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N2410LA飞机的牵引路线
发布时间:2019/11/20 21:47:15 访问次数:1355
VN2410LA遇到情况时,应使用事先约定的有效联络方法通知牵引车司机停止牵引飞机。在推/拖飞机进出机库和复杂区域时,如:无滑行线、小于安全距离等,必须派有监护人员。监护人员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飞机的牵引路线、区域复杂情况、能见度、飞机停放密度等情况决定。
牵引飞机前的准备工作,牵引飞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各项:
检查飞机两侧对应油箱的油量应平衡,必要时进行导油操作;
检查飞机刹车压力应在正常范围内;
检查飞机机轮压力和减震柱压缩量应正常;
安装起落架地面安全销、前起落架转弯销;
关好登机门、货舱门和各种检查门;
检查飞机上的设各和可能发生移动的物品应放置稳妥;
打开飞机驾驶舱左侧窗并接通飞机内话系统,保证飞机内外通话清晰;
检查适用该机型的牵引杆上的部件处于正常状态,将牵引杆连接到飞机上;
检查飞机周围以及行驶路线范围内应无影响牵引的障碍物;
在大风天气时,只有在符合维修手册规定的风速限制时,方可牵引飞机;
夜间或能见度较差时,应接通航行灯和防撞灯并确认其工作正常。
牵引飞机的速度和转弯角度,在开阔地带牵引,飞机的直线行驶速度不10 kn√h。通过障碍、复杂区域(无滑行线,小于安全距离和进出机库的区域)、有坡度地带的速度不应超过5 klll/h。夜间和特殊天气拖飞机时的速度不得超过5 krn/h不得超过3 km/h。引飞机进人停机位置的速度不得超过3km/h。推飞机的拖推飞机转弯时应缓慢进行,不得超过该型飞机的最大牵引转弯角度。
正常拖行的最,大转弯极限标识被漆成红色的条带,位于前起落架舱门上。
牵引飞机的程序,维修人员应首先将牵引杆与飞机连接好,再指挥牵引车司机将牵引车与牵引杆连接好。
指挥员在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撤出轮挡,戴好耳机向飞机上人员发出松刹车的指令。此时驾驶舱人员应首先通过内话耳机提醒地面指挥员前轮转弯销是否插好,在得到确认后方可松开刹车并向地面人员发出刹车已松开的信号。地面指挥员接到信号后应观察位于前起落架上的刹车指示灯并确认刹车已松开后,向牵引车司机发出开始牵引飞机的指令。
在飞机移动期间,地面指挥员应注意与拖车、牵引杆、前起落架机轮、主起落架机轮之间保持至少3m以上的距离,还要注意观察拖行中的飞机与停放的飞机或移动中的障碍物之间最近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瘸翼展在24m以下的飞机的净
距不小于3m;翼展在24~36m的飞机的净距不小于4.5m;翼展在36m以上的飞机净距不小于7.5m。
在夜间或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牵引飞机时,应打开航行灯和防撞灯,如有故障不能打开时,应加派监护人员为牵引车引导和监护飞机。遇有大雨、大雾、大风、大雪、黄沙等复杂天气情况时,维修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从牵引车的驾驶舱至所牵引飞机机翼尖、尾翼尖的视线清晰可辨,要加强地面指挥和引导,加强机头、两机翼尖、机尾等各部位的监护。由于牵引道面存在冰雪使得牵引车打滑时,必须将冰雪清除后方可牵引飞机。
在即将到达指定停机位置时,地面指挥员应命令牵引车司机停车,下车后站在该型飞机前起落架机轮所应停止的黄线标识旁边,指挥牵引车缓缓前行。飞机停稳后,地面指挥员通过内话耳机通知机上人员实施停留刹车,在确认飞机停留刹车已刹好之后,挡好轮挡,再将牵引车与牵引杆的连接端脱开,并指挥牵引车司机驾驶牵引车慢速驶离飞机。最后将牵引杆从飞机上取下,并将其挂到牵引车上,牵引杆由牵引车带回并摆放至规定的位置。
推飞机的规定应参照牵引飞机的规定执行。
飞机的地面滑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3145.33的规定,飞机的滑行只允许该飞机的驾驶员执行。对于现代大型商用飞机而言,飞机的地面滑行一般是指飞机落地后沿滑行线行驶并最终进人指定停机位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进港滑行”。此外还包括“出港滑行”,即飞机由滑行道上的指定位置沿滑行线驶离站坪直至起飞跑道的过程。因此,在地面维护人员可视范围内的飞机的滑行安全以及与滑行紧密衔接的地面准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飞机出港滑行前的地面操作,在飞机出港时,地面维护人员负责指挥拖车将飞机推至滑行道上的指定位置启动发动机。这个过程与前面论述的飞机牵引过程是有很大区别的,例如:司机操纵拖车沿滑行线倒推飞机的难度大、视野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分配注意力等。