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IC/元器件

ASR又成为国内除RDA外另一个拥有基带技术的公司

发布时间:2019/9/7 9:27:44 访问次数:2181

ASR现任CEO戴保家先生,前锐迪科创始人和CEO,在紫光展讯收购RDA之后退出,创立了ASR。如今在收购了Marvell移动部门之后,ASR又成为国内除RDA外另一个拥有基带技术的公司。所以读者们,你们了解当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了吗?

RDA横空出世,实现国产零的突破

曾经有业内人士给作者说,ASR的另一个全称是Anti-Spreadtrum-RDA,当然这只是行内人员的一个调侃。不过从某个角度,有多少真心话是以调侃的方式说出来的呢。整个故事得从RDA说起。

锐迪科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无线系统芯片及射频芯片制造商。创始人包括了戴保家、魏述然等人。其中戴保家先生拥有超过25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从业经验。先后担任UMAX技术总经理、总裁,并在2001到2003年创立和管理了硅谷线性功率放大器开发商USI公司,并于2004年成立了锐迪科。另一个创建者魏述然也有超过二十年的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经验,先后担任了LSI工程师、Marvell集成电路设计经理和硅谷数模副总裁。两位行业高手和有志之士在2004年成立了锐迪科。

从建立时候开始,锐迪科就致力于射频及混合信号芯片和系统芯片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产品主要包括GSM基带/多制式射频收发器芯片/多制式射频功放芯片/蓝牙、无线、调频收音组合芯片/机顶盒调谐器/数字及模拟电视芯片/对讲机收发器/卫星电视高频头等,向中国及全球新兴市场的客户提供卓越的手机平台产品。

RDA在手机通讯、无线连接和广播通信领域不断推出多款具有开创意义的产品,并在多个领域打破欧美、日本和台湾公司对集成电路行业的垄断局面。是当时国内唯一能够成功设计并大规模量产包括数字基带、射频收发器、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蓝牙、无线、调频收音等全系列数字及射频产品的集成电路供应商。

尤其是在基带领域,RDA所创造的价值绝对是无可估量的。

在过往,全球只有高通、联发科、Marvell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国外厂商能够生产手机基带,如果不是RDA当时的投入,那么进入了现在的4G和即将到了的5G的多频多模网络环境,国内再从零做基带,那对于团队来说,要求和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事实证明,Vincent的判断非常精准。

最近几年,ADI、Freescale、TI、ST-Ericsson、Broadcom、Marvell等公司已经先后退出手机芯片业务,其中,仅ADI的手机业务被联发科收购;而飞思卡尔、德州仪器、博通、意法爱立信则因无下家接盘不得不直接解散了手机芯片部门。

紫光展讯出手,创始人黯然出局

最近几年,国内掀起了半导体建设热潮,各种海内外并购整合频发。作为一家业绩良好,且技术过硬,国内绝无仅有的自主基带芯片供应商,RDA受到了国内的资本关注,当中以紫光和上海科投的“争夺”最为明显。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清华紫光和上海科投竞相收购RDA,上演了一出长达一年的资本对决、多方博弈的“抢婚”大案。

关于ASR收购Marvell MBU的事件回顾

最先向锐迪科抛出收购要约的是浦东科投,这家隶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国资委的投资公司意图通过并购几家企业,完成在芯片领域的布局,同在上海的锐迪科、澜起科技(2014年底浦东科投与CEC联手,成功收购澜起科技)均是目标,曾经试图私有化展讯,却被紫光集团抢先一步以17.8亿美元拿下。整个抢购过程可谓跌宕起伏。

2013年9月,浦东科投向锐迪科提出报价,拟以每股美国存托股份15.50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尚未持有的锐迪科股份。

两个月后的11月5日,浦东科投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小路条”。

孰料仅仅两天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11月7日,紫光集团宣布,已于当年10月25日,向锐迪科发出现金收购邀约,建议收购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份18美元,每股高出浦东科投的报价3美元,为此资方大股东华平资本可以多获利5000万美元,这个价格比浦东科投更让人怦然心动。

