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阶段
发布时间:2012/11/13 18:21:43 访问次数:713
从3时刻起,VT1处于截止AD603AQ状态,没有发射极电流输出,对电容C2充电结束。电容C2上已经充到的电压通过电阻R3放电,在C2放电期间,VTl -直处于截止状态。图4-14所示是电容C2放电回路示意图。
随着C2放电的进行,C2上的电压在下降,即VT1发射极电压下降,使VT1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正向电压上升。
在4时刻,VT1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又获得足够的正向电压而再度导通,VT1进入第二周期的振荡。
在3~4时刻内,VTl -直处于截止状态,所以集电极电流为零,见lC波形中的3~4段;VT1集电极电压因VT1处于截止状态而为高电位,见Uc波形中的3~4段;VT1发射极电压因电容C2的放电而逐渐减小,见UE波形中的3~4段。
同步过程分析
在场扫描电路中的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相位要与场同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相同。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发射电视信号时专门为场振荡器传送了一个同步信号,即场同步信号,用这一信号强制性地使场振荡器的振荡信号与场同步信号同频率、同相位。
场同步信号以经VD1加到T1初级绕组,经耦合由L3加到VT1基极,根据同名端标记可知,加在VT1基极的场同步信号是正电压。当VT1处于振荡问歇阶段时,VT1截止,此时场同步信号加到VT1基极,使VT1基极电压升高。因基极电压升高,VT1不用再等电容C2放电(VT1发射极电压下降)而由场同步信号直接使其提前导通,实现对VT1振荡频率的强制性控制。
由此可知,场同步信号能控制振荡器的间歇时间,说明能控制振荡周期,即能控制振荡频率,使场振荡器按照场同步信号的频率来振荡,实现场同步的控制。
(1)二极管VD1分析。电路中的二极管VDl -方面将场同步信号加到Tl初级绕组上,用场同步信号去直接同步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另外,VD1还可以用来防止场振荡信号窜到同步分离级电路中。
(2)二极管VD2分析。VD2起阻尼作用,以消除VT1截止瞬间产生的高频振荡,这一高频振荡可能击穿VT1。
在对这一电路进行分析时,将锯齿波形成电路与场振荡器联系起来一起分析,因为这样分析比较简单,易于理解。有的场振荡器要与锯齿波形成电路分开分析,不同的电路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随着C2放电的进行,C2上的电压在下降,即VT1发射极电压下降,使VT1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正向电压上升。
在4时刻,VT1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又获得足够的正向电压而再度导通,VT1进入第二周期的振荡。
在3~4时刻内,VTl -直处于截止状态,所以集电极电流为零,见lC波形中的3~4段;VT1集电极电压因VT1处于截止状态而为高电位,见Uc波形中的3~4段;VT1发射极电压因电容C2的放电而逐渐减小,见UE波形中的3~4段。
同步过程分析
在场扫描电路中的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相位要与场同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相同。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发射电视信号时专门为场振荡器传送了一个同步信号,即场同步信号,用这一信号强制性地使场振荡器的振荡信号与场同步信号同频率、同相位。
场同步信号以经VD1加到T1初级绕组,经耦合由L3加到VT1基极,根据同名端标记可知,加在VT1基极的场同步信号是正电压。当VT1处于振荡问歇阶段时,VT1截止,此时场同步信号加到VT1基极,使VT1基极电压升高。因基极电压升高,VT1不用再等电容C2放电(VT1发射极电压下降)而由场同步信号直接使其提前导通,实现对VT1振荡频率的强制性控制。
由此可知,场同步信号能控制振荡器的间歇时间,说明能控制振荡周期,即能控制振荡频率,使场振荡器按照场同步信号的频率来振荡,实现场同步的控制。
(1)二极管VD1分析。电路中的二极管VDl -方面将场同步信号加到Tl初级绕组上,用场同步信号去直接同步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另外,VD1还可以用来防止场振荡信号窜到同步分离级电路中。
(2)二极管VD2分析。VD2起阻尼作用,以消除VT1截止瞬间产生的高频振荡,这一高频振荡可能击穿VT1。
在对这一电路进行分析时,将锯齿波形成电路与场振荡器联系起来一起分析,因为这样分析比较简单,易于理解。有的场振荡器要与锯齿波形成电路分开分析,不同的电路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从3时刻起,VT1处于截止AD603AQ状态,没有发射极电流输出,对电容C2充电结束。电容C2上已经充到的电压通过电阻R3放电,在C2放电期间,VTl -直处于截止状态。图4-14所示是电容C2放电回路示意图。
