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传感与控制

同频正弦信号间相位差测量的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6 0:00:00 访问次数:1164

        

    

    

    摘要:介绍了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倍频电路实现的两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测量的设计,并对该系统的硬、软件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单片机,倍频电路,相位差

    

    1引言

    本设计目的在于测量出任意两相同频率正弦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并将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具体实现方法为:先通过比较电路将两路同频信号分别转换为相应的脉冲信号,然后将其中的一路信号通过反相器取反后与另一路信号相与,得到一等脉宽的脉冲波形,此脉冲波形的脉宽t,即表示两信号的相位差。将原信号对应的任意一路脉冲信号(周期为t)倍频后,作为单片机计数器的计数脉冲,并对相位差脉冲记数,得记数值为w。设倍频电路的倍频系数为a,则记数脉冲周期为t/a,可得到两信号相位差角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360/a,n为常数,是相位测量系统的最小精确度。

    经过单片机系统编程即可实现此简单运算式,并将运算结果q送led显示。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2 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分析与设计

    整个系统硬件电路由比较整形电路、倍频电路、单片机at89c51及显示电路组成。

    2.1 比较整形电路

    电路采用电压比较器lm339。lm339内有4个电压比较器,取其中的两个比较器即可。两路信号分别接两个比较器同相输入端,将反相输入端接地,即构成过零比较电路。两比较器输出即转换为脉冲信号。将其中一路脉冲通过反相器cc4069取反后与另一路信号通过与门cc4081相与,可得一等脉宽的脉冲信号,此脉宽即记载着两输入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我们称之为相位差脉宽。转换过程见图2。

    

    

    

    2.2 倍频电路

    由相位差计算公式可知,倍频系数a越大,测量精度就越高,测量越准确。本电路采用a=720的倍频电路,因此相位测量精度为n=360/720=0.5°,可以满足实际需要。倍频电路由锁相环集成电路cc4046和双bcd(binary-codeddecimalnotation)同步加法计数器cc4518组成。电路框图如图3所示。

    两片cc4518双bcd同步加法计数器分别实现10分频和72分频。分频器的输出信号与锁相环的输入信号fi相一致时,锁相环芯片锁存输出的信号频率为fo=afi,从而实现倍频。假如输入信号频率fi=50hz,则输出频率fo=36khz。

    

    

    

    2.3 单片机处理及显示电路

    本系统数据处理和显示控制采用at89c51单片机。原理简图如图4所示。

    

    

    

    单片机需要处理2路输入脉冲,分别为相位差脉冲和经过倍频电路得到的计数脉冲。要求在相位差脉冲为高电平时对记数脉冲进行计数,并对计数值进行软件处理并予以显示。因此,可将相位差脉冲作为计数器工作的门控脉冲,从at89c51的p3.2/int0管脚输入,而将计数脉冲从p3.4/t0管脚输入,这样,门控制位gate0使定时器t0的启动计数受int0的控制。当gate0和tr0均为1时,只有引脚p3.2/int0输入为高电平,t0才允许计数。利用gate0的这个功能,可以方便地检测出相位差脉宽的外部记数脉冲值w。

    根据计算公式q=w×n=0.5w即可求出相位差值。将数据q送显示电路显示,由于相位差值q的范围为0~180°,考虑到可能有一位小数位(w为奇数时),因此采用4位8段led数码管显示。设计中将at89c51的p0口作为8段显示的段选位,p0.0~p0.7分别对应数码管的abcdefgh段。将p2口作为位选位,p2.0~p2.3分别对应从高到低的4位数码管位选端,采用动态扫描显示技术。由于该种显示电路较为简单,在此不再赘述。

    当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用作计数器,来自相应的外部输入引脚t0

        

    

    

    摘要:介绍了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倍频电路实现的两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测量的设计,并对该系统的硬、软件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单片机,倍频电路,相位差

    

    1引言

    本设计目的在于测量出任意两相同频率正弦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并将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具体实现方法为:先通过比较电路将两路同频信号分别转换为相应的脉冲信号,然后将其中的一路信号通过反相器取反后与另一路信号相与,得到一等脉宽的脉冲波形,此脉冲波形的脉宽t,即表示两信号的相位差。将原信号对应的任意一路脉冲信号(周期为t)倍频后,作为单片机计数器的计数脉冲,并对相位差脉冲记数,得记数值为w。设倍频电路的倍频系数为a,则记数脉冲周期为t/a,可得到两信号相位差角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360/a,n为常数,是相位测量系统的最小精确度。

    经过单片机系统编程即可实现此简单运算式,并将运算结果q送led显示。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2 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分析与设计

    整个系统硬件电路由比较整形电路、倍频电路、单片机at89c51及显示电路组成。

    2.1 比较整形电路

    电路采用电压比较器lm339。lm339内有4个电压比较器,取其中的两个比较器即可。两路信号分别接两个比较器同相输入端,将反相输入端接地,即构成过零比较电路。两比较器输出即转换为脉冲信号。将其中一路脉冲通过反相器cc4069取反后与另一路信号通过与门cc4081相与,可得一等脉宽的脉冲信号,此脉宽即记载着两输入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我们称之为相位差脉宽。转换过程见图2。

    

    

    

    2.2 倍频电路

    由相位差计算公式可知,倍频系数a越大,测量精度就越高,测量越准确。本电路采用a=720的倍频电路,因此相位测量精度为n=360/720=0.5°,可以满足实际需要。倍频电路由锁相环集成电路cc4046和双bcd(binary-codeddecimalnotation)同步加法计数器cc4518组成。电路框图如图3所示。

    两片cc4518双bcd同步加法计数器分别实现10分频和72分频。分频器的输出信号与锁相环的输入信号fi相一致时,锁相环芯片锁存输出的信号频率为fo=afi,从而实现倍频。假如输入信号频率fi=50hz,则输出频率fo=36khz。

    

    

    

    2.3 单片机处理及显示电路

    本系统数据处理和显示控制采用at89c51单片机。原理简图如图4所示。

    

    

    

    单片机需要处理2路输入脉冲,分别为相位差脉冲和经过倍频电路得到的计数脉冲。要求在相位差脉冲为高电平时对记数脉冲进行计数,并对计数值进行软件处理并予以显示。因此,可将相位差脉冲作为计数器工作的门控脉冲,从at89c51的p3.2/int0管脚输入,而将计数脉冲从p3.4/t0管脚输入,这样,门控制位gate0使定时器t0的启动计数受int0的控制。当gate0和tr0均为1时,只有引脚p3.2/int0输入为高电平,t0才允许计数。利用gate0的这个功能,可以方便地检测出相位差脉宽的外部记数脉冲值w。

    根据计算公式q=w×n=0.5w即可求出相位差值。将数据q送显示电路显示,由于相位差值q的范围为0~180°,考虑到可能有一位小数位(w为奇数时),因此采用4位8段led数码管显示。设计中将at89c51的p0口作为8段显示的段选位,p0.0~p0.7分别对应数码管的abcdefgh段。将p2口作为位选位,p2.0~p2.3分别对应从高到低的4位数码管位选端,采用动态扫描显示技术。由于该种显示电路较为简单,在此不再赘述。

    当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用作计数器,来自相应的外部输入引脚t0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滑雪绕桩机器人
   本例是一款非常有趣,同时又有一定调试难度的玩法。EDE2116AB...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