正是此时,RDA的创始人团队和大股东华平资本出现了严重分歧:戴保家极力反对紫光入驻,更加倾向于浦东科投的方案,原因是浦东科投收购后将不干涉锐迪科独立发展,而如果被紫光收购,锐迪科将与紫光集团旗下的展讯通信整合,锐迪科的管理层必将出于被动局面。然而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

2013年底,在大股东华平的推动下,RDA发生人事地震,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戴保家被解职,邓顺林被任命为新任董事长,当初反对者之一的原CTO魏述然被资方说服,成为了新任CEO。

2014年7月18日,紫光与锐迪科以联合公告的形式结束了长达8个月之久的并购案。在完成对同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展讯收购一年后,紫光再以超过9亿美元的总价把锐迪科收归麾下。

关于整合并购,有的人信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有的人则信仰开放竞争、保持特色,无所谓谁对谁错,孰优孰劣,市场的风口瞬息万变,不同的时势又需要不同的策略。

在这场创业情感和逐利资本博弈的收购案中,最终情感臣服资本,创始人戴保家卖掉全部股份,离开了一手创办的锐迪科。江湖传言,Vincent离开之前只开出了一个条件:保障核心员工的股票兑现和离开的自由。

站在今天,回顾这些年紫光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处处大手笔:连续收购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收购原惠普旗下新华三集团51%股权,再到后来控股上海宏茂,控股武汉长江存储,并在成都、南京陆续签约落地总投资额近100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与存储器制造工厂…种种化不可能为现实的气魄,足以证明赵董在集成电路产业的“芯片帝国、蓝图”绝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有异常坚定的雄心和抱负。

而戴保家等的离开,又成就了另一个新贵。

原RDA梦之队再度创业,ASR冉冉升起

在离开RDA没多久,2015年4月,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ASR MICROELECTROICS)悄然成立。这股新兴力量由RDA前创始人戴保家和一部分离职员工创立的。

这家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长泰广场,同时拥有美国和韩国研发团队,致力于移动智能通讯终端、物联网、导航及其他消费类电子芯片的平台研发、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等,产品线覆盖包括2G、3G、4G在内的多制式通讯标准,产品和客户目标剑指合并后的紫光展锐。可以说这是戴保家成立的另一个“锐迪科”,打的也是“锐迪科”。个中的复杂情感,我觉得除了戴保家本人以外,旁人无法感同身受。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截至2016年12月,ASR注册资本为1.537亿美元,根据投资人(股权)变更显示,股东包括了上海颐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岛华芯创原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武岳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HONG KI TAE;LEE HIE SOOK;常州武岳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冠盈集团有限公司;CHUN SUNG HWAN;香港紫藤责任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星纽士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彭清;戴保家;INNODAC(HONG KONG)LIMITED。

正是在这些资本和技术的支持下,另一个“RDA”冉冉升起。

我们知道,做芯片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也没有百分之一百的胜率,但一名有多次成功经验的企业家,无疑提供了良好的信用背书,浦东科投这一次早早地买票上车,坐稳大股东之位。

记得前面我们开了一个玩笑,ASR代表复仇者联盟(Anti-Spreadtrum & RDA),但根据ASR的内部员工澄清:ASR最初是三个公司组合在一起得到的,A代表Alphean,是一家韩国的协议栈公司;S代表Smart IC,武平收购Augusta(羿发科技);R代表RDA的前CEO,也就是戴保家目前在这家公司。它们的第一个字母合并在一起就成了ASR。再度出发,与其说“复仇”,更多是想要超越过去的自我。

2017年6月,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ASR)宣布于近期完成了对Marvell(美满电子科技)MBU(移动通信部门)的收购,成为了继华为海思之后,国内第二家拥有全网通技术(TD-LTE、FDD-LTE、TD-SCDMA、CDMA、WCDMA、GSM六种不同的通信模式)的公司,为未来进入5G时代的通讯芯片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上周五(2017年6月2日),浦东科投宣布:浦东科创集团旗下上海浦东新星纽士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ASR--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近期完成了对Marvell(美满电子科技)MBU(移动通信部门)的收购。收购后,ASR将成为国内基带公司中除海思外唯一拥有全网通技术的公司,具备完整、强大的基带平台研发能力,将为移动通讯、物联网和智能手持设备市场提供更优秀的产品方案和高效的技术支持。

