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遥控电路中455kHz陶瓷谐振电路的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567
    
    
    陶瓷谐振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陶瓷谐振的特性
    
    陶瓷谐振器类似于石英晶体,是一个压电器件,可以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也可以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当外加的交流电场的频率和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发生共振时,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会发生在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上。陶瓷谐振器具有对激励信号频率十分敏感的突出特点。
    
    在电路分析中,陶瓷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cs为静电电容,r为振荡损耗等效电阻,c为弹性等效电容,l为机械振动等效电感。
    
    
    
    振荡电路
    
    本设计采用的陶瓷谐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其中m0和m1一起构成反相放大器,提供振荡电路所需要的180度相移;osci和osco两端接陶瓷谐振器,和c0、c1一起构成选频网络,同时再次提供180度相移;r0是反馈电阻,为放大器的输入提供偏置;r1为相位补偿电阻,其大小由m0和m1的尺寸决定,在频率比较低的应用中,r1甚至可以为0。选用不同特征频率的陶瓷谐振器后,这个电路就可以产生相应的振荡频率。m2和m3构成输出缓冲电路,可以增大振荡器的振荡幅度和负载能力,同时把振荡整理成方波形式输出。由于反馈电阻r0一般较大,为106欧姆级,所以在cmos集成电路设计中,常用传输门代替此电阻,减少芯片面积,降低功耗,如图3所示。
    
    
    
    
    
    红外遥控电路中陶瓷谐振电路的设计
    
    为了节省资源,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振荡电路的设计中,所用结构要尽量简单,要把电容集成到芯片内部。因为电容在芯片中占的面积相对较大,所以电容要尽量小,但又必须让电路能振荡。带控制端的陶瓷谐振电路如图4所示。
    
    
    
    一般,在红外遥控发射电路中,振荡部分有一个标识按键的使能信号ctrl。一旦有按键,ctrl信号为1,则m7关断,m1和m6等效为一个n管,与m0共同构成振荡反相器;当无按键时,ctrl为0,m7导通,把输出缓冲的输入电平钳位到高电平,数字时钟输出为低,系统停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无按键时降低功耗,同时可以使遥控芯片内的时序不至于混乱。
    
    osci和osco外接455khz陶瓷谐振器(红外遥控电路的振荡频率一般都为455khz)。电路中采用大长宽比的传输门做反馈电阻,这样可以减少面积,提高性能,减少用n+层做电阻时的对偏效应,而且降低功耗。由于半导体中电子迁移率大约为空穴迁移率的2倍,为了做到n管和p管对称,p管的宽长比一般大约为n管的2倍,所以在此传输门电阻中,n管的尺寸为0.5/300,p管为0.5/660。同理,反相放大器中m0、m1、m6尺寸均为2.5/1.5,m1和m6构成大致为2.5/3的n管(暂称为m1-6)。输出缓冲m2和m3采用制造厂家的标准库参数尺寸,都为2.5/0.5。由于振荡频率不是很高,所以电阻r1可以去掉。c0和c1的大小决定着整个电路的大小,它们取值相等,最小值取18pf。
    
    电路中作为反相放大器的m0和m1-6的尺寸比较重要,流片中试验了3种尺寸,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vppl和vpph分别指振荡波形的最小电压值和最大电压值,由数据可知,虽然第3种起振电压较高,但是在振荡时,波形的高低电压差明显大于前两者,振荡效果好,尤其是在3v工作电压下更为显著,而且不需增加外部电容和内部限流电阻,大大节省了芯片面积,提高了性能。所以本设计采用第3种方案。
    
    陶瓷谐振电路的暂态分析
    
    将陶瓷谐振器用图1中的等效电路代替,cs为2pf,r为100,l为18mh,c为16pf,振荡频率为455khz。把陶瓷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并接在图4中的osci和osco上,ctrl端接高电平。采用南科公司的工艺库,在cadence中进行spectre仿真,波形图如图5所示。仿真
    
    
    陶瓷谐振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陶瓷谐振的特性
    
    陶瓷谐振器类似于石英晶体,是一个压电器件,可以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也可以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当外加的交流电场的频率和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发生共振时,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会发生在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上。陶瓷谐振器具有对激励信号频率十分敏感的突出特点。
    
