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61C632A6PQ电路和电设备的接地
发布时间:2019/11/4 21:13:50 访问次数:839
IS61C632A6PQ屏蔽盒接地,则它就同时具有电场屏蔽和高频舡场屏蔽的作用,所以实际使用中屏蔽盒应接地.
电磁屏蔽,通常所说的屏蔽,一般指的是电磁屏蔽,即是指对电场和磁场同时加以屏蔽。电磁屏蔽一肚也是指用来防止高频电磁场的影响的。
在交变场中,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总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频率较低的范围内,干扰一般发生在近场,而近场中随着干扰源的特性不同,电屏蔽线圈等效电路 场分量和磁场分量有很大差别。高压低电流源以电场为主,磁场分量可以忽略,这时就可以只考虑电场的屏蔽。而低压大电流干扰源则以磁场为主,电场分量可以忽略,这时就可以只考虑磁场屏蔽。
随着频率增高,电磁辐射能力增加,产生辐射电磁场,并趋向于远场干扰。远场中坤电场、磁场均不能忽略,因而就要对电场和磁场同时屏蔽即电磁屏蔽。高频时即使在设各内部也可能出现远场干扰,因此需要电磁屏蔽。
如前所述,采用良导电材料,就能同时具有对电场和磁场(高频)屏蔽的作用。由于离频集肤效应,对于良导体而言其集肤深度很小,因此电磁屏蔽体无需做得很厚,其厚度仪由工艺结构及机械性能决定便可。
当频率在500kHz~3oMHz范围内,屏蔽材料可选用铝,而当频率大于30MHz,则可选用铝、铜、铜镀银等。
接地技术,接地是电路或系统正常工作的基本技术要求之一,因为一些电路的电流需经过地线形成回路,而地线或接地平面总有一定的阻抗,该公共阻抗使两接地点词形成一定的电压,产生接地干扰。而恰当的接地方式可以给高频干扰信号形成低阻抗通路,从而抑制了高频信号对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可见,接地可引起接地阻抗干扰,同时良好的接地还可抑制干找。
接地的概念,所谓接地,一般是指将一个点和大地或者和可以看成与大地等电位的某种构件之间用低电阻导体连接起来。地的概念也可以认为是电位为“0”的参考点,它是电路或系统的基准地位,但它不一定是大地电位。如该点经一低阻通路接大地时,则可认为是大地电位。在电气设各系统中,把大地表面作为参考点。
电路和电设各的接地,按其作用可分为安全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类。
安全接地是指电设各的外壳用一低阻导体连至大地上。目的是防止由于龟设各漏电或外壳与电源短路时,对地形成电位差,在人接触到电设各时发生触电伤亡。按国家标准GB4943-85规定,在正常条件下,危险电压的上限值是交流蜂值或直流值超过42.4V。实验证明9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电流超过30 mA时有生命危险。困此要把系统的电设备,如大型机电设各、稳压电源、计算机等外壳接大地,这便属于安全接地,这里的地指的是大地。对于某些与大地不接触的宇宙飞船、卫星、飞机、导弹等则将其金属壳体作为安全接地的地。对于海洋军舰、船只,因船体与水等电位,船、舰的竞体就是安全地。
工作接地又称为信号接地。作为电路,它总有输入和输出,必须有一个公共的电位参考点才能比较输入输出的大小;数字逻辑电路中逻辑电平也是指相对某个电位参考点而言。这些电路中,如果没有公共的接地参考点,电路是无法工作的。这些电位参考点,一般是电源的某一电极,只有个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把大地作为电位参考点。这种为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合理选择电路的接地点是抑制噪声和抗干扰的重要措施。
安全接地,为了设各和人身的安全,电设备的机壳、底座都应接地。如图10-11所示,机壳内电路上某点对大地的电压为y1,该点至机壳的杂散阻抗为z1,机壳至大地的杂散阻抗为Z2。这时机壳对大地的电压ys决定于z1和z2组成的分压器,即
vs=z2/z1+z2v1 (10-9)
当机壳与大地绝缘时,即z2>>z1时,则yl≈ys。如果yl足够高,人触及机壳时就会发生危险。为了安全,机壳应该用导线接入大地,使Z200,则ys-o。