短短一则消息,却在业界激起千层浪,因为这背后,是中国本土移动通信消费类芯片厂商和各路资本的十余载风云际会、高手过招。

ASR现任CEO戴保家先生,前锐迪科创始人和CEO,在紫光展讯收购RDA之后退出,创立了ASR。如今在收购了Marvell移动部门之后,ASR又成为国内除RDA外另一个拥有基带技术的公司。所以读者们,你们了解当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了吗?

RDA横空出世,实现国产零的突破

曾经有业内人士给作者说,ASR的另一个全称是Anti-Spreadtrum-RDA,当然这只是行内人员的一个调侃。不过从某个角度,有多少真心话是以调侃的方式说出来的呢。整个故事得从RDA说起。

锐迪科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无线系统芯片及射频芯片制造商。创始人包括了戴保家、魏述然等人。其中戴保家先生拥有超过25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从业经验。先后担任UMAX技术总经理、总裁,并在2001到2003年创立和管理了硅谷线性功率放大器开发商USI公司,并于2004年成立了锐迪科。 另一个创建者魏述然也有超过二十年的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经验,先后担任了LSI工程师、Marvell集成电路设计经理和硅谷数模副总裁。两位行业高手和有志之士在2004年成立了锐迪科。

从建立时候开始,锐迪科就致力于射频及混合信号芯片和系统芯片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产品主要包括GSM基带/多制式射频收发器芯片/多制式射频功放芯片/蓝牙、无线、调频收音组合芯片/机顶盒调谐器/数字及模拟电视芯片/对讲机收发器/卫星电视高频头等,向中国及全球新兴市场的客户提供卓越的手机平台产品。

RDA在手机通讯、无线连接和广播通信领域不断推出多款具有开创意义的产品,并在多个领域打破欧美、日本和台湾公司对集成电路行业的垄断局面。是当时国内唯一能够成功设计并大规模量产包括数字基带、射频收发器、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蓝牙、无线、调频收音等全系列数字及射频产品的集成电路供应商。

尤其是在基带领域,RDA所创造的价值绝对是无可估量的。

在过往,全球只有高通、联发科、Marvell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国外厂商能够生产手机基带,如果不是RDA当时的投入,那么进入了现在的4G和即将到了的5G的多频多模网络环境,国内再从零做基带,那对于团队来说,要求和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这些投入和突破,也给RDA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数据显示,在2007年到2012年间,锐迪科的营收在稳步上升,尤其是在2010到2011年间,利润更是较上一年增加了差不多三倍。到了2012年,营收更是较之上年营收涨了35.5%,毛利率也高达32.2%。在基带芯片方面的表现更是让人侧目,从当年的11月起,每个月的出货量高达1500万颗,单芯片方案的RDA8851出货量超过基带芯片出货总量的50%。这种业绩表现,也是市场给予这支团队的丰厚回报。

当时春风得意的锐迪科微电子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戴保家表示:“2012全年收入比2011年增长了36%,这反映出客户对我们基带产品的接受度以及GSM PA增加的市场份额。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于盈利能力、现金流和利润率的增加,同时继续在产品研发上的投资以推动未来在智能机、3G/4G、电视市场的发展。由于稳定的客户关系、强大的市场地位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RDA有能力扩展我们的成功到其他市场。”

在2012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戴保家先生甚至指出,跨国半导体供应商将再也无法在消费电子领域与中国本土的无晶圆厂IC供应商竞争;对那些跨国公司来说:“游戏已经结束了。”

最近几年,ADI、Freescale、TI、ST-Ericsson、Broadcom、Marvell等公司已经先后退出手机芯片业务,其中,仅ADI的手机业务被联发科收购;而飞思卡尔、德州仪器、博通、意法爱立信则因无下家接盘不得不直接解散了手机芯片部门。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互联网转载”的文章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内容,请发送邮件:602684288@qq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ASR现任CEO戴保家先生,前锐迪科创始人和CEO,在紫光展讯收购RDA之后退出,创立了ASR。如今在收购了Marvell移动部门之后,ASR又成为国内除RDA外另一个拥有基带技术的公司。所以读者们,你们了解当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了吗?

