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ChipScope Pro CORE Inserter模块方式插入设计中
发布时间:2008/9/11 0:00:00 访问次数:1353
(1)运行ise 10.x navigator,打开设计文件。
(2)为建立.cdc(chipscope definition & connection)文件,选择【project】→【newsource】命令,弹出源程序设置界面。选择【chipscope definition and connection file】文件类型,并输入文件名test_chip,如图1所示。
图1输入文件名
(3)单击【next】按钮,选择需要调试和插入的设计文件。
(4)单击【next】后单击【finish】按钮,按钮,选择需要插入和测试的模块(针对多模块或分层设计而言)。然将test_chip.cdc文件,插入到工程文件中,如图2所示。
图2 插入文件到工程文件中
(5)在【sources in project】窗口中,双击test_chi.cdc文件,设置chipscope pro的参数。在设置过程中,将自动完成输入/输出文件.ngc的指定和器件类型的设置,如图3所示。由于chipscope pro在ise 10.x工程管理器中启动,因此这些文件和器件类型都不能修改。
■ 【use srl16s】复选框:用来控制core生成时是否便用srll6和srl16e逻辑元素。如果不选择该复选框,将会用触发器和多路选择器来代替,从而带来更多的逻辑资源消耗并降低性能:选择该复选框将会有更好的优化效果。
图3 启动chipscope pro core inserter模块
■ 【use rpms】复选框:用来控制是否用相关布局宏(relationally placed macros)来生成一个独立的core,该复选框能阻止布局布线器对区域内用于放置chipscope pro内核的所有逻辑进行布局优化。
菜单栏中的菜单项及其功能如下。
■file:包含常见文件操作等命令,其中【refresh netlist】命令用于更新网表。当输入的网表发生变化时,chipscope pro会提示自动更新网表,设计者也可以使用该命令来手工更新网表。
■edit:其中包含创建新的集成逻辑分析单元的【new ila unit】,或创建新的ila/atc单元的【new ila/atc unit】,删除单元的【remove unit】,以及选择参数的【 preferences 】等命令。
■insert:包含【insert core】命令。当设置ila core的各项参数后,可以利用这个命令
把集成逻辑分析仪的网表插入到原设计的网表中。
(6)单击【next】按钮,弹出【chipscope pro core inserter】窗口,如图4所示。该窗口用于指定是否禁止在jtag时钟上插入bufg。默认值为在jtag时钟上插入一个全局时钟缓冲器。如果选中【disable jtag clock bufg insertion】复选框,在布局布线时将使用普通布线资源,而不是全局时钟布线资源。
图4 【chipscope pro core inserter】窗口
注意:除非在全局时钟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才选择禁止插入bufg,因为*用普通布线资源,会左jtag时钟线上产生较大的布线延时偏移(skew),破坏待分析信号乏间的时序关系,此当使用普通布线资源时,建议附加相应的约束,尽可能减小jtag时钟线上的延迟对测试精的影响、
(7)单击【next】按钮 将弹出【select inegrated logic analyzer options】设置界面。
【trigger parameters】选项组用于设置触发输人和匹配单元参数,以及触发条件数,如图5所示。
图5 【trigger parameters】选项组
■在【number of input trigger pods】下拉列表框中可以选择相应的ila core输人触发端口的数目,每个ila core最多可以提供16个输入触发端凵.符个触发端口的参数将在下方分别列出,包括触发宽度、触发条件判断单元的类型和数目。触发端口由一条
或多条信号线组成,信号线的数称为“触发宽度”,触发宽度最多可达256。触发匹配单元是-个比较器,它和触发端口相连,用于检测触发端冂足否满足特定的条件。一个触发端凵可以有1~16个触发匹配单元,这些触发条件判断单元可以组合起来构成逻辑分析仪的触发条件,用于捕获数据。触发匹配单九设甘得越多,占用的逻辑资源越多。因此在满足设定触发条件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触发队配单元的数目。