    在电路分析中,陶瓷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cs为静电电容,r为振荡损耗等效电阻,c为弹性等效电容,l为机械振动等效电感。
    
    
    
    振荡电路
    
    本设计采用的陶瓷谐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其中m0和m1一起构成反相放大器,提供振荡电路所需要的180度相移;osci和osco两端接陶瓷谐振器,和c0、c1一起构成选频网络,同时再次提供180度相移;r0是反馈电阻,为放大器的输入提供偏置;r1为相位补偿电阻,其大小由m0和m1的尺寸决定,在频率比较低的应用中,r1甚至可以为0。选用不同特征频率的陶瓷谐振器后,这个电路就可以产生相应的振荡频率。m2和m3构成输出缓冲电路,可以增大振荡器的振荡幅度和负载能力,同时把振荡整理成方波形式输出。由于反馈电阻r0一般较大,为106欧姆级,所以在cmos集成电路设计中,常用传输门代替此电阻,减少芯片面积,降低功耗,如图3所示。
    
    
    
    
    
    红外遥控电路中陶瓷谐振电路的设计
    
    为了节省资源,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振荡电路的设计中,所用结构要尽量简单,要把电容集成到芯片内部。因为电容在芯片中占的面积相对较大,所以电容要尽量小,但又必须让电路能振荡。带控制端的陶瓷谐振电路如图4所示。
    
    
    
    一般,在红外遥控发射电路中,振荡部分有一个标识按键的使能信号ctrl。一旦有按键,ctrl信号为1,则m7关断,m1和m6等效为一个n管,与m0共同构成振荡反相器;当无按键时,ctrl为0,m7导通,把输出缓冲的输入电平钳位到高电平,数字时钟输出为低,系统停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无按键时降低功耗,同时可以使遥控芯片内的时序不至于混乱。
    
    osci和osco外接455khz陶瓷谐振器(红外遥控电路的振荡频率一般都为455khz)。电路中采用大长宽比的传输门做反馈电阻,这样可以减少面积,提高性能,减少用n+层做电阻时的对偏效应,而且降低功耗。由于半导体中电子迁移率大约为空穴迁移率的2倍,为了做到n管和p管对称,p管的宽长比一般大约为n管的2倍,所以在此传输门电阻中,n管的尺寸为0.5/300,p管为0.5/660。同理,反相放大器中m0、m1、m6尺寸均为2.5/1.5,m1和m6构成大致为2.5/3的n管(暂称为m1-6)。输出缓冲m2和m3采用制造厂家的标准库参数尺寸,都为2.5/0.5。由于振荡频率不是很高,所以电阻r1可以去掉。c0和c1的大小决定着整个电路的大小,它们取值相等,最小值取18pf。
    
    电路中作为反相放大器的m0和m1-6的尺寸比较重要,流片中试验了3种尺寸,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vppl和vpph分别指振荡波形的最小电压值和最大电压值,由数据可知,虽然第3种起振电压较高,但是在振荡时,波形的高低电压差明显大于前两者,振荡效果好,尤其是在3v工作电压下更为显著,而且不需增加外部电容和内部限流电阻,大大节省了芯片面积,提高了性能。所以本设计采用第3种方案。
    
    陶瓷谐振电路的暂态分析
    
    将陶瓷谐振器用图1中的等效电路代替,cs为2pf,r为100,l为18mh,c为16pf,振荡频率为455khz。把陶瓷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并接在图4中的osci和osco上,ctrl端接高电平。采用南科公司的工艺库,在cadence中进行spectre仿真,波形图如图5所示。仿真
热门点击
- ALLEGRO布线缺点之我见
- PCB LAYOUT技术大全---初学者必看
- 统一的电路仿真验证平台的设计
- 用等效性检查验证连续改变
- SoC原型验证技术的研究
- 视频窗口控制器设计
- 正确的印制电路板布局可改善动态范围
- 基于模糊控制的迟早门同步器及其FPGA实现
- 红外遥控电路中455kHz陶瓷谐振电路的设计
- 基于FPGA的多路脉冲重复频率跟踪器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