RDA横空出世,实现国产零的突破

曾经有业内人士给作者说,ASR的另一个全称是Anti-Spreadtrum-RDA,当然这只是行内人员的一个调侃。不过从某个角度,有多少真心话是以调侃的方式说出来的呢。整个故事得从RDA说起。

锐迪科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无线系统芯片及射频芯片制造商。创始人包括了戴保家、魏述然等人。其中戴保家先生拥有超过25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从业经验。先后担任UMAX技术总经理、总裁,并在2001到2003年创立和管理了硅谷线性功率放大器开发商USI公司,并于2004年成立了锐迪科。另一个创建者魏述然也有超过二十年的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经验,先后担任了LSI工程师、Marvell集成电路设计经理和硅谷数模副总裁。两位行业高手和有志之士在2004年成立了锐迪科。

从建立时候开始,锐迪科就致力于射频及混合信号芯片和系统芯片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产品主要包括GSM基带/多制式射频收发器芯片/多制式射频功放芯片/蓝牙、无线、调频收音组合芯片/机顶盒调谐器/数字及模拟电视芯片/对讲机收发器/卫星电视高频头等,向中国及全球新兴市场的客户提供卓越的手机平台产品。

RDA在手机通讯、无线连接和广播通信领域不断推出多款具有开创意义的产品,并在多个领域打破欧美、日本和台湾公司对集成电路行业的垄断局面。是当时国内唯一能够成功设计并大规模量产包括数字基带、射频收发器、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蓝牙、无线、调频收音等全系列数字及射频产品的集成电路供应商。

尤其是在基带领域,RDA所创造的价值绝对是无可估量的。

在过往,全球只有高通、联发科、Marvell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国外厂商能够生产手机基带,如果不是RDA当时的投入,那么进入了现在的4G和即将到了的5G的多频多模网络环境,国内再从零做基带,那对于团队来说,要求和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事实证明,Vincent的判断非常精准。

最近几年,ADI、Freescale、TI、ST-Ericsson、Broadcom、Marvell等公司已经先后退出手机芯片业务,其中,仅ADI的手机业务被联发科收购;而飞思卡尔、德州仪器、博通、意法爱立信则因无下家接盘不得不直接解散了手机芯片部门。

紫光展讯出手,创始人黯然出局

最近几年,国内掀起了半导体建设热潮,各种海内外并购整合频发。作为一家业绩良好,且技术过硬,国内绝无仅有的自主基带芯片供应商,RDA受到了国内的资本关注,当中以紫光和上海科投的“争夺”最为明显。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清华紫光和上海科投竞相收购RDA,上演了一出长达一年的资本对决、多方博弈的“抢婚”大案。

关于ASR收购Marvell MBU的事件回顾

最先向锐迪科抛出收购要约的是浦东科投,这家隶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国资委的投资公司意图通过并购几家企业,完成在芯片领域的布局,同在上海的锐迪科、澜起科技(2014年底浦东科投与CEC联手,成功收购澜起科技)均是目标,曾经试图私有化展讯,却被紫光集团抢先一步以17.8亿美元拿下。整个抢购过程可谓跌宕起伏。

2013年9月,浦东科投向锐迪科提出报价,拟以每股美国存托股份15.50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尚未持有的锐迪科股份。

两个月后的11月5日,浦东科投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小路条”。

孰料仅仅两天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11月7日,紫光集团宣布,已于当年10月25日,向锐迪科发出现金收购邀约,建议收购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份18美元,每股高出浦东科投的报价3美元,为此资方大股东华平资本可以多获利5000万美元,这个价格比浦东科投更让人怦然心动。