■ 在触发条件选项组【tdgger condition senings】中设置是否便能触发队列器和队列器深度,一旦设置,可以将标准布尔方程式触
(1)运行ise 10.x navigator,打开设计文件。
(2)为建立.cdc(chipscope definition & connection)文件,选择【project】→【newsource】命令,弹出源程序设置界面。选择【chipscope definition and connection file】文件类型,并输入文件名test_chip,如图1所示。
图1输入文件名
(3)单击【next】按钮,选择需要调试和插入的设计文件。
(4)单击【next】后单击【finish】按钮,按钮,选择需要插入和测试的模块(针对多模块或分层设计而言)。然将test_chip.cdc文件,插入到工程文件中,如图2所示。
图2 插入文件到工程文件中
(5)在【sources in project】窗口中,双击test_chi.cdc文件,设置chipscope pro的参数。在设置过程中,将自动完成输入/输出文件.ngc的指定和器件类型的设置,如图3所示。由于chipscope pro在ise 10.x工程管理器中启动,因此这些文件和器件类型都不能修改。
■ 【use srl16s】复选框:用来控制core生成时是否便用srll6和srl16e逻辑元素。如果不选择该复选框,将会用触发器和多路选择器来代替,从而带来更多的逻辑资源消耗并降低性能:选择该复选框将会有更好的优化效果。
图3 启动chipscope pro core inserter模块
■ 【use rpms】复选框:用来控制是否用相关布局宏(relationally placed macros)来生成一个独立的core,该复选框能阻止布局布线器对区域内用于放置chipscope pro内核的所有逻辑进行布局优化。
菜单栏中的菜单项及其功能如下。
■file:包含常见文件操作等命令,其中【refresh netlist】命令用于更新网表。当输入的网表发生变化时,chipscope pro会提示自动更新网表,设计者也可以使用该命令来手工更新网表。
■edit:其中包含创建新的集成逻辑分析单元的【new ila unit】,或创建新的ila/atc单元的【new ila/atc unit】,删除单元的【remove unit】,以及选择参数的【 preferences 】等命令。
■insert:包含【insert core】命令。当设置ila core的各项参数后,可以利用这个命令
把集成逻辑分析仪的网表插入到原设计的网表中。
(6)单击【next】按钮,弹出【chipscope pro core inserter】窗口,如图4所示。该窗口用于指定是否禁止在jtag时钟上插入bufg。默认值为在jtag时钟上插入一个全局时钟缓冲器。如果选中【disable jtag clock bufg insertion】复选框,在布局布线时将使用普通布线资源,而不是全局时钟布线资源。
图4 【chipscope pro core inserter】窗口
注意:除非在全局时钟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才选择禁止插入bufg,因为*用普通布线资源,会左jtag时钟线上产生较大的布线延时偏移(skew),破坏待分析信号乏间的时序关系,此当使用普通布线资源时,建议附加相应的约束,尽可能减小jtag时钟线上的延迟对测试精的影响、
(7)单击【next】按钮 将弹出【select inegrated logic analyzer options】设置界面。
【trigger parameters】选项组用于设置触发输人和匹配单元参数,以及触发条件数,如图5所示。
图5 【trigger parameters】选项组
■在【number of input trigger pods】下拉列表框中可以选择相应的ila core输人触发端口的数目,每个ila core最多可以提供16个输入触发端凵.符个触发端口的参数将在下方分别列出,包括触发宽度、触发条件判断单元的类型和数目。触发端口由一条
或多条信号线组成,信号线的数称为“触发宽度”,触发宽度最多可达256。触发匹配单元是-个比较器,它和触发端口相连,用于检测触发端冂足否满足特定的条件。一个触发端凵可以有1~16个触发匹配单元,这些触发条件判断单元可以组合起来构成逻辑分析仪的触发条件,用于捕获数据。触发匹配单九设甘得越多,占用的逻辑资源越多。因此在满足设定触发条件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触发队配单元的数目。
■ 在触发条件选项组【tdgger condition senings】中设置是否便能触发队列器和队列器深度,一旦设置,可以将标准布尔方程式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