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显示光电

HD64082A纹线对同轴电缆

发布时间:2019/11/4 22:10:06 访问次数:885

HD64082A信号地线的接地方式(a)共用地线串联一点接地;(b)独立地线并联一点接地;(c)独立地线并联多点接地。

如图10-16(b)所示,这种接地方式的各电路的电位只与本电路的地电流及地线阻抗有关,不受其他电路影响。这种方式用得较多,而且最适用于低频。但需很多根地线,布线复杂。这种接地方式会造成各地线间的电感耦合、电容耦合,因此不适用于高频。当频率升高,特别是当地线长度是%波长的奇数倍时,地线阻抗变得很高,地线变成了向外辐射干扰信号的天线。

           

有时也可用串、并联综合的单点接地体系,在既要减小干扰又要简单可行两方面统筹兼顾。故可将各低电平单元电路在一条地线上串联引至电源;各高电平单元电路在另一条地线上串联引至电源。在有些设各中至少要有三个分开的地线:一条是低电平电路的地线(称为信号地线);另一条是继电器、电动机和高电平电路的地线(称为噪声地线);还有一条是设各的机壳地线(称为金属件地线或屏蔽地线)。若设备使用交流电源时,则电源线的保护地线应和机壳地线相连,并将这些地线汇合在一点接入大地。

多点接地方式,通常一点接地的系统在高频的情况下,接地导线的电感可能很大。为了降低地线阻抗,在高频段都使用多点接地方式。在多点接地时,地线常用导电导带条连成网络(或是一整块金属板),各电路单元分别连至最近的地线上。为减小地阻抗的干扰,应使电路单元接地的连线最短。工作在甚高频(30~300 MHz)的电路,连线长度应短于2.5 cm。一般,频率在1MHz以下可采用一点接地方式;当高于10MHz时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频率在1~10 MHz之间时,如用一点接地,其地线长度不得超过波长的1/20,否则应采用多点接地。

电缆屏蔽层的接地点的选择,在低频情况下,即电缆长度远小于波长时,一般采用单点接地的屏蔽层,低频同轴电缆与屏蔽绞线较好的接地方式如图10-17所示。图中指出,为了抑制地电压干扰,可取在放大器端   图10-17 电缆屏敝层昀早点璜地屏蔽的纹线对同轴电缆,屏蔽的绞线对单点接地或在电源端单点接地,但不能两端同时接地。

          

对于高频情况,如果电缆的线长接近于1/4波长时,就应采用多点接地。一般取每隔1/10波长有一个点接地,至少应在屏蔽层的两个端点接地。图10-18给出了较好的两端接地方式。该接地方式使地回路电流只经过低阻屏蔽层而不经过绞线或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因而可以抑制地回路干扰。

             

屏蔽层的两端接地,滤波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概念,实践表明,即使对一个经过很好设计并且具有正确的屏蔽和接地措施的系统,也仍然会有不需要的能量传导进入此系统,致使系统的性能降低或引起系统的失灵。滤波器可以把这些不需要的传输能量减小到使系统能满意地工作的电平上,这是因为在滤波器的通带内,滤波器对能量传输的衰减很小,使能量很容易通过。而在通带之外,传输能量则受到很大的衰减,从而抑制了能量的传输。正因为滤波器具有这样的作用(是别的抑制方法难以起到的作用),所以滤波器是一种抑制干扰的很有效的手段,也就是说,滤波器对于实现电磁兼容,对电磁干扰进行控制来说是很重要的。

下面介绍滤波器的基本知识及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有关概念。

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及频率特性,滤波器可以定义为一个网络,是由集总或分布参数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或是它们的某种组合所构成的。这样的网络能使某些频率成分易于通过而称为通带,而阻碍其他一些频率成分的通过称为阻带。也就是说,滤波器的通带是指这样的频率范围,在此频率范围内的能量传输只有很小或没有衰减。而滤波器的阻带则是指对能量传输衰减很大的频率范

围。

描述滤波器性能的最主要的参量是插入损耗Lin,其定义为

Lin=201g(U1/y2)

式中,比为信号源通过滤波器在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t71为不接滤波器时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

插入损耗的大小是随工作频率的不同而变化的,通常把插入损耗随频率的变化曲线称为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按其频率特性可把滤波器大体上分为四种,即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表10-1列出了各种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曲线。屏蔽的绞线对