正是此时,RDA的创始人团队和大股东华平资本出现了严重分歧:戴保家极力反对紫光入驻,更加倾向于浦东科投的方案,原因是浦东科投收购后将不干涉锐迪科独立发展,而如果被紫光收购,锐迪科将与紫光集团旗下的展讯通信整合,锐迪科的管理层必将出于被动局面。然而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

2013年底,在大股东华平的推动下,RDA发生人事地震,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戴保家被解职,邓顺林被任命为新任董事长,当初反对者之一的原CTO魏述然被资方说服,成为了新任CEO。

2014年7月18日,紫光与锐迪科以联合公告的形式结束了长达8个月之久的并购案。在完成对同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展讯收购一年后,紫光再以超过9亿美元的总价把锐迪科收归麾下。

关于整合并购,有的人信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有的人则信仰开放竞争、保持特色,无所谓谁对谁错,孰优孰劣,市场的风口瞬息万变,不同的时势又需要不同的策略。

在这场创业情感和逐利资本博弈的收购案中,最终情感臣服资本,创始人戴保家卖掉全部股份,离开了一手创办的锐迪科。江湖传言,Vincent离开之前只开出了一个条件:保障核心员工的股票兑现和离开的自由。

站在今天,回顾这些年紫光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处处大手笔:连续收购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收购原惠普旗下新华三集团51%股权,再到后来控股上海宏茂,控股武汉长江存储,并在成都、南京陆续签约落地总投资额近100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与存储器制造工厂…种种化不可能为现实的气魄,足以证明赵董在集成电路产业的“芯片帝国、蓝图”绝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有异常坚定的雄心和抱负。

而戴保家等的离开,又成就了另一个新贵。

原RDA梦之队再度创业,ASR冉冉升起

在离开RDA没多久,2015年4月,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ASR MICROELECTROICS)悄然成立。这股新兴力量由RDA前创始人戴保家和一部分离职员工创立的。

这家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长泰广场,同时拥有美国和韩国研发团队,致力于移动智能通讯终端、物联网、导航及其他消费类电子芯片的平台研发、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等,产品线覆盖包括2G、3G、4G在内的多制式通讯标准,产品和客户目标剑指合并后的紫光展锐。可以说这是戴保家成立的另一个“锐迪科”,打的也是“锐迪科”。个中的复杂情感,我觉得除了戴保家本人以外,旁人无法感同身受。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截至2016年12月,ASR注册资本为1.537亿美元,根据投资人(股权)变更显示,股东包括了上海颐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岛华芯创原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武岳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HONG KI TAE;LEE HIE SOOK;常州武岳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冠盈集团有限公司;CHUN SUNG HWAN;香港紫藤责任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星纽士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彭清;戴保家;INNODAC(HONG KONG)LIMITED。

正是在这些资本和技术的支持下,另一个“RDA”冉冉升起。

我们知道,做芯片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也没有百分之一百的胜率,但一名有多次成功经验的企业家,无疑提供了良好的信用背书,浦东科投这一次早早地买票上车,坐稳大股东之位。

记得前面我们开了一个玩笑,ASR代表复仇者联盟(Anti-Spreadtrum & RDA),但根据ASR的内部员工澄清:ASR最初是三个公司组合在一起得到的,A代表Alphean,是一家韩国的协议栈公司;S代表Smart IC,武平收购Augusta(羿发科技);R代表RDA的前CEO,也就是戴保家目前在这家公司。它们的第一个字母合并在一起就成了ASR。再度出发,与其说“复仇”,更多是想要超越过去的自我。

2017年6月,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ASR)宣布于近期完成了对Marvell(美满电子科技)MBU(移动通信部门)的收购,成为了继华为海思之后,国内第二家拥有全网通技术(TD-LTE、FDD-LTE、TD-SCDMA、CDMA、WCDMA、GSM六种不同的通信模式)的公司,为未来进入5G时代的通讯芯片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上周五(2017年6月2日),浦东科投宣布:浦东科创集团旗下上海浦东新星纽士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ASR--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近期完成了对Marvell(美满电子科技)MBU(移动通信部门)的收购。收购后,ASR将成为国内基带公司中除海思外唯一拥有全网通技术的公司,具备完整、强大的基带平台研发能力,将为移动通讯、物联网和智能手持设备市场提供更优秀的产品方案和高效的技术支持。

短短一则消息,却在业界激起千层浪,因为这背后,是中国本土移动通信消费类芯片厂商和各路资本的十余载风云际会、高手过招。

ASR现任CEO戴保家先生,前锐迪科创始人和CEO,在紫光展讯收购RDA之后退出,创立了ASR。如今在收购了Marvell移动部门之后,ASR又成为国内除RDA外另一个拥有基带技术的公司。所以读者们,你们了解当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了吗?

