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模拟技术

GF型复合阻尼隔振器

发布时间:2012/10/26 20:39:33 访问次数:1107

    GF型复合阻尼隔振器是上海交通TLC0831ID大学在1980年研发的新型隔振器。其结构原理如图5-91所示,力学模型如图5-92所示。
    由力学模型可见,其阻尼力由一组与基础弹性连接的干摩擦阻尼Fp、弹簧(刚度为岛)及另一组由橡胶外壳4提供三轴向的黏滞阻尼c并联组成。支承在圆柱弹簧(ki)上的三块锥形尼龙摩擦块1与螺杆表面的摩擦力提供垂向弹性支承的干摩擦阻尼力Fu,;支承在弹簧上的水平动摩擦片2与静摩擦片3间的摩擦力,提供水平弹性支承干摩擦阻尼力兀:。因此,该隔振器在三个轴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模型(见图5-92),由于同时存在c和F,u,故称为复合阻尼。其弹簧刚度由相对安置的两个锥弹簧k和两个k并联提供线性弹性特性。该隔振器的弹性阻尼特性均呈现非线性特性,在最大传递率处有跳跃现象(F<15Hz,77max≤1.5;F>15Hz,r7max<0.45)。并且当激励较大时,传递率跳跃也较大,如车载环境,77max≤3(f<15Hz),77< 0.3(F>15Hz)。由于该隔振器允许较大的位移,故具有较好的隔振缓冲性能。    
    在使用时,应有支承架将其托起。支承器的高度办应大于轴向最大位移瓦与支承面以下高度D。之和(h>D+bm)。此时,设备底部与支架底部基面高度日应大于隔振器高度G与轴向最大位移氏之和,即H>G+8n,如GF350~GF900,Ⅳ>123(105+18)mm。

          
    近来,由于电子设备所处环境日益恶劣,该类隔振器所采用的摩擦片材料易磨损,且墨又不宜过大,故提供的Fu不足以抑制大位移激励环境下的系统共振,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深感遗憾的是,白于它采用了橡胶外壳4,在大位移环境下的耐久试验后,往往因为出现橡胶层龟裂现象,而被判为“隔振器失效”的不合格结论,导致用户更换新隔振器进而增加成本。

    GF型复合阻尼隔振器是上海交通TLC0831ID大学在1980年研发的新型隔振器。其结构原理如图5-91所示,力学模型如图5-92所示。
    由力学模型可见,其阻尼力由一组与基础弹性连接的干摩擦阻尼Fp、弹簧(刚度为岛)及另一组由橡胶外壳4提供三轴向的黏滞阻尼c并联组成。支承在圆柱弹簧(ki)上的三块锥形尼龙摩擦块1与螺杆表面的摩擦力提供垂向弹性支承的干摩擦阻尼力Fu,;支承在弹簧上的水平动摩擦片2与静摩擦片3间的摩擦力,提供水平弹性支承干摩擦阻尼力兀:。因此,该隔振器在三个轴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模型(见图5-92),由于同时存在c和F,u,故称为复合阻尼。其弹簧刚度由相对安置的两个锥弹簧k和两个k并联提供线性弹性特性。该隔振器的弹性阻尼特性均呈现非线性特性,在最大传递率处有跳跃现象(F<15Hz,77max≤1.5;F>15Hz,r7max<0.45)。并且当激励较大时,传递率跳跃也较大,如车载环境,77max≤3(f<15Hz),77< 0.3(F>15Hz)。由于该隔振器允许较大的位移,故具有较好的隔振缓冲性能。    
    在使用时,应有支承架将其托起。支承器的高度办应大于轴向最大位移瓦与支承面以下高度D。之和(h>D+bm)。此时,设备底部与支架底部基面高度日应大于隔振器高度G与轴向最大位移氏之和,即H>G+8n,如GF350~GF900,Ⅳ>123(105+18)mm。

          
    近来,由于电子设备所处环境日益恶劣,该类隔振器所采用的摩擦片材料易磨损,且墨又不宜过大,故提供的Fu不足以抑制大位移激励环境下的系统共振,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深感遗憾的是,白于它采用了橡胶外壳4,在大位移环境下的耐久试验后,往往因为出现橡胶层龟裂现象,而被判为“隔振器失效”的不合格结论,导致用户更换新隔振器进而增加成本。

相关技术资料
10-26GF型复合阻尼隔振器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