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接口电路

增强型并行口EPP协议及其在CAN监控节点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7/9/10 0:00:00 访问次数:651

   

    摘 要: 针对微机并行口在CAN监控节点中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微机并行口EPP协议和CAN监控节点的设计。

    关键词: 并行口EPP协议 CAN总线 CAN总线监控节点SJA1000CAN控制芯片82C250CAN控制器接口芯片

    1 增强型并行口EPP协议

    利用微机的标准串并口进行通信、控制和数据采集等是微机应用者所关心的课题。在过去,通常采用标准并行口(SPP)或RS232来进行通信、控制和数据采集,其速度和灵活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是因为RS232通讯速率较低;而标准并行口(SPP)进行数据采集时,由于数据线是单向的,因而不得不用状态线来完成数据的输入,状态线可用端口只有5位,最后还得进行字节或字的拼接。这既多花费时间又增加程序的复杂性,还不能取得较高的数据传输率。

    微机标准并行口SPP的局限性限制了并行口在高速通信、控制和数据采集等方面的进一步应用。为此,Intel Xicom和Zenith公司发起制定了EPP(Enhenced Parallel Port)协议,极大地改善了PC机并行口的数据传输能力,使得利用并行口的数据传输率接近标准PC内部ISA总线的传输率。应用时,需在PC机的BIOS setup中将并行口设置成EPP方式。

    1.1 EPP协议的信号定义

    EPP协议是一种与标准并行口兼容且能完成双向数据传输的协议。该协议定义的并行口更象一个开放的总线,为用户提供了更强大功能和更灵活的设计手段。设计者可以灵活应用这些单/双向信号以满足各自的特殊要求。表1列出了EPP信号的定义及描述。

    1.2 EPP寄存器

    简单地,从软件角度来看,EPP协议定义的信号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的寄存器。在PC机中,并行口的基地址为378H,该地址为包含读入和读出两个寄存器的双缓冲寄存器,对应AD0…AD7双向数据/地址端口,输入操作时使用读入寄存器;输出操作时使用读出寄存器。单向状态端口和单向控制端口的寄存器地址分别为379H和37AH,其定义见表2。

    在控制端口中,IRQ ENABLE为中断允许标志位,中断信号由状态端口的INTR引入;READ ENABLE为数据端口读允许标志位,高电平时将外部信号写进读入寄存器378H,低电平时内部数据通过读出寄存器378H向外输出,这两个标志位只能通过软件进行设置。在DOS方式或WINDOWS的DOS窗口下,可通过DEBUG软件的I(读)命令和O(写)命令对三个寄存器的状态进行观察和改写:

   C:\>DEBUG

    -I 378 ;读入数据/地址寄存器的内容

    04 ;内容为04H

    -O 378 5A ;向数据/地址端口输出数据5AH

    -I 378

    5A ;内容变为5AH

    -I 379 ;读入状态端口的内容

    7E ;内容为7EH

    -I 37A ;读入控制寄存器的内容

    CC ;内容为CCH

    -O 37A BF;向控制端口输出BFH

    -I 37A

    BF ;内容变为BFH

    -O 37A EC ;置位READ ENABLE,外部总线上的数据进入数据/地址寄存器378

    -I 378

    FF ;外部总线悬浮时电平为高

    1.3 EPP并行口

    EPP并行口的端口定义如图1中DB25所示。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EPP并行口具有8位双向数据端口、状态端口和控制端口,因此,若辅以适当的定义,EPP并行口即可作为8位总线灵活使用。

    2 基于EPP的CAN监控节点的设计

    CAN总线是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通信速率可达1Mbps,通信距离可达10km。CAN协议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块进行编码,使网络内的节点个数在理论上不受限

   

    摘 要: 针对微机并行口在CAN监控节点中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微机并行口EPP协议和CAN监控节点的设计。

    关键词: 并行口EPP协议 CAN总线 CAN总线监控节点SJA1000CAN控制芯片82C250CAN控制器接口芯片

    1 增强型并行口EPP协议

    利用微机的标准串并口进行通信、控制和数据采集等是微机应用者所关心的课题。在过去,通常采用标准并行口(SPP)或RS232来进行通信、控制和数据采集,其速度和灵活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是因为RS232通讯速率较低;而标准并行口(SPP)进行数据采集时,由于数据线是单向的,因而不得不用状态线来完成数据的输入,状态线可用端口只有5位,最后还得进行字节或字的拼接。这既多花费时间又增加程序的复杂性,还不能取得较高的数据传输率。

    微机标准并行口SPP的局限性限制了并行口在高速通信、控制和数据采集等方面的进一步应用。为此,Intel Xicom和Zenith公司发起制定了EPP(Enhenced Parallel Port)协议,极大地改善了PC机并行口的数据传输能力,使得利用并行口的数据传输率接近标准PC内部ISA总线的传输率。应用时,需在PC机的BIOS setup中将并行口设置成EPP方式。

    1.1 EPP协议的信号定义

    EPP协议是一种与标准并行口兼容且能完成双向数据传输的协议。该协议定义的并行口更象一个开放的总线,为用户提供了更强大功能和更灵活的设计手段。设计者可以灵活应用这些单/双向信号以满足各自的特殊要求。表1列出了EPP信号的定义及描述。

    1.2 EPP寄存器

    简单地,从软件角度来看,EPP协议定义的信号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的寄存器。在PC机中,并行口的基地址为378H,该地址为包含读入和读出两个寄存器的双缓冲寄存器,对应AD0…AD7双向数据/地址端口,输入操作时使用读入寄存器;输出操作时使用读出寄存器。单向状态端口和单向控制端口的寄存器地址分别为379H和37AH,其定义见表2。

    在控制端口中,IRQ ENABLE为中断允许标志位,中断信号由状态端口的INTR引入;READ ENABLE为数据端口读允许标志位,高电平时将外部信号写进读入寄存器378H,低电平时内部数据通过读出寄存器378H向外输出,这两个标志位只能通过软件进行设置。在DOS方式或WINDOWS的DOS窗口下,可通过DEBUG软件的I(读)命令和O(写)命令对三个寄存器的状态进行观察和改写:

   C:\>DEBUG

    -I 378 ;读入数据/地址寄存器的内容

    04 ;内容为04H

    -O 378 5A ;向数据/地址端口输出数据5AH

    -I 378

    5A ;内容变为5AH

    -I 379 ;读入状态端口的内容

    7E ;内容为7EH

    -I 37A ;读入控制寄存器的内容

    CC ;内容为CCH

    -O 37A BF;向控制端口输出BFH

    -I 37A

    BF ;内容变为BFH

    -O 37A EC ;置位READ ENABLE,外部总线上的数据进入数据/地址寄存器378

    -I 378

    FF ;外部总线悬浮时电平为高

    1.3 EPP并行口

    EPP并行口的端口定义如图1中DB25所示。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EPP并行口具有8位双向数据端口、状态端口和控制端口,因此,若辅以适当的定义,EPP并行口即可作为8位总线灵活使用。

    2 基于EPP的CAN监控节点的设计

    CAN总线是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通信速率可达1Mbps,通信距离可达10km。CAN协议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块进行编码,使网络内的节点个数在理论上不受限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放大器
    为了在听音乐时不影响家人,我萌生了做一台耳机放大器的想...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