随着C2放电的进行,C2上的电压在下降,即VT1发射极电压下降,使VT1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正向电压上升。
在4时刻,VT1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又获得足够的正向电压而再度导通,VT1进入第二周期的振荡。
在3~4时刻内,VTl -直处于截止状态,所以集电极电流为零,见lC波形中的3~4段;VT1集电极电压因VT1处于截止状态而为高电位,见Uc波形中的3~4段;VT1发射极电压因电容C2的放电而逐渐减小,见UE波形中的3~4段。
同步过程分析
在场扫描电路中的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相位要与场同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相同。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发射电视信号时专门为场振荡器传送了一个同步信号,即场同步信号,用这一信号强制性地使场振荡器的振荡信号与场同步信号同频率、同相位。
场同步信号以经VD1加到T1初级绕组,经耦合由L3加到VT1基极,根据同名端标记可知,加在VT1基极的场同步信号是正电压。当VT1处于振荡问歇阶段时,VT1截止,此时场同步信号加到VT1基极,使VT1基极电压升高。因基极电压升高,VT1不用再等电容C2放电(VT1发射极电压下降)而由场同步信号直接使其提前导通,实现对VT1振荡频率的强制性控制。
由此可知,场同步信号能控制振荡器的间歇时间,说明能控制振荡周期,即能控制振荡频率,使场振荡器按照场同步信号的频率来振荡,实现场同步的控制。
(1)二极管VD1分析。电路中的二极管VDl -方面将场同步信号加到Tl初级绕组上,用场同步信号去直接同步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另外,VD1还可以用来防止场振荡信号窜到同步分离级电路中。
(2)二极管VD2分析。VD2起阻尼作用,以消除VT1截止瞬间产生的高频振荡,这一高频振荡可能击穿VT1。
在对这一电路进行分析时,将锯齿波形成电路与场振荡器联系起来一起分析,因为这样分析比较简单,易于理解。有的场振荡器要与锯齿波形成电路分开分析,不同的电路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随着C2放电的进行,C2上的电压在下降,即VT1发射极电压下降,使VT1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正向电压上升。
在4时刻,VT1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又获得足够的正向电压而再度导通,VT1进入第二周期的振荡。
在3~4时刻内,VTl -直处于截止状态,所以集电极电流为零,见lC波形中的3~4段;VT1集电极电压因VT1处于截止状态而为高电位,见Uc波形中的3~4段;VT1发射极电压因电容C2的放电而逐渐减小,见UE波形中的3~4段。
同步过程分析
在场扫描电路中的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相位要与场同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相同。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发射电视信号时专门为场振荡器传送了一个同步信号,即场同步信号,用这一信号强制性地使场振荡器的振荡信号与场同步信号同频率、同相位。
场同步信号以经VD1加到T1初级绕组,经耦合由L3加到VT1基极,根据同名端标记可知,加在VT1基极的场同步信号是正电压。当VT1处于振荡问歇阶段时,VT1截止,此时场同步信号加到VT1基极,使VT1基极电压升高。因基极电压升高,VT1不用再等电容C2放电(VT1发射极电压下降)而由场同步信号直接使其提前导通,实现对VT1振荡频率的强制性控制。
由此可知,场同步信号能控制振荡器的间歇时间,说明能控制振荡周期,即能控制振荡频率,使场振荡器按照场同步信号的频率来振荡,实现场同步的控制。
(1)二极管VD1分析。电路中的二极管VDl -方面将场同步信号加到Tl初级绕组上,用场同步信号去直接同步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另外,VD1还可以用来防止场振荡信号窜到同步分离级电路中。
(2)二极管VD2分析。VD2起阻尼作用,以消除VT1截止瞬间产生的高频振荡,这一高频振荡可能击穿VT1。
在对这一电路进行分析时,将锯齿波形成电路与场振荡器联系起来一起分析,因为这样分析比较简单,易于理解。有的场振荡器要与锯齿波形成电路分开分析,不同的电路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热门点击
- RC滤波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 宽带随机+正弦混合随机振动试验
- 典型串联调整型稳压电路详解及电路故障分析
- 宽带+窄带混合随机振动
- 应力应变曲线
- 零漂
-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控制
- 双管电子滤波器电路
- 印制板组件焊接后PCB基板上起泡的原因与解决
- 电子滤波器电路
推荐技术资料
- DS2202型示波器试用
- 说起数字示波器,普源算是国内的老牌子了,FQP8N6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