负责地面指挥的维护人员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再加上飞机上的人员换成了驾驶员,如果双方的沟通和配合不够默契,就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倒推飞机的工作对地面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地面维护人员必须熟悉该型飞机滑行路线周围区域现时的环境设施情况和间距限制要求,在推飞机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能够做出预先判断。在拥挤的或受限制的区域,如:机库附近、机坪外围终端区域、飞机集中停放区域等,夜间以及恶劣天气条件下需要加派更多的地面人员作为观察员来帮助观察大翼的间隔。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航班运营高峰期间,滑行道附近过往的飞机和勤务车辆/人员十分频繁,负责指挥的地面人员很可能会过于专注前方目标的动态而忽略了拖车、拖把、机轮与自身所处位置之间也正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一危险情况,因此地面指挥人员应当有意识地适时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飞机推到位后,地面维护人员应当使用飞行内话耳机指示机组操作停留刹车并确认刹车已保持住,在前起落架机轮前后放置好轮挡。需要注意的是,曾经发生过一架737机组因忙于执行航前的快速检查程序或专心于同塔台进行通讯联系而忘记实施停留刹车,险些对地面人员造成伤害。因此,任何掉以轻心、偷懒、不使用轮挡或者没有正确放置轮挡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在发动机启动前,地面维护人员应观察并确信滑行道周围的道面是清洁的,没有冰、雪、油污或其他外来物,不存在其他可预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过往人员、过往车辆以及自身安全等。为此,负责观察发动机运转情况的地面指挥人员必须熟知该型飞机发动机在地面运行时的危险区域(见图9-1和图9-2)。在发动机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转后,机组应通知地面人员发动机已准各好。地面维护人员摘下内话耳机并盖好盖板,撤除轮挡和前起落架转弯销,站在离机头稍前一点,并在左机翼翼尖线上,臣能看到驾驶员的眼睛。在机长发出请求滑行的手势后,再次确认滑行道道面清洁,滑行线周围区域没有障碍物后,平伸手臂指向滑行方向,同时挥摆另一个持有转弯销的手臂向机长展示转弯销已取下。
VN2410LA遇到情况时,应使用事先约定的有效联络方法通知牵引车司机停止牵引飞机。在推/拖飞机进出机库和复杂区域时,如:无滑行线、小于安全距离等,必须派有监护人员。监护人员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飞机的牵引路线、区域复杂情况、能见度、飞机停放密度等情况决定。
牵引飞机前的准备工作,牵引飞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各项:
检查飞机两侧对应油箱的油量应平衡,必要时进行导油操作;
检查飞机刹车压力应在正常范围内;
检查飞机机轮压力和减震柱压缩量应正常;
安装起落架地面安全销、前起落架转弯销;
关好登机门、货舱门和各种检查门;
检查飞机上的设各和可能发生移动的物品应放置稳妥;
打开飞机驾驶舱左侧窗并接通飞机内话系统,保证飞机内外通话清晰;
检查适用该机型的牵引杆上的部件处于正常状态,将牵引杆连接到飞机上;
检查飞机周围以及行驶路线范围内应无影响牵引的障碍物;
在大风天气时,只有在符合维修手册规定的风速限制时,方可牵引飞机;
夜间或能见度较差时,应接通航行灯和防撞灯并确认其工作正常。
牵引飞机的速度和转弯角度,在开阔地带牵引,飞机的直线行驶速度不10 kn√h。通过障碍、复杂区域(无滑行线,小于安全距离和进出机库的区域)、有坡度地带的速度不应超过5 klll/h。夜间和特殊天气拖飞机时的速度不得超过5 krn/h不得超过3 km/h。引飞机进人停机位置的速度不得超过3km/h。推飞机的拖推飞机转弯时应缓慢进行,不得超过该型飞机的最大牵引转弯角度。
正常拖行的最,大转弯极限标识被漆成红色的条带,位于前起落架舱门上。
牵引飞机的程序,维修人员应首先将牵引杆与飞机连接好,再指挥牵引车司机将牵引车与牵引杆连接好。
指挥员在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撤出轮挡,戴好耳机向飞机上人员发出松刹车的指令。此时驾驶舱人员应首先通过内话耳机提醒地面指挥员前轮转弯销是否插好,在得到确认后方可松开刹车并向地面人员发出刹车已松开的信号。地面指挥员接到信号后应观察位于前起落架上的刹车指示灯并确认刹车已松开后,向牵引车司机发出开始牵引飞机的指令。
在飞机移动期间,地面指挥员应注意与拖车、牵引杆、前起落架机轮、主起落架机轮之间保持至少3m以上的距离,还要注意观察拖行中的飞机与停放的飞机或移动中的障碍物之间最近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瘸翼展在24m以下的飞机的净
