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接口电路

10G以太网的UTOPIA接口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682

        

    

    

     摘要:介绍了10g以太网的技术特点、协议层结构及帧格式,并概述了utopia接口。为了实现10g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的连接,采用utopia leve14协议并介绍了实现10g以太网utopia接口的设计方案与实现,给出了功能模块图。为降低芯片功耗,采用并行设计方案。 关键词:10g以太网 mac utopia xgmii 功耗 以太网以其成本低、高可靠性、安装简便、维护容易和易扩展等优点成为非常流行的局域网技术。从1973年问世至今,以太网不断改进,速率等级从10mbps、100mbps提高到1000mbps,应用范围从局域网扩展到城域网。由于汇聚的1000mbps需要更高速率的以太网技术,于是10g以太网应运而生。10g以太网标准ieee802.3ae的基础上,添加了广域网接口,不仅继承了以太网技术,而且提高了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子层速率到10gbps,使得局域网用户更有效地使用多媒体以及其它数据应用。这种技术能够应用到多种类型的网络,并能利用统一的以太网技术建立范围更广阔的网络。10g以太网有以下主要特点:(1)网络连通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高;(2)只支持全双工模式,传送媒体只能是光纤;(3)不使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协议;(4)使用64b/66b和8b/10b两种编码方式;(5)具有支持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接口,网络范围扩展到10km。 1 10g以太网协议层结构 10g以太网基于下面的技术:位于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mac层,以及介于mac层和物理层的xgmii(10g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10g介质无关接口)。物理层又包括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物理编码子层)、pma(physical media attachment,牧师介质附属子层)、pmd(physical media dependent,物理介质相关子层)。 图1是10g以太网的协议结构。其中lli(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层)在网络层和介质访问控制之间提供选择。mac层负责对网络的访问、mac寻址、帧类型识别等与帧相关的操作。reconciliation(适配层)是mac层和物理层之间的通路。xgmii在mac层和物理层之间提供了一个标准接口,使得mac层能适应不同的物理层。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物理编码子层)主要负责对来自mac层数据的编码和解码。pma(physical media attachment,物理介质附属子层)负责把编码转换为适应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同时完成数据解码的同步。pmd(physical media dependent,物理介质相关子层)负责信号的传送包括信号的放大、调制和波的整形。不同的pmd设备支持不同的物理介质。mdi(media 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相关接口)定义了对应于不同的物理介质和pmd设备所采用的连接器类型。10g以太网协议在xgmii接口下增加wis子层(wan interface sublayer,广域网接口子层),可以让10g以太网帧能够在目前广域网中广泛使用的sonet/sdh体系中传输。

    

     2 帧格式 10g以太网的mac帧不必像千兆以太网那样拆分/封装帧结构,更适合高速交换。图2为10g以太网的mac帧格式。为了在现有的广域网上传输10g以太网帧,mac层还负责把10gbps速率匹配成9.058464gbps速率。 3 utopia接口实现 3.1 utopia接口 utopia(universal test & operations phy interface for atm)接口是atm论坛定义的一个重要的设备内部接口,是物理层与上层逻辑边界的具体物理实现。目前有四个等级的utopia规范,本文采用的utopia leve14协议,它支持点对点的高速互联。其数据宽度可以是32比特、16比特或者8比特,基本的接口工作速率可达415mhz。除了数据信号,还有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控制数据或控制字是否在数据总线上传输。流控、寻址和其他控制功能均通过数据总线带内传输,减少了接口信号线的数量。由于对称性,utopia level4协议非常适合链路层端对端通信。当数据包在物理层和链路层传输时,发送方向(tx)指从链路层到物理层,反之为接收方向(rx)。图3是utopia接口示意图,显然它是物理层和链路层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并可在芯片内部实现。 3.2 utopia接口实现 utopia接口的信号采用图2所示的mac帧格式,帧长度从64字节到1518字节。图4是10g以太网的utopia接口功能模块图,分为数据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发送端口从链路层发送下行数据到物理层,接收端口从物理层发送数据到链路层。端口的地址部迟疑不决宽度为8比特。接收端口有32比特的rx_data信号、rx_ctrl控制信号和rx_clk时钟信号,发送端口有32比特的tx_data信号、tx_ctrl时钟信号。 接收方向的模块主要完成以太帧的接收,并根据mac控制帧进行流量控制。来自xgmii接口的数据首先送入“帧类型检查”模块,此模块分

        

    

    

