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来具体分析振荡形成的过程
发布时间:2015/2/12 17:17:23 访问次数:708
下面来具体分析振荡形成的过程:接通电IRF640N源后,电源首先通过RA. RB向电容C充电,在充电之初,a点电压约等于OV,即小于UDD/3时,这时对输出端Uo起作用的是2脚,U。输出高电平,如图4- 59 (c)中的0~a段。随着充电时间的延续,电容C的上端,即a的电压逐渐上升,其上升过程如图4 - 59 (b)中曲线的O~a段。当充电电压升至a点,即等于UDD 213时,通过6脚使输出端3由高电平突然降为低电平,如图4- 59 (c)中的a~a’段。之后,由于电路内部放电管TD导通,已充电的电容C则立即通过RB -*7脚一放电管TD一地放电,放电延续过程如图4- 59 (b)申的曲线a~b段。当电容C放电电压降到b点,即等于U DD/3时,通过2脚使输出端3脚立即变为高电平,如图4- 59 (c)中的b'~b段。之后,由于电路内的放电管TD截止,电容C又通过RA、RB进行充电,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如此周而复始,只要不切断电源,电路就一直不停地进行着充、放电的循环过程,在输出端3就会输出连续不断的矩形波脉冲。
在图4- 59中,图4- 59 (b)为电容C的充、放电曲线,图4- 59 (c)为输出端Uo的输出波形。在输出波形中,每一振荡周期T是由tl和t2两部分组成。
由工作过程分析可知,振荡周期是由电容C的充、放电过程的长短形成的,除了电容C的容量外,还与充、放电电阻RA、RB有关。
下面来具体分析振荡形成的过程:接通电IRF640N源后,电源首先通过RA. RB向电容C充电,在充电之初,a点电压约等于OV,即小于UDD/3时,这时对输出端Uo起作用的是2脚,U。输出高电平,如图4- 59 (c)中的0~a段。随着充电时间的延续,电容C的上端,即a的电压逐渐上升,其上升过程如图4 - 59 (b)中曲线的O~a段。当充电电压升至a点,即等于UDD 213时,通过6脚使输出端3由高电平突然降为低电平,如图4- 59 (c)中的a~a’段。之后,由于电路内部放电管TD导通,已充电的电容C则立即通过RB -*7脚一放电管TD一地放电,放电延续过程如图4- 59 (b)申的曲线a~b段。当电容C放电电压降到b点,即等于U DD/3时,通过2脚使输出端3脚立即变为高电平,如图4- 59 (c)中的b'~b段。之后,由于电路内的放电管TD截止,电容C又通过RA、RB进行充电,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如此周而复始,只要不切断电源,电路就一直不停地进行着充、放电的循环过程,在输出端3就会输出连续不断的矩形波脉冲。
在图4- 59中,图4- 59 (b)为电容C的充、放电曲线,图4- 59 (c)为输出端Uo的输出波形。在输出波形中,每一振荡周期T是由tl和t2两部分组成。
由工作过程分析可知,振荡周期是由电容C的充、放电过程的长短形成的,除了电容C的容量外,还与充、放电电阻RA、RB有关。
上一篇:由555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上一篇: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热门点击