等效电路
    电路中的VT1接成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输出器),Rl、R2对+V分压后经R3加到VT1基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偏置电阻对整个自举射级输出电路输入阻抗的影响。
    Cl是基极自举电容。这种电路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且输入阻抗具有电感特性,它等效成一个电阻R和电感L的串联电路,如图中所示。电感L大小与Rl、R2、R3、Cl的大小有关。
    图7-43所示是实用电路,这样的电路使得电子模拟电感的损耗更小。

             
    2.分立元器件图示音调控制器
    图7-44所示是分立元器件构成的10段图示音调控制器电路(只画出右声道电路,未画出的左声道电路与此对称)电路中,Al为前置放大器,VT1~VT10管及电路构成10个不同频率的电子模拟电感,再分别与1C7、1C9、1C11、1C13、1C15、1C17、1C19、1C21、1C23、1025这10只电容构成10个不同频率的陷波电路,接在1RP1~1RP10这10个频段音调控制电位器的动片上。
    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输入信号“加到Al的输入端③脚,经过放大和控制后的信号从Al的⑦脚输出,通过耦合电容1C5加到后级电路中。
    这里以1RP1控制器电路为例,说明电路工作原理。1RP1的动片与地之间接着VT1等元器件构成的陷波器,当1RP1动片向上滑动时,对信号开始提升,动片滑到最上端时对信号的提升量达到最大值。当1RP1动片向下滑动时,对信号进行衰减;当1RP1动片滑到最下端时,对信号的衰减量达到最大值。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驱动板的原理分析
    先来看看原理图。图8所示为底板及其驱动示意图,FM08...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