     摘要:介绍了10g以太网的技术特点、协议层结构及帧格式,并概述了utopia接口。为了实现10g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的连接,采用utopia leve14协议并介绍了实现10g以太网utopia接口的设计方案与实现,给出了功能模块图。为降低芯片功耗,采用并行设计方案。 关键词:10g以太网 mac utopia xgmii 功耗 以太网以其成本低、高可靠性、安装简便、维护容易和易扩展等优点成为非常流行的局域网技术。从1973年问世至今,以太网不断改进,速率等级从10mbps、100mbps提高到1000mbps,应用范围从局域网扩展到城域网。由于汇聚的1000mbps需要更高速率的以太网技术,于是10g以太网应运而生。10g以太网标准ieee802.3ae的基础上,添加了广域网接口,不仅继承了以太网技术,而且提高了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子层速率到10gbps,使得局域网用户更有效地使用多媒体以及其它数据应用。这种技术能够应用到多种类型的网络,并能利用统一的以太网技术建立范围更广阔的网络。10g以太网有以下主要特点:(1)网络连通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高;(2)只支持全双工模式,传送媒体只能是光纤;(3)不使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协议;(4)使用64b/66b和8b/10b两种编码方式;(5)具有支持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接口,网络范围扩展到10km。 1 10g以太网协议层结构 10g以太网基于下面的技术:位于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mac层,以及介于mac层和物理层的xgmii(10g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10g介质无关接口)。物理层又包括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物理编码子层)、pma(physical media attachment,牧师介质附属子层)、pmd(physical media dependent,物理介质相关子层)。 图1是10g以太网的协议结构。其中lli(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层)在网络层和介质访问控制之间提供选择。mac层负责对网络的访问、mac寻址、帧类型识别等与帧相关的操作。reconciliation(适配层)是mac层和物理层之间的通路。xgmii在mac层和物理层之间提供了一个标准接口,使得mac层能适应不同的物理层。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物理编码子层)主要负责对来自mac层数据的编码和解码。pma(physical media attachment,物理介质附属子层)负责把编码转换为适应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同时完成数据解码的同步。pmd(physical media dependent,物理介质相关子层)负责信号的传送包括信号的放大、调制和波的整形。不同的pmd设备支持不同的物理介质。mdi(media 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相关接口)定义了对应于不同的物理介质和pmd设备所采用的连接器类型。10g以太网协议在xgmii接口下增加wis子层(wan interface sublayer,广域网接口子层),可以让10g以太网帧能够在目前广域网中广泛使用的sonet/sdh体系中传输。

    

     2 帧格式 10g以太网的mac帧不必像千兆以太网那样拆分/封装帧结构,更适合高速交换。图2为10g以太网的mac帧格式。为了在现有的广域网上传输10g以太网帧,mac层还负责把10gbps速率匹配成9.058464gbps速率。 3 utopia接口实现 3.1 utopia接口 utopia(universal test & operations phy interface for atm)接口是atm论坛定义的一个重要的设备内部接口,是物理层与上层逻辑边界的具体物理实现。目前有四个等级的utopia规范,本文采用的utopia leve14协议,它支持点对点的高速互联。其数据宽度可以是32比特、16比特或者8比特,基本的接口工作速率可达415mhz。除了数据信号,还有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控制数据或控制字是否在数据总线上传输。流控、寻址和其他控制功能均通过数据总线带内传输,减少了接口信号线的数量。由于对称性,utopia level4协议非常适合链路层端对端通信。当数据包在物理层和链路层传输时,发送方向(tx)指从链路层到物理层,反之为接收方向(rx)。图3是utopia接口示意图,显然它是物理层和链路层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并可在芯片内部实现。 3.2 utopia接口实现 utopia接口的信号采用图2所示的mac帧格式,帧长度从64字节到1518字节。图4是10g以太网的utopia接口功能模块图,分为数据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发送端口从链路层发送下行数据到物理层,接收端口从物理层发送数据到链路层。端口的地址部迟疑不决宽度为8比特。接收端口有32比特的rx_data信号、rx_ctrl控制信号和rx_clk时钟信号,发送端口有32比特的tx_data信号、tx_ctrl时钟信号。 接收方向的模块主要完成以太帧的接收,并根据mac控制帧进行流量控制。来自xgmii接口的数据首先送入“帧类型检查”模块,此模块分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放大器
    为了在听音乐时不影响家人,我萌生了做一台耳机放大器的想...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