同轴电缆为DsI=DsA・Dsu应用中,可利用其中一个输人端作为串行数据输人的使能端。例如,令DsA=1,则允许Ds:的串行数据进人移位寄存器;反之,DsA=

0,则禁止Ds:而输人逻辑0。在Q7~o0端可得到8位并行数据输出,同时在07端得到串行输出。

多功能双向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有时需要对移位寄存器的数据流向加以控制,实现数据的双向移动,其中一个方向称为右移,另一个方向则为左移,这种移位寄存器称为双向移位寄存器。由于国家标准规定,逻辑图中的最低有效位(LSB)到最高有效位(MSB)的电路排列顺序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因此,定义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从低位触发器移向高位为右移,移向低位为左移。这一点与通常计算机程序中的规定相反,后者从二进制数的自然排列考虑,将数据移向高位定义为左移,反之为右移。

为了扩展逻辑功能和增加使用的灵活性,某些双向移位寄存器集成电路产品又附加了并行输人、并行输出等功能。图6,5.5所示是上述几种工作模式的简化示意图。

多功能移位寄存器工作模式简图,图6.5.6所示是实现数据保持、右移、左移、并行置人和并行输出的一种电路方案。图中的D触发器FF汛是Ⅳ位移位寄存器中的第m位触发器,在其数据输人端插人了一个4选1数据选择器MUXn,用2位编码输入s1、sO控制MUXm,来选择触发器输人信号D况的来源。当sl=so=o时,选择该触发器本身的输出om,次态为o;+1=Dn=0;,使触发器保持状态不变;当sl FO,s。=1时,触发器FFm"的输出o尼~1被选中,故CP脉冲上升沿到来时,FFⅡ存人FFm~1此前的逻辑值,即%+I=o;~1,而crl=0】,从而实现右移功能;类似地,当s1=1,s。=o时,MUXm选择on十l’实现左移功能;而当s1=so=1时,则选择并行输人数据D纭,其次态O1+l=D几,从而完成并行数据的置人功能。上述四种操作概述于表6.5.3,此外,在各触发器的输出端ou.




HD64082A信号地线的接地方式(a)共用地线串联一点接地;(b)独立地线并联一点接地;(c)独立地线并联多点接地。

如图10-16(b)所示,这种接地方式的各电路的电位只与本电路的地电流及地线阻抗有关,不受其他电路影响。这种方式用得较多,而且最适用于低频。但需很多根地线,布线复杂。这种接地方式会造成各地线间的电感耦合、电容耦合,因此不适用于高频。当频率升高,特别是当地线长度是%波长的奇数倍时,地线阻抗变得很高,地线变成了向外辐射干扰信号的天线。

           

有时也可用串、并联综合的单点接地体系,在既要减小干扰又要简单可行两方面统筹兼顾。故可将各低电平单元电路在一条地线上串联引至电源;各高电平单元电路在另一条地线上串联引至电源。在有些设各中至少要有三个分开的地线:一条是低电平电路的地线(称为信号地线);另一条是继电器、电动机和高电平电路的地线(称为噪声地线);还有一条是设各的机壳地线(称为金属件地线或屏蔽地线)。若设备使用交流电源时,则电源线的保护地线应和机壳地线相连,并将这些地线汇合在一点接入大地。

多点接地方式,通常一点接地的系统在高频的情况下,接地导线的电感可能很大。为了降低地线阻抗,在高频段都使用多点接地方式。在多点接地时,地线常用导电导带条连成网络(或是一整块金属板),各电路单元分别连至最近的地线上。为减小地阻抗的干扰,应使电路单元接地的连线最短。工作在甚高频(30~300 MHz)的电路,连线长度应短于2.5 cm。一般,频率在1MHz以下可采用一点接地方式;当高于10MHz时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频率在1~10 MHz之间时,如用一点接地,其地线长度不得超过波长的1/20,否则应采用多点接地。

电缆屏蔽层的接地点的选择,在低频情况下,即电缆长度远小于波长时,一般采用单点接地的屏蔽层,低频同轴电缆与屏蔽绞线较好的接地方式如图10-17所示。图中指出,为了抑制地电压干扰,可取在放大器端   图10-17 电缆屏敝层昀早点璜地屏蔽的纹线对同轴电缆,屏蔽的绞线对单点接地或在电源端单点接地,但不能两端同时接地。