RDA横空出世,实现国产零的突破

曾经有业内人士给作者说,ASR的另一个全称是Anti-Spreadtrum-RDA,当然这只是行内人员的一个调侃。不过从某个角度,有多少真心话是以调侃的方式说出来的呢。整个故事得从RDA说起。

锐迪科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无线系统芯片及射频芯片制造商。创始人包括了戴保家、魏述然等人。其中戴保家先生拥有超过25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从业经验。先后担任UMAX技术总经理、总裁,并在2001到2003年创立和管理了硅谷线性功率放大器开发商USI公司,并于2004年成立了锐迪科。 另一个创建者魏述然也有超过二十年的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经验,先后担任了LSI工程师、Marvell集成电路设计经理和硅谷数模副总裁。两位行业高手和有志之士在2004年成立了锐迪科。

从建立时候开始,锐迪科就致力于射频及混合信号芯片和系统芯片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产品主要包括GSM基带/多制式射频收发器芯片/多制式射频功放芯片/蓝牙、无线、调频收音组合芯片/机顶盒调谐器/数字及模拟电视芯片/对讲机收发器/卫星电视高频头等,向中国及全球新兴市场的客户提供卓越的手机平台产品。

RDA在手机通讯、无线连接和广播通信领域不断推出多款具有开创意义的产品,并在多个领域打破欧美、日本和台湾公司对集成电路行业的垄断局面。是当时国内唯一能够成功设计并大规模量产包括数字基带、射频收发器、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蓝牙、无线、调频收音等全系列数字及射频产品的集成电路供应商。

尤其是在基带领域,RDA所创造的价值绝对是无可估量的。

在过往,全球只有高通、联发科、Marvell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国外厂商能够生产手机基带,如果不是RDA当时的投入,那么进入了现在的4G和即将到了的5G的多频多模网络环境,国内再从零做基带,那对于团队来说,要求和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这些投入和突破,也给RDA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数据显示,在2007年到2012年间,锐迪科的营收在稳步上升,尤其是在2010到2011年间,利润更是较上一年增加了差不多三倍。到了2012年,营收更是较之上年营收涨了35.5%,毛利率也高达32.2%。在基带芯片方面的表现更是让人侧目,从当年的11月起,每个月的出货量高达1500万颗,单芯片方案的RDA8851出货量超过基带芯片出货总量的50%。这种业绩表现,也是市场给予这支团队的丰厚回报。

当时春风得意的锐迪科微电子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戴保家表示:“2012全年收入比2011年增长了36%,这反映出客户对我们基带产品的接受度以及GSM PA增加的市场份额。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于盈利能力、现金流和利润率的增加,同时继续在产品研发上的投资以推动未来在智能机、3G/4G、电视市场的发展。由于稳定的客户关系、强大的市场地位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RDA有能力扩展我们的成功到其他市场。”

在2012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戴保家先生甚至指出,跨国半导体供应商将再也无法在消费电子领域与中国本土的无晶圆厂IC供应商竞争;对那些跨国公司来说:“游戏已经结束了。”

最近几年,ADI、Freescale、TI、ST-Ericsson、Broadcom、Marvell等公司已经先后退出手机芯片业务,其中,仅ADI的手机业务被联发科收购;而飞思卡尔、德州仪器、博通、意法爱立信则因无下家接盘不得不直接解散了手机芯片部门。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互联网转载”的文章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内容,请发送邮件:602684288@qq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单片机版光立方的制作
    N视频: http://v.youku.comN_sh...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