距不小于3m;翼展在24~36m的飞机的净距不小于4.5m;翼展在36m以上的飞机净距不小于7.5m。
在夜间或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牵引飞机时,应打开航行灯和防撞灯,如有故障不能打开时,应加派监护人员为牵引车引导和监护飞机。遇有大雨、大雾、大风、大雪、黄沙等复杂天气情况时,维修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从牵引车的驾驶舱至所牵引飞机机翼尖、尾翼尖的视线清晰可辨,要加强地面指挥和引导,加强机头、两机翼尖、机尾等各部位的监护。由于牵引道面存在冰雪使得牵引车打滑时,必须将冰雪清除后方可牵引飞机。
在即将到达指定停机位置时,地面指挥员应命令牵引车司机停车,下车后站在该型飞机前起落架机轮所应停止的黄线标识旁边,指挥牵引车缓缓前行。飞机停稳后,地面指挥员通过内话耳机通知机上人员实施停留刹车,在确认飞机停留刹车已刹好之后,挡好轮挡,再将牵引车与牵引杆的连接端脱开,并指挥牵引车司机驾驶牵引车慢速驶离飞机。最后将牵引杆从飞机上取下,并将其挂到牵引车上,牵引杆由牵引车带回并摆放至规定的位置。
推飞机的规定应参照牵引飞机的规定执行。
飞机的地面滑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3145.33的规定,飞机的滑行只允许该飞机的驾驶员执行。对于现代大型商用飞机而言,飞机的地面滑行一般是指飞机落地后沿滑行线行驶并最终进人指定停机位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进港滑行”。此外还包括“出港滑行”,即飞机由滑行道上的指定位置沿滑行线驶离站坪直至起飞跑道的过程。因此,在地面维护人员可视范围内的飞机的滑行安全以及与滑行紧密衔接的地面准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飞机出港滑行前的地面操作,在飞机出港时,地面维护人员负责指挥拖车将飞机推至滑行道上的指定位置启动发动机。这个过程与前面论述的飞机牵引过程是有很大区别的,例如:司机操纵拖车沿滑行线倒推飞机的难度大、视野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分配注意力等。负责地面指挥的维护人员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再加上飞机上的人员换成了驾驶员,如果双方的沟通和配合不够默契,就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倒推飞机的工作对地面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地面维护人员必须熟悉该型飞机滑行路线周围区域现时的环境设施情况和间距限制要求,在推飞机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能够做出预先判断。在拥挤的或受限制的区域,如:机库附近、机坪外围终端区域、飞机集中停放区域等,夜间以及恶劣天气条件下需要加派更多的地面人员作为观察员来帮助观察大翼的间隔。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航班运营高峰期间,滑行道附近过往的飞机和勤务车辆/人员十分频繁,负责指挥的地面人员很可能会过于专注前方目标的动态而忽略了拖车、拖把、机轮与自身所处位置之间也正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一危险情况,因此地面指挥人员应当有意识地适时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飞机推到位后,地面维护人员应当使用飞行内话耳机指示机组操作停留刹车并确认刹车已保持住,在前起落架机轮前后放置好轮挡。需要注意的是,曾经发生过一架737机组因忙于执行航前的快速检查程序或专心于同塔台进行通讯联系而忘记实施停留刹车,险些对地面人员造成伤害。因此,任何掉以轻心、偷懒、不使用轮挡或者没有正确放置轮挡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在发动机启动前,地面维护人员应观察并确信滑行道周围的道面是清洁的,没有冰、雪、油污或其他外来物,不存在其他可预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过往人员、过往车辆以及自身安全等。为此,负责观察发动机运转情况的地面指挥人员必须熟知该型飞机发动机在地面运行时的危险区域(见图9-1和图9-2)。在发动机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转后,机组应通知地面人员发动机已准各好。地面维护人员摘下内话耳机并盖好盖板,撤除轮挡和前起落架转弯销,站在离机头稍前一点,并在左机翼翼尖线上,臣能看到驾驶员的眼睛。在机长发出请求滑行的手势后,再次确认滑行道道面清洁,滑行线周围区域没有障碍物后,平伸手臂指向滑行方向,同时挥摆另一个持有转弯销的手臂向机长展示转弯销已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