图10-12为一种更危险的情况。图中,交流电源经熔丝接至机壳内的电路,若电源线的绝缘层被击穿,则交流电源将机壳与机壳相通。此时,如人触及机壳,而人对大地的绝缘又不好时,则流经人体入大地的电流等于熔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这是十分危险的。如将机壳接大地,当绝缘被击穿时,电源电流经机壳流入大地,这时熔丝将因过流被熔断,因此避免了机壳带电的危险。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机壳通过杂散阻抗带电,当电设备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短路电流将沿着接地体注入大地,若人触及壳体也有电流通过。但是接地体电阻一般小于10Ω,而在皮肤干燥、洁净和无损伤的状态下,人体电阻可达40~100kΩ。当皮肤处于潮湿状态如出汗、受到损伤或带有导电性粉尘时,人体电阻降到1 kΩ左右。可见接地体的电阻越小(有的可达0.1Ω),流经人体的电流越小,因而就能避免电击伤的危险。因此,不论在任何地产、任何时间场合,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设计或规程中所规,机壳因绝缘击穿而带电.机壳绝缘击穿220V定的接地电阻值,是安全保护接地的重要原则。
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各种电气绕组反串电源回路中均有一点,它与外部各接线端间的电压绝对值均相等,这一点就称为中性点或中点。当中性点接地时,该点称为零点。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性线,由零点引出的导线,称为零线。
电力系统如中性点接地,要限制系统对地电压在任何情况下不超过规定的绝缘允许水平。将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由于有时接地电流太大,会严重损坏电气设各及线路,甚至引起系统的不稳定及对电信线路的强烈干扰。因此,一般采用中性点通过电阻、电抗或消有时要求在移位过程中,数据仍保持在寄存器中不丢失。此时,只要将移位寄存器最高位的输出接至最低位的输人,或将最低位的输出接至最高位的输入,便可实现这个功能,称为环形移位寄存器。它亦可作计数器使用,称为环形计数器,本书将在6.5.2节中讨论。
若干典型的时序逻辑集成E路,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HC/HCT194的内部逻辑图
表6.5.4 74HC/HCT194的功能表,注:D琮表示CP脉冲上升沿之前瞬间DrⅣ的电平。
IS61C632A6PQ屏蔽盒接地,则它就同时具有电场屏蔽和高频舡场屏蔽的作用,所以实际使用中屏蔽盒应接地.
电磁屏蔽,通常所说的屏蔽,一般指的是电磁屏蔽,即是指对电场和磁场同时加以屏蔽。电磁屏蔽一肚也是指用来防止高频电磁场的影响的。
在交变场中,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总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频率较低的范围内,干扰一般发生在近场,而近场中随着干扰源的特性不同,电屏蔽线圈等效电路 场分量和磁场分量有很大差别。高压低电流源以电场为主,磁场分量可以忽略,这时就可以只考虑电场的屏蔽。而低压大电流干扰源则以磁场为主,电场分量可以忽略,这时就可以只考虑磁场屏蔽。
随着频率增高,电磁辐射能力增加,产生辐射电磁场,并趋向于远场干扰。远场中坤电场、磁场均不能忽略,因而就要对电场和磁场同时屏蔽即电磁屏蔽。高频时即使在设各内部也可能出现远场干扰,因此需要电磁屏蔽。
如前所述,采用良导电材料,就能同时具有对电场和磁场(高频)屏蔽的作用。由于离频集肤效应,对于良导体而言其集肤深度很小,因此电磁屏蔽体无需做得很厚,其厚度仪由工艺结构及机械性能决定便可。
当频率在500kHz~3oMHz范围内,屏蔽材料可选用铝,而当频率大于30MHz,则可选用铝、铜、铜镀银等。
接地技术,接地是电路或系统正常工作的基本技术要求之一,因为一些电路的电流需经过地线形成回路,而地线或接地平面总有一定的阻抗,该公共阻抗使两接地点词形成一定的电压,产生接地干扰。而恰当的接地方式可以给高频干扰信号形成低阻抗通路,从而抑制了高频信号对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可见,接地可引起接地阻抗干扰,同时良好的接地还可抑制干找。
接地的概念,所谓接地,一般是指将一个点和大地或者和可以看成与大地等电位的某种构件之间用低电阻导体连接起来。地的概念也可以认为是电位为“0”的参考点,它是电路或系统的基准地位,但它不一定是大地电位。如该点经一低阻通路接大地时,则可认为是大地电位。在电气设各系统中,把大地表面作为参考点。
电路和电设各的接地,按其作用可分为安全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类。
