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传感与控制

前置放大级

发布时间:2012/7/15 13:08:09 访问次数:1130

    前置放大级的作用是高保S3M(1N5408)真地放大较微弱的声音信号(如话筒输出的信号)。话筒又称传声器,其作用是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常将输出阻抗低于600Q的称为低阻话筒,将输出阻抗高于600 Q的称为高阻话筒。此外,由于话筒输入信号非常小,因此加强屏蔽和匹配等措施以抑制噪声非常重要。
    前置放大电路可采用由运放构成的同相放大器或反相放大器来实现,设计的放大器放大倍数为10。用作前置放大器的运放组件除了要求输入失调电压小、噪声低外,还要求其输入阻抗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一般而言,双极性运算放大器适合于低阻抗话筒,场效应管型运算放大器适合于高阻抗话筒。
    音调控制器
    音调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规律调节扩音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从而达到补偿声学特性、美化音色等目的。它能对音频范围内的若干个频段点分别进行提升和衰减。
    音调控制电路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衰减式和负反馈式。为简便起见,可采图中,C1、C2、R。-构成高音调节器,R1、R2、C3、C4、R5。构成低音调节器。其中电路参数满足R1≥R:,电位器R2,和R1。的阻值远大于R1、R2。
    与有关电阻相比,Cl、C2的容抗在高频时足够小,在中、低频时足够大,Cl、C2能让高频信号通过,但不让中、低频信号通过,即C,与C2对于高音信号可视为短路,而对于中、低音信号则视为开路;而C3、C4的容抗则在高、中频时足够小,在低频时足够大,C3、C4则让高、中频信号都通过,但不让低频信号通过,即C3与C4对于高、中音信号可视为短路,而对于低音信号则视为开路。

             
    当高音控制RP1,的滑动端移向图示位置上端时(相应于滑动端与上端之间阻值最小,RPz相同),高音提升达最大,因为通过C,的高音全部送到输出端;反之,当RP1滑动端处于最下端时高音衰减最大,因为通过C4、R2,的高音经C:衰减到地。
    当低音控制RPz的滑动端处于上端时,因为C4、R2的阻抗随频率的降低而增大,所以来自R,的所有频率的低音获得最大提升;反之,当R。。的滑动端位于T端时,因为R1、C3的阻抗随频率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输出端的低音衰减最大。
    当高音控制RP2和低音控制RPz的滑动端均处于中间位置时,该控制电路组成一个衰减量为201g[(Rz+0.5RP2)/(R2+R+RP2)ldB的分压器,控制曲线呈一水平线,响应十分平直。

    前置放大级的作用是高保S3M(1N5408)真地放大较微弱的声音信号(如话筒输出的信号)。话筒又称传声器,其作用是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常将输出阻抗低于600Q的称为低阻话筒,将输出阻抗高于600 Q的称为高阻话筒。此外,由于话筒输入信号非常小,因此加强屏蔽和匹配等措施以抑制噪声非常重要。
    前置放大电路可采用由运放构成的同相放大器或反相放大器来实现,设计的放大器放大倍数为10。用作前置放大器的运放组件除了要求输入失调电压小、噪声低外,还要求其输入阻抗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一般而言,双极性运算放大器适合于低阻抗话筒,场效应管型运算放大器适合于高阻抗话筒。
    音调控制器
    音调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规律调节扩音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从而达到补偿声学特性、美化音色等目的。它能对音频范围内的若干个频段点分别进行提升和衰减。
    音调控制电路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衰减式和负反馈式。为简便起见,可采图中,C1、C2、R。-构成高音调节器,R1、R2、C3、C4、R5。构成低音调节器。其中电路参数满足R1≥R:,电位器R2,和R1。的阻值远大于R1、R2。
    与有关电阻相比,Cl、C2的容抗在高频时足够小,在中、低频时足够大,Cl、C2能让高频信号通过,但不让中、低频信号通过,即C,与C2对于高音信号可视为短路,而对于中、低音信号则视为开路;而C3、C4的容抗则在高、中频时足够小,在低频时足够大,C3、C4则让高、中频信号都通过,但不让低频信号通过,即C3与C4对于高、中音信号可视为短路,而对于低音信号则视为开路。

             
    当高音控制RP1,的滑动端移向图示位置上端时(相应于滑动端与上端之间阻值最小,RPz相同),高音提升达最大,因为通过C,的高音全部送到输出端;反之,当RP1滑动端处于最下端时高音衰减最大,因为通过C4、R2,的高音经C:衰减到地。
    当低音控制RPz的滑动端处于上端时,因为C4、R2的阻抗随频率的降低而增大,所以来自R,的所有频率的低音获得最大提升;反之,当R。。的滑动端位于T端时,因为R1、C3的阻抗随频率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输出端的低音衰减最大。
    当高音控制RP2和低音控制RPz的滑动端均处于中间位置时,该控制电路组成一个衰减量为201g[(Rz+0.5RP2)/(R2+R+RP2)ldB的分压器,控制曲线呈一水平线,响应十分平直。

上一篇:任务引导

上一篇:推动放大级

相关技术资料
7-15前置放大级
相关IC型号
S3M(1N5408)
暂无最新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滑雪绕桩机器人
   本例是一款非常有趣,同时又有一定调试难度的玩法。EDE2116AB...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