          

对于高频情况,如果电缆的线长接近于1/4波长时,就应采用多点接地。一般取每隔1/10波长有一个点接地,至少应在屏蔽层的两个端点接地。图10-18给出了较好的两端接地方式。该接地方式使地回路电流只经过低阻屏蔽层而不经过绞线或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因而可以抑制地回路干扰。

             

屏蔽层的两端接地,滤波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概念,实践表明,即使对一个经过很好设计并且具有正确的屏蔽和接地措施的系统,也仍然会有不需要的能量传导进入此系统,致使系统的性能降低或引起系统的失灵。滤波器可以把这些不需要的传输能量减小到使系统能满意地工作的电平上,这是因为在滤波器的通带内,滤波器对能量传输的衰减很小,使能量很容易通过。而在通带之外,传输能量则受到很大的衰减,从而抑制了能量的传输。正因为滤波器具有这样的作用(是别的抑制方法难以起到的作用),所以滤波器是一种抑制干扰的很有效的手段,也就是说,滤波器对于实现电磁兼容,对电磁干扰进行控制来说是很重要的。

下面介绍滤波器的基本知识及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有关概念。

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及频率特性,滤波器可以定义为一个网络,是由集总或分布参数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或是它们的某种组合所构成的。这样的网络能使某些频率成分易于通过而称为通带,而阻碍其他一些频率成分的通过称为阻带。也就是说,滤波器的通带是指这样的频率范围,在此频率范围内的能量传输只有很小或没有衰减。而滤波器的阻带则是指对能量传输衰减很大的频率范

围。

描述滤波器性能的最主要的参量是插入损耗Lin,其定义为

Lin=201g(U1/y2)

式中,比为信号源通过滤波器在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t71为不接滤波器时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

插入损耗的大小是随工作频率的不同而变化的,通常把插入损耗随频率的变化曲线称为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按其频率特性可把滤波器大体上分为四种,即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表10-1列出了各种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曲线。屏蔽的绞线对

同轴电缆为DsI=DsA・Dsu应用中,可利用其中一个输人端作为串行数据输人的使能端。例如,令DsA=1,则允许Ds:的串行数据进人移位寄存器;反之,DsA=

0,则禁止Ds:而输人逻辑0。在Q7~o0端可得到8位并行数据输出,同时在07端得到串行输出。

多功能双向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有时需要对移位寄存器的数据流向加以控制,实现数据的双向移动,其中一个方向称为右移,另一个方向则为左移,这种移位寄存器称为双向移位寄存器。由于国家标准规定,逻辑图中的最低有效位(LSB)到最高有效位(MSB)的电路排列顺序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因此,定义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从低位触发器移向高位为右移,移向低位为左移。这一点与通常计算机程序中的规定相反,后者从二进制数的自然排列考虑,将数据移向高位定义为左移,反之为右移。

为了扩展逻辑功能和增加使用的灵活性,某些双向移位寄存器集成电路产品又附加了并行输人、并行输出等功能。图6,5.5所示是上述几种工作模式的简化示意图。

多功能移位寄存器工作模式简图,图6.5.6所示是实现数据保持、右移、左移、并行置人和并行输出的一种电路方案。图中的D触发器FF汛是Ⅳ位移位寄存器中的第m位触发器,在其数据输人端插人了一个4选1数据选择器MUXn,用2位编码输入s1、sO控制MUXm,来选择触发器输人信号D况的来源。当sl=so=o时,选择该触发器本身的输出om,次态为o;+1=Dn=0;,使触发器保持状态不变;当sl FO,s。=1时,触发器FFm"的输出o尼~1被选中,故CP脉冲上升沿到来时,FFⅡ存人FFm~1此前的逻辑值,即%+I=o;~1,而crl=0】,从而实现右移功能;类似地,当s1=1,s。=o时,MUXm选择on十l’实现左移功能;而当s1=so=1时,则选择并行输人数据D纭,其次态O1+l=D几,从而完成并行数据的置人功能。上述四种操作概述于表6.5.3,此外,在各触发器的输出端ou.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按钮与灯的互动实例
    现在赶快去看看这个目录卞有什么。FGA15N120AN...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