安全接地是指电设各的外壳用一低阻导体连至大地上。目的是防止由于龟设各漏电或外壳与电源短路时,对地形成电位差,在人接触到电设各时发生触电伤亡。按国家标准GB4943-85规定,在正常条件下,危险电压的上限值是交流蜂值或直流值超过42.4V。实验证明9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电流超过30 mA时有生命危险。困此要把系统的电设备,如大型机电设各、稳压电源、计算机等外壳接大地,这便属于安全接地,这里的地指的是大地。对于某些与大地不接触的宇宙飞船、卫星、飞机、导弹等则将其金属壳体作为安全接地的地。对于海洋军舰、船只,因船体与水等电位,船、舰的竞体就是安全地。
工作接地又称为信号接地。作为电路,它总有输入和输出,必须有一个公共的电位参考点才能比较输入输出的大小;数字逻辑电路中逻辑电平也是指相对某个电位参考点而言。这些电路中,如果没有公共的接地参考点,电路是无法工作的。这些电位参考点,一般是电源的某一电极,只有个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把大地作为电位参考点。这种为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合理选择电路的接地点是抑制噪声和抗干扰的重要措施。
安全接地,为了设各和人身的安全,电设备的机壳、底座都应接地。如图10-11所示,机壳内电路上某点对大地的电压为y1,该点至机壳的杂散阻抗为z1,机壳至大地的杂散阻抗为Z2。这时机壳对大地的电压ys决定于z1和z2组成的分压器,即
vs=z2/z1+z2v1 (10-9)
当机壳与大地绝缘时,即z2>>z1时,则yl≈ys。如果yl足够高,人触及机壳时就会发生危险。为了安全,机壳应该用导线接入大地,使Z200,则ys-o。
图10-12为一种更危险的情况。图中,交流电源经熔丝接至机壳内的电路,若电源线的绝缘层被击穿,则交流电源将机壳与机壳相通。此时,如人触及机壳,而人对大地的绝缘又不好时,则流经人体入大地的电流等于熔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这是十分危险的。如将机壳接大地,当绝缘被击穿时,电源电流经机壳流入大地,这时熔丝将因过流被熔断,因此避免了机壳带电的危险。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机壳通过杂散阻抗带电,当电设备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短路电流将沿着接地体注入大地,若人触及壳体也有电流通过。但是接地体电阻一般小于10Ω,而在皮肤干燥、洁净和无损伤的状态下,人体电阻可达40~100kΩ。当皮肤处于潮湿状态如出汗、受到损伤或带有导电性粉尘时,人体电阻降到1 kΩ左右。可见接地体的电阻越小(有的可达0.1Ω),流经人体的电流越小,因而就能避免电击伤的危险。因此,不论在任何地产、任何时间场合,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设计或规程中所规,机壳因绝缘击穿而带电.机壳绝缘击穿220V定的接地电阻值,是安全保护接地的重要原则。
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各种电气绕组反串电源回路中均有一点,它与外部各接线端间的电压绝对值均相等,这一点就称为中性点或中点。当中性点接地时,该点称为零点。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性线,由零点引出的导线,称为零线。
电力系统如中性点接地,要限制系统对地电压在任何情况下不超过规定的绝缘允许水平。将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由于有时接地电流太大,会严重损坏电气设各及线路,甚至引起系统的不稳定及对电信线路的强烈干扰。因此,一般采用中性点通过电阻、电抗或消有时要求在移位过程中,数据仍保持在寄存器中不丢失。此时,只要将移位寄存器最高位的输出接至最低位的输人,或将最低位的输出接至最高位的输入,便可实现这个功能,称为环形移位寄存器。它亦可作计数器使用,称为环形计数器,本书将在6.5.2节中讨论。
若干典型的时序逻辑集成E路,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HC/HCT194的内部逻辑图
表6.5.4 74HC/HCT194的功能表,注:D琮表示CP脉冲上升沿之前瞬间DrⅣ的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