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能的提高并不需要全部用在提高系统信噪比(sNR)上
发布时间:2017/5/1 14:41:52 访问次数:2181
不同虚警概率下红外点目标探测系统的检测概率与信噪比sNR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 HCNR200-000E随着信噪比的增加,可以保证系统在低虚警率的前提下获得高的检测概率,这对于目标检测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信噪比提高到10以上时,检测概率已非常接近或达到100%,此时再增加信噪比,将不会对检测概率有多大影响。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采用TDI延迟积分技术、高性能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高的比探测率D衤)、低温光学技术等,当前红外光电探测系统的性能正在迅速提高。但是,从对目标的检测角度考虑,系统性能的提高并不需要全部用在提高系统信噪比(sNR)上,而应在信噪比提高到10~12以上后,将系统的性能的改善部分用以改变其他性能,如减小系统的积分时间,提高系统成像帧频,从而提高系统探测的数据率;采用离焦模糊提高系统对点目标的定位精度等,从而使系统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
在红外点目标检测系统中,从提高系统检测概率、降低虚警概率的角度考虑,希望系统对目标探测的信噪比尽可能的大。而根据红外点目标检测系统信噪比计算公式可知,要获得高的信噪比,需要系统的积分时间尽可能的长,对目标的能量集中度尽可能的高等。但是,积分时间的增加,必然降低系统对目标探测的成像帧频,从而降低系统数据率,不利于对目标的精确跟踪。从对目标的定位精度角度考虑,利用最佳像面成像往往很难实现对点目标的高精度定位,定位精度很难突破像元分辨率的限制,类似于星敏感仪,通过采用系统离焦处理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对点日标的定位精度,而系统离焦必然导致单个像元对目标探测的信噪比的下降。
因此,对于红外点目标检测系统,需要合理的分配系统性能指标,在保证系统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的前提下,兼顾对目标检测的数据率和定位精度等标,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而不能一味地提高系统对目标探测的信噪比。
不同虚警概率下红外点目标探测系统的检测概率与信噪比sNR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 HCNR200-000E随着信噪比的增加,可以保证系统在低虚警率的前提下获得高的检测概率,这对于目标检测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信噪比提高到10以上时,检测概率已非常接近或达到100%,此时再增加信噪比,将不会对检测概率有多大影响。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采用TDI延迟积分技术、高性能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高的比探测率D衤)、低温光学技术等,当前红外光电探测系统的性能正在迅速提高。但是,从对目标的检测角度考虑,系统性能的提高并不需要全部用在提高系统信噪比(sNR)上,而应在信噪比提高到10~12以上后,将系统的性能的改善部分用以改变其他性能,如减小系统的积分时间,提高系统成像帧频,从而提高系统探测的数据率;采用离焦模糊提高系统对点目标的定位精度等,从而使系统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
在红外点目标检测系统中,从提高系统检测概率、降低虚警概率的角度考虑,希望系统对目标探测的信噪比尽可能的大。而根据红外点目标检测系统信噪比计算公式可知,要获得高的信噪比,需要系统的积分时间尽可能的长,对目标的能量集中度尽可能的高等。但是,积分时间的增加,必然降低系统对目标探测的成像帧频,从而降低系统数据率,不利于对目标的精确跟踪。从对目标的定位精度角度考虑,利用最佳像面成像往往很难实现对点目标的高精度定位,定位精度很难突破像元分辨率的限制,类似于星敏感仪,通过采用系统离焦处理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对点日标的定位精度,而系统离焦必然导致单个像元对目标探测的信噪比的下降。
因此,对于红外点目标检测系统,需要合理的分配系统性能指标,在保证系统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的前提下,兼顾对目标检测的数据率和定位精度等标,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而不能一味地提高系统对目标探测的信噪比。
上一篇:红外点目标检测系统中的噪声源较多
上一篇:多帧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计算
热门点击
- 测量光学系统实际分辨率的鉴别率板
- 自制接触型近场探头
- 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及相关要求
- 晶面通过一系列称为米勒指数的三个数字组合来表
- 三极管的穿透电流
- 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例子呵以说随处可见
- 系统性能的提高并不需要全部用在提高系统信噪比
- 产品结构试装(工程样机)阶段
- 弹道导弹弹道理论
- 公共阻抗干扰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