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汽车电子

电解液密度过高

发布时间:2018/7/1 21:06:01 访问次数:1217

   电解液密度过高 密度过高使电池自放电速度加快,且容易在极板内层形成颗粒粗大的晶体。另外,密度过高还会造成放电时误以为电量充足而过量放电,而充电时误以为电池已到了充电终期而实际充电不足,最终引起硫化。 A2F500M3G-1FGG484

   温度过高 高温会使蓄电池自放电的速度加快,且容易在其极板内层形成颗粒粗大的晶体。

   对于VRI'A蓄电池来说,贫液式结构和内部的氧复合循环也是造成其发生硫化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一方面贫液式结构使部分活性物质不能与电解液有效接触,而且随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解液饱和度逐渐下降,暴露在空气(氧气)中的活性物质也随之增多,这部分活性物质也囚得不到充电而发生硫化;另一方面氧复合循环使充电后期正极产生的氧气在负极发生复合反应,使负极处于未充足电状态,以防止氢气的析出,但同时使负极容易因充电不足而发生硫化现象。

   电解液密度过高 密度过高使电池自放电速度加快,且容易在极板内层形成颗粒粗大的晶体。另外,密度过高还会造成放电时误以为电量充足而过量放电,而充电时误以为电池已到了充电终期而实际充电不足,最终引起硫化。 A2F500M3G-1FGG484

   温度过高 高温会使蓄电池自放电的速度加快,且容易在其极板内层形成颗粒粗大的晶体。

   对于VRI'A蓄电池来说,贫液式结构和内部的氧复合循环也是造成其发生硫化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一方面贫液式结构使部分活性物质不能与电解液有效接触,而且随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解液饱和度逐渐下降,暴露在空气(氧气)中的活性物质也随之增多,这部分活性物质也囚得不到充电而发生硫化;另一方面氧复合循环使充电后期正极产生的氧气在负极发生复合反应,使负极处于未充足电状态,以防止氢气的析出,但同时使负极容易因充电不足而发生硫化现象。

相关技术资料
7-1电解液密度过高
相关IC型号
A2F500M3G-1FGG484
暂无最新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频谱仪的解调功能
    现代频谱仪在跟踪源模式下也可以使用Maker和△Mak...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